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州福清周店村:景美人和入畫來
2024-06-25 10:03:03來源:福州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福清周店村:景美人和入畫來

福州福清周店村:景美人和入畫來_fororder_1234

周店村田園步道。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農家小院窗明几淨,鄉村道路整潔乾淨,碧波盪漾的池塘邊,花草繁茂,白鷺紛飛,村民在美景中休憩遊玩……在福州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一幅徐徐打開的鄉村宜居畫卷令人流連忘返。

  周店村地處324國道東側,全村總面積3.5平方公里,總人口3050人,轄7個自然村。周店村立足鄉村振興,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綠盈鄉村建設,村莊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獲得“全國文明村”“福建省生態村”“福州市新農村建設特色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提升環境

  村容村貌更有顏值

  在周店村,村民只要走出家門,就有一條步道通往田間地頭。踏上紅藍相間的田園步道,周邊鬱鬱蔥蔥的果林、稻田映入眼簾,沿路伴著溪水,一股詩意般的田園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田園步道將周店村的靈岩寺、松子壩等歷史文化風貌串聯成片,突出本土特色和田園風光的景觀質感,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光”。這條步道,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該步道的建設,是周店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縮影。近年來,周店村持續深化“黨建+人居環境”治理模式,確立了“農業立村、文明興村、綠色旺村”的工作思路,助推人居環境整治再上新臺階。

  此外,依託豐富的山地資源,周店村著力實施“三帶三園一整治”村容景觀綜合整治,建成“林帶環村,林改富村,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綠色新農村,並對村道、路燈、管網、公廁、公園等開展連續改造提升,改造文體活動場所,建設環村休閒步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實現了社會生態、經濟、效益三豐收。

  周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建明説,村裏持續推進“湖庫水系連通”“污水零排河”等環境治理工作,啟動“關溪攔水壩清淤”工程,建成“生態攔河壩”“一村一池塘”等工程,聘請巡河員定期巡河,開展護河愛水行動,加強黑臭水體整治,實現了“河清、湖暢、水美”的目標。

  涵養文明

  村美人和更有氣質

  志願服務蓬勃興盛,文明風尚蔚然成風。近年來,周店村以鄉村治理為抓手,穩步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營造鄉風文明濃厚氛圍,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鄭建明説,周店村將為民服務的理念落實落細,滲透在方方面面。在無職黨員的帶領下,周店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勸導隊,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完善村規民約等活動,引導村民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觀念。

  同時,周店村積極試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積極推動積分細則落實落地,量化人居環境考核標準,對日常出現的愛護環境行為鼓勵“加分”,小小積分積少成多,攢到一定積分可到村裏的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目前,積分制已融入周店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周店村以戶為單位,按照“一戶一檔”建立積分臺賬。如今的周店村,人人都在比積分、爭先進,參與各種志願活動,形成村民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讓“村裏事”變成“家家事”,鄉村人居環境衛生、鄉風文明各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周店村鄉賢促進會還籌集資金200多萬元,分別成立了“助老基金會”“教育慈善基金會”,專門用於幫助老人、學生、困難人員等,樹立起扶危濟困、尊老愛幼的道德風尚。

  宜居宜業

  村民生活更加幸福

  村內廣場公園,人們聊天攀講、跳廣場舞、打羽毛球;綠化步道上,人們散步跑步鍛鍊身體、休閒娛樂……周店村依託“黨員先行,鄉賢補位”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奮力書寫鄉村更和諧、人居環境更優質、村民生活更幸福的“新答卷”。

  周店村將農村幸福院建設作為“幸福工程”和“民生工程”的重要舉措,通過發動鄉賢、群眾籌集資金髮展養老事業,因地制宜建成幸福院,建立老年人互助組和養老服務黨員志願者隊伍,搭建老年人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村民的幸福感與日俱增。

  幸福院內設置有棋牌室、娛樂室、休息室、食堂等功能區域,滿足老年人的日常娛樂、社交需求。與幸福院相鄰而建的周店村老年活動中心,設有免費理髮室、健身室、農家書屋、門球場、地擲球場等場所,豐富了老年人的業餘文化生活,讓周店村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安享幸福晚年。

  與此同時,周店村建設了黨員活動室、百米文化長廊,成立了村秧歌隊,組建了巾幗志願者、黨員志願者、平安志願者三支志願服務隊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活動,為村民提供各類服務。

  此外,周店村完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建成並投用2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7個文體活動點,先後建立村閱覽室、兒童之家、婦女之家等,組建廣場舞、乒乓球、籃球、地擲球、腰鼓等文體興趣隊,開展經常性、常態化、群眾性文體活動。(記者 王光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