原標題:我市電子信息與新能源産業呈現融合發展態勢——掘金能源電子産業 廈企大有可為
近期,上市企業第三季度報告陸續出爐。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受益於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有個細分領域——能源電子備受關注。該領域我市的代表企業宏發股份、法拉電子、科華數據等,今年前三季度均呈現增長態勢,其中,科華數據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均實現超50%增長。我市電子信息與新能源産業,正呈現融合發展態勢。
新能源驅動
電子元件企業銷量持續增長
“今年來,繼電器新能源領域業務繼續呈增長態勢。”宏發股份相關負責人最近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受益於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升,公司高壓直流繼電器銷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公司産品繼續主要錨定中高端車載標杆客戶,在國內外市場取得眾多新項目定點,不斷擴大全球競爭格局中領先優勢,基本實現歐美、國內主要標杆車企全覆蓋;儲能及充電樁方面,公司産品在儲能、充電樁市場逐步落實,已經實現批量供貨。
截至第三季度報告期末,宏發股份高壓直流産品在儲能業務實現1.3億元收入,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長。宏發股份陶瓷類産品獲得新的中高端平臺項目的指定,為華為充電樁批量供貨。最新報告顯示,宏發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9.3億元,同比增長10.84%;歸母凈利潤10.68億元,同比增長10.33%;扣非歸母凈利潤10.80億元,同比增長10.3%。
今年來,新能源仍然是法拉電子的核心驅動力。這家廈企連續多年進入中國電子元件百強,其拳頭産品薄膜電容的規模全球領先。近年來,法拉電子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工控、軌道交通、家電等領域中高端客戶。根據披露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法拉電子新能源業務比例已達到約71%,其中,光儲佔33%,新能源汽車佔38%;光伏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産品收入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目前新能源汽車訂單仍較多。
最新數據顯示,法拉電子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8.71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歸母凈利潤7.15億元,同比增長3.34%。
業內人士指出,展望未來,新能源市場依然是薄膜電容需求增長的核心動力。
産業基礎好
融合發展成為趨勢
日前,科華數據與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圍繞光伏逆變器、儲能變流器及系統集成、新能源項目合作開發、已建新能源電站處置、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數據中心、智慧電能等領域開展合作。
科華數據還先後與國投、東方電氣簽署合作協議,和上海電氣達成合作共識,持續加強新能源業務綜合競爭力。此外,這兩年科華數據積極佈局海外戶儲市場,有望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
“隨著新能源産業的發展,像宏發股份、法拉電子、科華數據這樣的電子信息領域的‘元老級’企業,向新能源産業延伸,是企業發展的必然。”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電子信息領域和新能源領域已有很好的産業基礎,二者融合發展大有可為。
新能源産業是我市正著力構建的四個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已形成了以廈門時代、中創新航、海辰儲能、廈鎢新能源、科華數能等為代表,涵蓋鋰離子電池電芯、配套模組、電池包、正極材料等環節較為完整的産業體系。今年來,我市新能源産業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是當前推動我市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電子信息産業集群作為我市四大支柱産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努力打造萬億級産業集群。這兩年,新能源領域為電子信息開拓了新的應用空間,而關鍵信息技術有力促進新能源産業數智化發展。
以賽促融
加快關鍵技術及産品研發和轉化
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能源電子産業是實施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能源生産、存儲和利用的物質基礎,更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中堅力量。要從供給側入手,在製造端發力,以硬科技為導向,以産業化為目標,加快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産品、重點終端應用和關鍵信息技術等融合創新,推進能源電子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日前,第一屆能源電子産業創新大賽——關鍵信息技術分賽道推進會在廈門舉行,明確將於12月中旬在廈門舉行分賽道評比和成果展示。這是國內首次圍繞能源電子産業的全國性賽事,以“創智慧源電子,築夢産業創新”為主題,大賽設置了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産品、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四個分賽道。其中,關鍵信息技術分賽道在廈門舉行,以“能源信息,智創未來”為主題,針對能源電子領域關鍵核心器件及部件供給、信息技術與能源産業融合應用、滿足新能源市場熱點需求等不同場景,旨在以賽促融,推進電子信息和新能源融合創新。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本次比賽將結合廈門“4+4+6”現代化産業體系,聚集頂尖科技創新人才、優質項目、社會資本,促進“光-儲-端-信”等各類技術進步、應用創新及場景落地,助力廈門夯實能源電子技術創新基礎,加快先進關鍵技術及産品研發和轉化。(記者 李曉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