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在有福之州,赴一場生態“盛宴”
2023-11-20 09:55:34來源:福州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在有福之州,赴一場生態“盛宴”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231120093512

市民乘坐遊樂龍舟,遊覽白馬河。記者 陳暖攝

  週末的福山郊野公園,滿目綠意,遊人如織。

  “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遠眺福州新貌,留下諄諄囑託。

  建設更加美好的海濱山水城市,讓有福之州的人民群眾樂享生態之福,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上世紀90年代,他在福州工作時,親自推動了西湖綜合整治、內河污染治理等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創造出美麗宜居的城市環境,擘畫了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的美好藍圖。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福州牢記囑託,砥礪奮進,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加速推進城市人居環境建設,不斷譜寫精彩的“生態故事”。

  2012年,躋身中國“綠色城市”;2017年,成為“國家森林城市”;2021年,獲評中國十大“大美之城”;2023年,拿下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從“大寫意”到“工筆畫”,一張張與綠色有關的成績單,是福州寫在綠水青山間的答卷,更是一份寫在人民心裏的答卷。

  以山為“骨”

  串一城綠意

  福山郊野公園觀景平臺上,不少遊客在拍照留念。“看,那裏是我的家。”市民陳桂梅指向左海公園方向,“從這裡看過去,福州真美!”

  福州多山,一座座橫亙城中的青山,撐起有福之州的山水骨架。近年來,福州尊重城市發展規律,依山建園,融山入景,將青山深深融入城市肌理之中。

  在福山郊野公園,3條環山公園綠道與4條健身步道因山就勢,不著痕跡串起沿線36個景觀節點,形成以看山看水看城為特色的大型城市郊野公園。白鷴、鳳頭鷹、蛇雕……10多種棲息於此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見證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故事。

  福山的風景,凝結著福州高水準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不懈努力。近年來,福州全面拉開城市綠地系統框架,打造多條城市山水步道,建設多層次、網絡化市域總體生態格局。

  橫貫全城的山水福道,成為市域總體生態格局的最佳體現。這條長達131公里的山地步道,在全國首創鋼架鏤空設計,行走其間,有如飛鳥漫步樹梢。全城十幾處自然人文景觀、五大公園以及象山、梅峰山、金牛山等如珍珠般串聯其中,“青山環抱、綠滿榕城”成為山水福道的最佳寫照。

  在建設山地公園過程中,福州也堅持生態優先原則,融合“海綿城市”“城市雙修”,優先開展生態保護修復。

  “建設生態公園時,我們採取拆違補綠等系列措施,對山體、水體、綠地、棕地等進行生態修復。我們還運用海綿理念,採取地形塑造、水系改造、植物造景三大策略,優化自然生態景觀。”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説,在建設鼓樓福山郊野公園、馬尾天馬山公園、倉山高蓋山公園等過程中,共修復棕地100多公頃,逐步恢復生態系統功能。

  以園為“核”

  繪城市名片

  沿化工路一路西行,沿途所見,不僅有東二環泰禾廣場,更有一望無際的湖面與綠意。在這裡,晉安湖公園、鶴林生態公園、牛崗山公園連綴成近1700畝的城區最大生態公園——晉安公園,營造山水城市的最美印象。

  “半個晉安的人都愛來這裡!”吃過午飯,家住世紀東方小區的吳小蓮帶上瑜伽墊,招呼幾個閨蜜一起出門,前往晉安湖邊開始一天的鍛鍊。清風吹拂,湖面波光粼粼,湖畔綠草茵茵,這是冥想與鍛鍊的好地方,“現在,在家門口就能鍛鍊了!”

  俯瞰晉安湖公園,遊船碼頭好似茉莉花瓣,盛放水中;大眾茶館、咖啡館環湖而建。生態公園內綠樹滿園,令人心曠神怡。如今的晉安公園,已成為福州東側耀眼的城市明珠,也是“千園之城”的最佳樣板。

  從荒山到美景,晉安湖的蝶變,源自海綿與生態理念。晉安公園集風廊、綠廊、水廊、公共休閒廊于一身,形成全新完整的宜居生態鏈,既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更是城內不可或缺的生態廊道。

  此外,晉安公園還承擔著調蓄水資源的特殊使命。園內因地制宜設置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等海綿設施,將水系治理和生態修復有機結合,為福州再添“大海綿”。

  城市更新,綠色先行。公園,已成為福州城市品質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在三江口,近2000畝綠地依江而建,勾勒出最美濱江岸線;三縣洲大橋下,煥新升級的江心公園以“愛情島”身份華麗亮相;三江口植物園建設穩步推進,打造對標國際一流的全新本土植物園……

  最受市民關注的“閩江之心”城市會客廳,同樣融入了生態理念。大片開闊草坪,讓青年廣場格外吸睛;精心設計的觀景平臺和濱江步行街,讓人飽覽一江繁華。

  串“珠”成鏈

  品水城美好

  流花溪沿線,溪水碧綠澄凈,兩岸花草叢生。每天一早,溫美姜都會和陳白在河畔相遇。一位賞河,一位守河,不變的是對這條河道的珍惜與愛護。

  作為治水人,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金山公司經理陳白與同事們在流花溪度過了“一千零一夜”,通過水岸同治,清淤、截污、治理污染源和實施城中村改造等“大刀闊斧”,讓河道退去污濁,讓全線碧波盪漾。

  作為“老福州”,家住流花溪沿線的溫美姜見證了這條“垃圾河”的轉變,更期待看水、親水、樂水的美好。

  如何才能把枕水而居的幸福生活惠及更多百姓?福州的答案是:串起風廊、水道、綠帶相結合的立體綠色生態空間。

  以整治後的內河步道及綠帶為“串”,以有條件、可拓展的塊狀綠地為“珠”,“享綠”行動在一條條河道鋪開。與以往大面積種植地被的方式不同,“大樹加草坪”模式為居民活動空間做足加法,可進入式綠地擁抱每位前來的市民。

  在流花溪,榕樹、樟樹等近50個品種綠植被悉心種下,溪畔共有大小喬木9000多株,綠化面積達17萬平方米。

  香積煙雨、流花疊影、荷印夢櫻……綿延近9公里的步道上,一個個詩情畫意的名字,代表著串珠公園的一處處特色景點,溫美姜早已耳熟能詳。“以前去離家最近的公園也要步行3公里,現在真是‘抬腳可達’!”

  為守好這十里花廊的詩情畫意,守好百姓心中的美麗水城,陳白帶領的這支“護河小分隊”每日都忙碌著,以“天地一體化”管護方式,持續做好公園管理及水污染治理課題。

  從河邊的一抹綠,到城中的簇簇綠,福州串珠公園還從河邊延伸至道路兩旁,林蔭道旁小、散、碎、邊等地塊皆可成園。在金山大道,精心打造的亭廊、步道及遊樂設施等一路鑲嵌,成為市民休憩遊玩的好去處。

  從河畔到街頭,再到社區,379個濱河串珠公園與遍佈城市的口袋公園,讓“推窗見綠、出門見園”人人可享。

  “享園”添福

  譜民生新曲

  適逢週末,西湖公園裏遊人如織。柳堤旁,古銅色智慧打卡屏前,不少市民掏出手機“掃一掃”,趣味拼圖、古詩填字、經典問答等小遊戲讓孩子們開心不已。

  “這公園讓人驚喜的地方真不少!”市民陳誠和家人對西湖公園的“智慧遊園”新體驗點讚連連。原來,公園內新的導引標識、智慧打卡機、智慧公廁、智慧座椅等組合,為市民打造了一個綠色生態休閒空間。

  目前,“綠色能量”系統已串聯福州21個城市公園,讓綠色、低碳、生態的全新遊園體驗處處可享。

  率先植入“公園+智慧”場景的西湖公園,是福州探索“城市公園+”建設的典型案例。聚焦公園建設、管理和服務等關鍵詞,福州努力將城市公園建設成供市民“遊、玩、賞、學、購”的綠色城市綜合體,實現從賞園到享園的轉變。

  在這個綜合體,有“公園+休閒”的積極探索。“林下空間”概念被創新推出,通過移除長勢不良的灌木、地被等,打開綠色空間,加上座椅、健身器材、兒童遊樂設施、文化展示設施等的加入,讓群眾悠閒坐下來,盡情親近大自然。近年來,五城區各城市公園共新增林下空間面積約41.6萬平方米。

  在這個綜合體,有“公園+消費”的一站式體驗。為更好滿足市民的遊園需求,從自動售賣機到大眾茶館、咖啡簡餐、輕食,再到兒童書店、帳篷試點區、文創産品售賣及展示等,讓公園多了煙火氣,遊園樂趣無窮。

  在這個綜合體,還有“公園+健身”的全新組合。在園內,籃球場、羽毛球場、足球場等體育空間應有盡有,滿足市民戶外運動需求。福山郊野公園、西河智慧體育公園等,已成為“體育+智慧”的公園樣板。

  串山連水,織補綠網,修復生態……四季輪轉的醉人景色裏,“千園之城”的綠色畫像愈加動人。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雲帆立潮頭。福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加快建設山清水秀城美的現代化國際城市,持續書寫山、水、綠、城有機融合的幸福篇章。(記者 孫漫 阮冠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