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海攜手結碩果 同心築夢興産業
寧夏閩寧鎮街景
位於寧夏閩寧鎮的閩寧産業園
鷺江之濱、賀蘭東麓,相隔千里,卻同氣連枝、風雨同舟。
閩寧協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要戰略決策。27年來,閩寧兩省區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創造了東西部協作的“閩寧模式”。
2021年,廈門市思明區、湖裏區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接續山海情緣,開啟閩寧協作新篇章。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3年來,思明區、湖裏區不斷強化“聯席推進、結對幫扶、資源互補、領域協作、産業帶動、勞務對接、消費幫扶、人才交流、社會參與”等協作機制,全面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助力閩寧鎮實現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持續攜手打造共同富裕的金鑰匙,為閩寧協作事業寫下生動注腳。
攜手並肩
打造閩寧協作“升級版”
産業協作,一直是閩寧協作的重頭戲。如何吸引更多的人、企業和資本來到閩寧鎮投資興業?
11月10日,思明區攜手湖裏區、永寧縣在閩寧鎮共同舉辦“閩寧山海情 攜手向未來”閩寧産業投資發展推介會,來自全國各地的160多家企業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和推動閩寧鎮發展。
此次推介會上共有20家企業集中簽約,總投資額超1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個,主要涵蓋農産品精深加工、數字産業、飲料生産、服飾研發、預製菜加工、儲能設備集成、綠色包裝等領域。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在會議期間簽約落地,不斷夯實閩寧協作的實體根基。
“在西北福地閩寧鎮,無論是營商環境還是配套政策都有很大優勢,因此我們計劃把高品質、高科技、高效能的産業從廈門帶到閩寧。目前,我們因地制宜,結合西北氣候生産的第一批高科技發熱防寒服及納米科技發熱保健腰帶已經投入市場,未來將繼續更新迭代,立足閩寧取得更大發展。”寧夏閩寧鑫金輝實業公司董事長、閩商高志勇説。
助力閩寧鎮高品質發展的路上,既有來自民企的努力,也同樣活躍著國企的身影。
本次推薦會上,廈門夏商集團的反芻飼料加工項目正式在閩寧鎮簽約落地。“該項目主要生産濃縮料、精補料及全混合料等反芻飼料産品,這與寧夏的兩大主導産業——肉牛産業和灘羊産業相當契合。”廈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小娟表示,後續,廈門夏商集團將結合自身主業,延伸佈局前後端産業鏈,持續做好閩寧山海協作文章。
推介會當天,還舉辦了“閩寧山海情 攜手向未來”閩寧産業投資發展福建省大數據集團專場推介會,福建省大數據集團正式與閩寧産業園達成簽約,未來將在閩寧産業園落地高端智造、數字小鎮、電商經濟、數字化重點合作、科研成果轉化、人工智能等6大領域8項合作,帶動20家企事業單位入園興業,助力園區蓬勃發展。
“基於閩寧協作的需要,作為承載數字福建建設的主力軍、排頭兵,福建省大數據集團響應政策號召來到閩寧鎮,重點圍繞數字經濟的項目與閩寧産業園展開闔作。我們希望能帶動一批又一批的企業落地閩寧,把閩寧協作做深做實。”福建省大數據集團廈門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侯浩天説。
侯浩天口中的閩寧産業園,既是閩寧鎮脫貧致富形式的新探索,也是“閩寧協作”山海情接續升級的新模式。
從今年4月破土動工,到8月一期項目16棟通用廠房主體結構封頂,僅僅4個月時間,這座現代化的産業園就在閩寧鎮鎮區南側的戈壁灘上拔地而起。
這是閩寧兩地雙向奔赴跑出的“加速度”。為改變閩寧鎮工業基礎薄弱、産業鏈短缺局面,去年9月,根據福建、寧夏兩省區工作部署,廈門市思明區、湖裏區和銀川市永寧縣採取協作共建、助力興建形式,在閩寧鎮共建産業園。
“閩寧産業園項目總投資15億元,總規劃面積1439.40畝,立足閩寧鎮釀酒葡萄、特色養殖、商貿物流、文化旅遊、勞務産業五大主導産業發展格局,重點圍繞葡萄酒及其延伸産業鏈、綠色農副産品精深加工、紡織服裝、機械製造、新材料等産業,培育一批特色鮮明、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産業集群。”寧夏閩寧産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上官濤介紹道,閩寧産業園在企業入園及項目立項、規劃、報建等項目建設關鍵事項和重要環節上不斷優化審批流程,為客商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從前期對接、項目落地到投産運營,我們都將為企業提供全過程的‘一對一保姆式服務’。”
除此之外,福建和寧夏還分別為閩寧産業園“量身定制”優惠招商政策,實行用地優惠、財政扶持,在園區投資可同時享受兩地疊加政策。重點項目除享受已有優惠政策外,永寧縣還可以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支持,讓企業安心紮根。
目前,閩寧産業園在談重點意向項目共計20余個,涵蓋預製菜生産、儲能設備集成、綠色包裝等領域。未來,産業園將重點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打造特色品牌,計劃實現年産值25億元,創造就業崗位3500個。
“建設閩寧産業園區是提升閩寧鎮産業能級的重要抓手。”思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思明區將按照閩寧兩省區把産業園打造成新發展階段閩寧協作典範的目標要求,重點聚焦閩寧産業園建設、招商、運營等環節靶向發力,助力閩寧鎮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緊抓機遇
特色産業開拓致富路
做大做強特色産業是激活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幫扶機制從“輸血”升級到“造血”的關鍵。如何推動地方特色産業行穩致遠,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走進位於閩寧鎮園藝村的閩楠養殖有限公司,標準化羊舍乾淨整潔,飼養人員駕駛著自動撒料車穿梭其間,膘肥體壯的肉羊或低頭進食,或臥地休憩,享受著自然愜意的悠閒時光。
十年前,此處還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在閩楠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楠的精心經營下,如今這裡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灘羊養殖場。
“為了保證肉質鮮美,所有圈內的羊只做3個月到4個月的培育。由於品質較高,公司産品得到了內蒙古等地區客戶的青睞。”吳楠説,目前,公司每年發往廈門的羊超過5000隻,通過近10年的發展,羊場存欄量達到8000隻以上,年凈收入超過3000萬元。
儘管企業發展態勢良好,但心繫家鄉的吳楠一直有她的煩心事兒。“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些當地老鄉養殖的灘羊質優價廉,但卻苦於知名度低的問題,賣不出去,賺不到錢。”
得知這一情況,11月9日,在思明區相關部門的牽線搭橋下,在全網擁有超2000萬粉絲的美食垂類自媒體創作者安秋金來到閩楠養殖有限公司,體驗了從放牧、解羊到烹飪的全過程,他通過深入淺出的精彩講解和有趣形象的視頻呈現,將閩寧鎮的風土人情、寧夏灘羊的歷史起源、品質特點等娓娓道來,為當地的灘羊産業做了一次生動的推介。
“借助安秋金的強大影響力,我們的灘羊品牌更容易為人所知,更有機會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吳楠説。
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戰略機遇,把沿海的市場、技術、資金等優勢與當地資源、勞動力和政策優勢結合起來,合理規劃産業佈局,協作發展葡萄種植、菌草種植、現代種養業、勞務經濟等特色産業,讓閩寧鎮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脫貧致富之路。
位於閩寧鎮原隆村的閩寧禾美電商幫扶車間早就嘗到了這一模式的“甜頭”。
包上氣泡膜,貼緊膠帶,封好紙箱口……在禾美車間,工人們正在包裝思明區總工會採購的寧夏農特産品,一份份紅色的包裝,包含著兩地的深厚情誼。
在閩寧協作資金的支持下,禾美車間通過“電商+培訓、電商+農業、電商+旅遊”等一系列措施,搭建起産品銷售平臺,向全國銷售枸杞、乾果、牛奶等各類寧夏特色土特産,並將福建的優質産品引入寧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閩寧協作互利互惠。
如今,禾美車間日訂單超2000單,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帶動當地近百名脫貧人員就業。“我們常説,福建就是我們的娘家,閩寧協作為我們帶來不僅是增收致富,更是信心和動力。”禾美車間創辦者徐美佳笑著説。
授人以漁
助推社會治理提質增效
小到透明膠帶、生活用紙,大到衣服鞋帽、各類球具,都可以用積分換取……在閩寧鎮玉海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絡繹不絕的村民正在積分超市兌換心儀的産品,其中不少日用品都來自思明區嘉蓮街道愛心企業。
“積分超市是我們在東西協作過程中學習到的先進經驗,通過這一方式,我們充分調動起了村民的積極性,讓村裏比拼勤勞致富、重教興家、技能提升、環境衛生、良好家風的氛圍濃厚了起來,進一步促進玉海村的經濟社會發展。”玉海村黨支部書記李小龍説。
乘“閩寧協作”春風,來自廈門的好經驗、好做法正不斷嫁接推廣到閩寧鎮,助力閩寧鎮基層治理再上新臺階。
位於福寧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金沙灘夢想屋、迷你村史長廊、文明實踐長廊詳細呈現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服務基層的做法和經驗。
“此前,我們充分學習借鑒思明區深田社區的經驗做法,並立足自身實際,打造‘四點半課堂’、童樂館等功能室,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閩寧鎮福寧社區副主任納佳豪介紹説,目前社區已形成了“社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和“社區兜底保障中心”雙核雙中心的服務局面,服務範圍達到了轄區全覆蓋。“我們還積極聯合廈門大學等高校,創新開展大學生暑期志願活動,為移民地區少年兒童提供更好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閩寧協作是重大政治責任,使命光榮、任務艱巨。今後,思明區、湖裏區將繼續深化對口協作,幫助閩寧鎮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並全面推進五大領域合作,在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的基礎上,推進産業發展,持續擦亮閩寧協作這塊“金字招牌”。(黃鑫 夏思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