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泉州德化南斗村:大力推進研學農旅産業發展
2024-09-11 10:31:02來源:泉州晚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德化縣國寶鄉南斗村——生態美 以藝術振興鄉村“小切口” 推動共同富裕“大場景”

泉州德化縣:以藝術振興鄉村“小切口” 推動共同富裕“大場景”_fororder_862c9e60-5b6e-4e88-80d1-5f6f1c2a6a9d

全省首個紅色主題的3D稻田畫“南斗風雲” (許華森 攝)

泉州德化縣:以藝術振興鄉村“小切口” 推動共同富裕“大場景”_fororder_8c1a1e00-b91c-4164-ad94-decee4c6a075

書畫家慕名而來常駐

泉州德化縣:以藝術振興鄉村“小切口” 推動共同富裕“大場景”_fororder_38388ea1-aff2-4a17-ada1-ceecdc4f9af4

南斗村吸引來研學旅遊團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革命老區村南斗,曾因陶瓷製造業興盛,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為德化縣聞名遐邇的“億元村”“小香港”。過去20年,在瓷廠關停、“小縣大城關”等背景下,南斗村常住人口一度僅有200多人。這幾年,南斗村借鄉村振興之風,喚醒鄉村沉睡資源,採用“鄉村+治理+藝術+美學”的模式,大力推進研學農旅産業發展,過去寂寥乏人問津的老舊山村,如今已化身為研學旅遊的網紅村。

  點亮文化內涵 喚醒沉睡資源

  金秋時節,雲天颯爽。藏身於戴雲山麓的南斗村,古厝依山傍水,溪水清澈見底,白鷺展翅田間。一波又一波考察團的到來,讓南斗村黨總支書記林德頌忙得不可開交。

  從鄉企鼎盛到乏人問津再到遊人如織,南斗村這幾年的蛻變讓林德頌仿佛看到了當年南斗村的“輝煌”:“上世紀80年代,是南斗陶瓷鄉鎮企業鼎盛時期。全村共有8家陶瓷廠,陶瓷技術工人1000余人,産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2002年,南斗瓷廠關停後,村子裏的人陸續走出大山,戶籍2200人的村莊常住人口僅200多人,南斗村開始沉寂。一直到2021年,福建省教育廳派駐南斗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林曦的到來,打破了這片沉寂。

  鄉村振興,産業發展是關鍵。面對南斗村産業底子薄、人員老弱化的發展困境,“發展什麼産業才能強村富民?”這是林曦時刻放在心上的問題。

  林曦帶著村“兩委”赴浙江杭州、寧德屏南等地學習文化振興經驗,邀請清華、人大、省農科院等近百名專家進村把脈。經過多方論證,以紅色研學農旅為特色産業的“一心三區”研學農旅綜合體發展藍圖應運而生。

  不過,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南斗村沒啥看點,也沒吃住配套,研學農旅怎麼做?”林曦在黨員大會上道出他眼中南斗的獨特優勢:“南斗有戴雲之戰革命遺址,有竹海梯田,曾是陶瓷鄉鎮企業‘明星村’,存有數十棟‘戴雲山築’民居……”

  在縣、鄉各級指導推動下,南斗開啟了規劃設計先行、與建設運營並進的彎道超車路。

  保留鄉土神韻 緊跟現代潮流

  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

  村“兩委”重點組織起南斗片區文化資源整理開發,將沉睡多年的鄉村資産資源喚醒。多方聯繫專家,挖掘整理了“戴雲之戰”革命史實及功績,設計打造“南斗風雲”紅色主題景觀稻田,助推完成“戴雲之戰革命歷史陳列館”、鳳美堂等修繕建設,建成了溪口窯柴燒共享基地。同時,積極向上爭取資金1600余萬元,為南斗村建成遊客服務中心、宿溪南斗民宿、農家美食坊、陶瓷文創空間、共享書院、1.5公里親水棧道等項目,完善研學農旅産業配套基礎設施,推動南斗村成為省、市級的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高校書畫寫生基地和紅色研學目的地。

  記者走訪看到,經過一番修繕改造後,陶瓷廠修舊如舊,白墻灰瓦下,完整梳理了德化陶瓷鄉鎮企業的發展歷史,保留的電、油混燒窯爐上,堆砌著式樣美觀、紋飾精美、釉色鮮亮的瓷器。

  2年多來,“研學+紅色”等四大主題研學課程及線路在探索中逐步清晰;陶瓷手作、素質拓展、農産品展銷等多種業態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農事採摘節、稻夢趣玩節、重走遊擊路等活動,更是為南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鄉村要發展,村容首先要美化。村“兩委”不厭其煩地入戶宣講,引導村民將鄉土文化融入村居環境整治,保持鄉村原有建築和村落格局,保留公共記憶景觀。累計綠化村道沿線5公里,更換籬笆6公里,收儲修繕古厝22棟。“家門口比公園還美,休閒健身還能娛樂。”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有口皆碑。南斗村成為2022年泉州市“五個美麗”建設現場會觀摩點。

  南斗村加快從賣産品到賣文化、賣風景、賣體驗的産業升級,並與高校師生合作推出短視頻等,展示鄉土文化之韻,吸引了眾多城市消費群體。

  喚來外地人才 喚回本村能人

  開展藝術鄉建,持續推進振興發展。

  “研學+”旅遊助力南斗村打造文旅新業態,推動整個片區農業、文化、研學、旅遊等資源有機整合、串聯成線。“我們正全力建設南斗片區研學康養農旅綜合體。”據林德頌介紹,目前已有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泉州工藝美院等50多所院校在南斗設立了書畫寫生、紅色文化教育等實踐實訓基地。瓷雲豐碑、戴雲登高、南斗印記、風鈴谷……用當地廢舊瓷片、瓷器經設計佈置成別具一格的微景觀,就是集美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的大學生為南斗村“變廢為寶”量身訂制的。

  風景優美、清靜深幽的南斗村,在吸引大學生前來實踐的同時,還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前來創作,有的甚至長住下來,與當地村民攜手創作。

  今年61歲的職業書畫家張大石,來自山東臨沂,擅長水墨畫,已在南斗村生活了一年多時間。“這裡山好、水好、人也好。”説起選擇在南斗長住的原因,張大石先生笑呵呵地説,“一來就喜歡上了。”南斗村也特意為張先生提供了場所,設立大師工作室,方便他居住、創作。“這裡的村民也非常熱情,經常送菜給我。”

  據林德頌介紹,除了張大石常駐南斗外,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導師、軍旅書畫家相恒民也常駐南斗創作。目前,村裏已流轉幾棟古厝,改建為大師創作室與陶瓷書畫教學基地。未來,還將開展公益陶瓷彩繪和書畫教學等。

  文旅産業連片發展,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南斗村村民陳能解通過家門口就業,一天收入120元至180元,一年就能增收數萬元。不僅如此,鄉村人氣也在重新聚集,一批外出能人返鄉投資,陳國平正是其中之一。因對南斗旅遊發展前景看好,陳國平拆除老宅建了一座戴雲山築風格的精品民宿。

  這些年,通過持續推進高校與優秀藝術家駐村結對,開展藝術鄉建,南斗村藝術氣息更加濃郁,“小橋流水古樸靜謐”的田園風光更加秀美,知名度和美譽度明顯提升,也為當地村民增産增收創造條件。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南斗村走出了一條以藝術賦能鄉村“小切口”,推動共同富裕“大場景”的發展路徑。(融媒體記者 張曉明/文 陳小陽/圖(除署名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