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豐號”抵達碼頭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登船,對人員信息、貨物情況進行查驗。
1月6日下午,福州市連江縣黃岐對臺小額貿易碼頭響起汽笛聲,一艘從馬祖滿載貨物而來的商船“承豐號”緩緩停靠在碼頭。這標誌著中斷了近三年的“黃岐—馬祖”對臺小額貿易航線正式復航。
當天16時許,“承豐號”停靠碼頭後,一件件大小不同、包裝各異的貨物從“承豐號”上被吊起,卸在碼頭上。這批貨物重約5.8噸,主要為臺企工廠零配件、輔料及生活用品,將從這裡被運送給福州、上海、深圳等地的臺胞。
“航線恢復後,馬祖到黃岐的貨船單程1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相比空運,貨物運輸時效大幅提高,節約了物流成本。”連江源本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孝旺告訴記者,通過該條航線,36小時之內就能將貨物送到臺企和臺胞手中,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目前“黃岐-馬祖”對臺小額貿易航線暫定一週兩至三趟航班,未來將根據往來貨物量情況,適時增加航次。
“快,太快了!政府部門的服務也很貼心,通關非常順利!”“承豐號”船長曹子平來自馬祖,這是他首次通過“黃岐—馬祖”對臺小額貿易航線來到福州。令他驚喜的是,這條航線往返僅需兩小時,半天之內就能完成運輸任務,當天就能回到家。
今年1月1日起,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正式施行。政策進一步優化了往來閩臺船舶進出港邊檢手續程式,為包括台灣漁船、小額貿易商船在內的所有往來閩臺船舶提供網上預報預檢、“7×24小時”邊檢通關保障等通關便利舉措,跑出兩岸貨運往來“加速度”。
據悉,黃岐港自2008年重新啟動對臺小額貿易以來,“黃岐—馬祖”航線憑藉航程短、航線穩定等優勢,成為臺商自用急用物品運輸的首選航線。多年來,累計往返貨輪3549航次,進口貿易量4.4萬噸,進口貿易額8586萬美元,出口貿易額12萬美元,位居全省對台貿易口岸前列,成為兩岸經貿往來的“黃金水道”。(記者 卞軍凱 劉深魁 通訊員 陳陽莉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