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建建甌:文旅融合點亮古城魅力
2024-10-08 16:10:2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建甌:文旅融合點亮古城魅力

  國慶期間,在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看見建州”——建甌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宣傳月活動人氣高漲。借助省會平臺,建甌開展精準展銷,加強建州美食和産業宣傳推介,全方位展示千年建州古城格局、文化體系、生態資源,讓福州市民遊客全面感受千年建州的深厚底蘊與勃勃生機。

  此次活動不僅設有建甌茶、竹、酒、美食等建州文化展覽,還舉行了茶、酒、筍、竹等專場品鑒會。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駐足觀看的同時發出讚嘆:“原來只知道福州,今天才知道福建的‘建’是‘建州’!”“今天在這裡逛了逛,發現建甌不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更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到建甌走走。”……

  此次“在福州·看見建州”,是兩地的深厚淵源使然。一江奔騰,串起兩座城——福州和建州。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個字,歷史上便有了“福建”。從1000多年前的唐朝一路攜手走來,“福”與“建”緊緊相依。此次福州與建州在三坊七巷的再次“牽手”,定將碰撞出許多奇妙的火花。

  福州三坊七巷活動人聲鼎沸,建甌市建州古城景區也熱鬧非凡。

  在古色古香的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一場以“萬象建州奇幻夢”為主題的沉浸式IP大秀及IP延展活動吸引了許多遊客。建州挑幡、挑花擔巡遊、煙花瀑布和火壺表演等非遺項目,為景區帶來極高的熱度。光餅、東遊芋餃、板鴨、錐栗、扁肉等建甌特色美食悉數登場,為遊客帶來了一場“舌尖盛宴”。據統計,國慶假期前5日,該街區遊客流量達15萬人次。

  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建甌古城保護開發的樣板項目,也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建州古城的核心景點。今年春節、“五一”、中秋期間,街區累計接待遊客超70萬人次,成為南平文化旅遊的又一爆點。國慶節前夕,街區以其極具建州特色的風貌格局,成了首屆“建州杯”微短劇大賽的重要取景地。

  9月中旬,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的導師和學生們會聚建甌,圍繞建甌“一座城、一根竹、一片葉、一瓶酒、一張網”5個主題進行創作。選手在導師和專家指導下,以建甌自然人文風貌為背景,就地完成微視頻的取景與攝製工作。他們精心創作的《命裏家鄉》《幡》《一衣帶水》等11件作品,精彩呈現千年建州的古城、古街歷史自然風貌,同時也生動記錄挑幡、北苑貢茶、建州味道等本土人文影像,為建甌開闢“短劇+文旅”發展新賽道、把“建”文化打造成城市名片,提供一次有益嘗試。

  由文旅部公共服務司主辦,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文化館協會承辦的“千年建州 樂享小松”豐收嘉年華暨2024年全國“秋季村晚”湖頭村示範展示活動,為建甌鄉村旅遊注入了活力。既有傳統戲曲的悠揚唱腔,又有現代歌舞的熱烈節奏,形式多樣、內涵豐富,融合建甌茶文化、朱子文化、竹元素等特色文化,展現了建州文化的多樣性和活力,生動展示當下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豐碩成果。

  在豐富多樣的文旅活動加持下,建甌迎來了一波波旅遊高峰,開啟了文旅“逆襲”之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千年建州·理學名城”城市IP知名度持續提升,建州古城景區在短視頻平臺“南平城市觀光人氣榜”上躍居第一;吸引了來自福州、廈門、江浙等地的大量年輕遊客,國慶期間接待遊客超20萬人次,多家酒店住宿率連續數日達100%;預計今年1—9月全市旅遊人數和旅遊消費在去年增長50%的基礎上,仍將保持20%以上高增長。

  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不僅為建甌經濟增長凝聚了新的動力,也讓千年建州古城格局、文化體系、生態資源得以全方位呈現,更讓福建人找到了“福”文化的另一半——“建”文化。

  古城不老,文脈長存。近年來,建甌市委、市政府錨定“千年建州·理學名城”發展定位,實施“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啟動了建州古城保護活化工程,高標準謀劃推進12個、總投資48.5億元的古城保護開發項目,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倉長路老街和文公祖廟、五經博士府、建州博物館等項目完成修繕修復,並於去年9月陸續開放。今年,建安書院、東嶽廟、文廟等6個一期項目將完成;符山片區保護與活化項目、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6個二期項目全面啟動。接下來,建甌將著眼于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4A級景區,培育建州古城美食遊,讓文旅産業成為建甌未來發展的主導産業。

  建甌市委書記周靖表示:“當前,建甌正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甌將持續高品質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奏響新時代‘福’文化與‘建’文化相融並進新樂章。”(葉秋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