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廈門五緣灣片區:從灘塗地裏崛起城市新客廳
2023-11-30 10:12:50來源:廈門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從灘塗地裏崛起城市新客廳 五緣灣片區強化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處處彰顯生機與活力

廈門五緣灣片區:從灘塗地裏崛起城市新客廳_fororder_WX20231130-095757@2x

如今,佔地85公頃的“城市綠肺”五緣灣濕地公園,入眼蒼翠,魚翔淺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廈門五緣灣片區:從灘塗地裏崛起城市新客廳_fororder_WX20231130-095809@2x

20年前,位於廈門島東北角的五緣灣,農田和灘塗佔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資料圖)

  五緣灣原名“鐘宅灣”,是個集水景、溫泉、植被、濕地、海灣等多種自然資源於一體的風水寶地。

  從20年前的衛星定位圖看,位於廈門島東北角的五緣灣,農田和灘塗佔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

  而如今,漫步在五緣灣綿延8公里的環灣步道,海風拂面,碧波萬頃,佔地85公頃的“城市綠肺”五緣灣濕地公園,入眼蒼翠,魚翔淺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灣區居民説,當你真正生活在這裡,就會感受到市井煙火與城市繁華相融交織,網紅打卡地與潮流風尚標異軍突起,處處彰顯現代化城區的精緻與活力。

  開發灘塗地

  把最好的環境留給自然、文化和百姓

  五緣灣是怎麼完成它的進階之路的呢?2002年,隨著“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實施,廈門島東部建設被提上日程:廈門市委、市政府啟動了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工作。

  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院有限公司廈門景觀所總工程師陳志德在2006年大學畢業後,就加入了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工作小組。“這是我大學畢業後參與的第一個項目。”回憶過往,他感慨萬分:“當時五緣灣交通非常不方便,要先到火車站坐6路公交車,再打摩的一路顛簸才能抵達項目部。”

  11月的廈門依然綠意盎然,五緣灣濕地公園裏,鬱鬱蔥蔥、花鳥常在。陳志德與記者一起,走進這片詩情畫意的園林。“這一片鳳凰木就是開發初期種下的。”陳志德指著一排鳳凰木説,當年的小樹苗如今已長成大樹。在景觀如畫的步道邊,陳志德展開了一幅圖片,正是五緣灣開發的新舊景觀對比照。從舊照片裏可以看出,當時灣區過度養殖、灘塗遍佈,岸線隨處可見裸露的黃土。

  “我剛到五緣灣的時候,這一片以灘塗和魚塘為主,通過清淤整治,退塘還海,凈化水質,營造城市綠肺,我們在這裡打造了2平方公里的美麗海灣。”陳志德認為,五緣灣的成功得益於“把最好的環境留給自然、文化和百姓”的設計理念。

  “生態環境是五緣灣的最大亮點,五緣灣自然生態重構內容包括海灣生態系統(海水生態、淡水濕地生態)、海岸帶陸域生態系統(植被生態、鳥類生態)兩大方面。”陳志德説。

  在開發過程中,建設者注重現有植被的保護,一片片朴樹林、一塊塊濕地、一棵棵大樹都非常好地保護起來,為了它們,道路可以改線,地塊規劃可以調整、山頭可以保留,濕地可以擴大,把海水引進內灣,讓出很大一塊土地資源給自然。為了保護候鳥、栗喉蜂虎和白鷺的棲息地,建造了一個無人核心島和栗喉蜂虎國家自然保護地。

  建設“新客廳”

  形成“山海相融、城海相依”的濱海活力帶

  五緣灣開發建設值得稱道,更因為在生態修復過程中,較早提出了産業生態、人文生態、人居生態的“新生態主義”運營指導思想,其建設中形成的“山海相融,城海相依”格局,是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一筆。

  陳志德説,在當時的背景下,土地為環境讓步,帶動了土地增值,廈門市也從中摸索出值得借鑒的新的城市開發經驗。

  五緣灣通過生態修復和綜合開發,新增2平方公里內灣,3平方公里陸域,8公里長優質生活岸線,片區新城介面大大提升,為提升人居環境和實現生態産品價值奠定基礎。

  從高空俯瞰五緣灣片區,內灣外海盡收眼底,5座跨灣大橋猶如長虹臥波連接灣區兩岸,城市主幹道縱橫交接,立體式交通網絡讓出行更加便捷。學校、醫院、文化體育場館、大型保障性住房項目等配套完善,生活便利舒適、推窗可賞美景、家門口能鍛鍊運動。曾經廈門人不願意居住的“風頭水尾”,如今成了高端樓盤林立的“風水寶地”。

  “五緣灣通過引入帆船遊艇産業、海西醫療養老健康産業、溫泉度假養生産業和體育運動休閒産業,不僅豐富了廈門旅遊內容,也帶來了經濟效益。”陳志德説,五緣灣還在建設過程中融入更多新的人文景觀,如燈塔主題公園,感恩廣場、紅十字會廣場、“永鎮海疆”和“永志銘心”等愛國主題廣場。

  多年來,五緣灣享有海上花園“城市新客廳”的盛譽。在參與開發建設之後,陳志德也把家安在了這裡。如今他不僅是這片灣區的居民,還是五緣灣“市民湖長”,經常到五緣灣巡湖和參與公益活動,沿著公園維護環境整潔乾淨,保護湖水生態環境,宣導文明行為。

  今年10月,在五緣灣音樂島,廈門五緣灣文體旅發展有限公司揭牌。據湖裏區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的目標是,把五緣灣打造成高度融合、多元文化、形式多樣的濱海活力帶。

  “這些年,我感受到五緣灣管理和環境都越來越好。”陳志德説,“隨著片區開發越來越成熟,這裡的居民也越來越多,消費娛樂越來越多樣,生活有溫度、有詩意,幸福感更足了。”(記者 陸曉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