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島壯麗的金鑾灣日出景象 陳文 攝
漁船歸來,滿載而歸。 歐東茵 攝
生態修復之後,成群結隊的白鷺聚集八尺門。(資料圖片)
東山鐵枝木偶表演噴火。 (資料圖片)
魚獲滿倉 陳曙皓 攝
社會各界人士紀念谷文昌。 (資料圖片)
國家4A級旅遊景區東山馬鑾灣 姜克紅 攝
殷殷囑託猶在耳畔,聲聲關切催人奮進。
10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福建考察併發表重要講話,首站就是漳州,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福建、對漳州的關心厚愛。連日來,廣大幹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囑託再出發,起而行之勇爭先,扭住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全力打造全省高品質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漳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改革潮起風正勁,奮楫揚帆正當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漳州上下凝心聚力,勇毅前行,朝著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的目標揚帆起航。
做好“海”的文章
金秋十月,東山巴浪魚迎來上市旺季。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東山澳角村考察,正值漁船回港、魚獲滿倉。
“總書記來我們村考察時説,鄉村振興還是要發揚優勢,要做好‘海’的文章,他還回憶起這裡的土特産,巴浪魚幹配稀飯的滋味回味無窮。”澳角村村民許亞雪回憶起總書記考察時場景,仍難掩內心激動。“這些天,很多遊客來村裏都點名要嘗嘗巴浪魚。”
很難想像,深受人們喜愛的巴浪魚,曾是這片海裏最便宜的魚。
“野生巴浪魚肉質偏柴,早年間東山人都把它腌製成小魚幹吃,市場價僅為五六元一斤。”東山縣巴浪魚養殖大戶林進東回憶,當時,在東山人眼中,巴浪魚被歸為不起眼的“雜魚”。
逆天改命,始於一場“意外”。
2018年,林進東在自家養殖場放養銀藍子魚苗時,不小心讓幾條野生巴浪魚苗偷偷“溜進”網箱。待到捕撈季節時,他驚訝地發現,這幾條巴浪魚不僅體型壯碩,烹飪後更是肥得冒油,一改野生巴浪魚幹柴口感,吃過的人都説好。看到商機的林進東決定,嘗試將野生巴浪魚編入漁場“正規軍”。
巴浪魚遊速快,消耗大,食量也大,但喂太多又會因消化不良而死亡。在經歷30個網箱的魚苗“全軍覆沒”後,林進東逐漸摸索出餵養的規律,並與大北農水産飼料企業成立養殖合作聯盟,在基地成立實驗室,由企業科研團隊幫助解決巴浪魚養殖中的各類問題。
“轉型”後的巴浪魚,成長週期短,肉質細膩,口感油潤,營養價值高,成為人工養殖比野生産品更受歡迎的魚類,身價更是翻了十倍左右。
2022年,林進東開啟“基地+大戶”合作模式,無償為巴浪魚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和管理,幫助養殖戶科學餵養的同時,對成品魚進行品質檢驗和回購。如今,東山縣巴浪魚的養殖從業人員超2000人,巴浪魚及其加工製品約佔當地水産品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二。
一條巴浪魚,“遊”出海島新名片。
今年,林進東的養殖基地和廈門大學、廣東海洋大學開展校地合作,力爭構建出巴浪魚的人工繁育群體並完成子代苗種培育、養殖,實現“巴浪自由”。
擁有全省第二大的海域面積,漳州牢牢把握資源優勢,實現更多品種“海鮮自由”。
近年來,漳州市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著力打造水産種業品牌,榮獲“中國鮑魚種苗之都”“中國蛤類種苗之都”2個國字號招牌;實施種業創新與産業化工程項目,先後培育出“新吉富”羅非魚、珍珠龍膽石斑魚、“大鲀1號”東方鲀等新品種、新品係,推廣養殖面積6萬多畝。
海産品有了“新滋味”,也有更多“新吃法”。
在澳角漁港碼頭旁邊,沿街許多房屋門前挂起了海鮮電商的店招,形成富有特色的電商一條街,每天都有一大批冰鮮和海鮮幹貨從這裡發往全國。
曾經的“船老大”、如今村裏的電商創業帶頭人沈志輝回憶:“二十幾年前,漁民們靠一葉木舟托起全家生計,出海捕魚與風浪搏鬥,面臨生死考驗,我們常説‘行船走馬三分命’。”
近10年來,乘著電商東風,澳角村越來越多以沈志輝為代表的“船老大”上岸做主播。澳角村從2016年的零星幾家微商電商,發展到現在的117家,帶動就業600多人,年銷售額3.5億元。
隨著“全國文明村”“全國最美漁村”“福建省金牌旅遊村”等榮譽花落澳角村,當地的旅遊産業也越來越火熱,在“五一”“十一”等節假日,日均接待遊客3000人次。抓住鄉村文旅機遇,沈志輝的産業版圖也更加多元,一家子發展起民宿、海釣、餐飲的“一條龍”生意。
“隨著村裏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村民們都期待接住鄉村文旅這波‘潑天富貴’,生活越過越紅火!”沈志輝説。
澳角村黨委書記林華忠表示,該村將牢記囑託,繼續圍繞“一條魚、一片海、一條街”,不斷做強現代漁業、做精濱海旅遊、做大電子商務,走好以海興村、以海強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如同澳角村,漳州越來越多小漁村開啟靠海“新吃法”。全市已創建省級“水鄉漁村”22個,培育出東山陳城澳角村(水産電商)、詔安縣梅嶺田厝村(漁業)、漳浦佛曇東坂村(河鲀)、古雷霞美北江村四大省級特色(漁業)億元強村。
“我們將牢記囑託,全力以赴做好‘海’的文章,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更多‘藍色動能’。”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漳州將發揮海洋資源優勢,統籌推進詔安灣、東山灣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有序發展深海裝備養殖;依託漳浦六鰲風電場二期項目,推動“海上風電場+深海養殖”試點試驗,構建海上“風漁融合”發展新模式;著力推進“一庫一院”(閩南種質資源庫、中國南方海洋生物研究院)建設,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進一步做優做強海洋漁業産業,全力打造“海上糧倉”。
厚植綠色“家底”
林濤陣陣,木麻黃參天如蓋。
如今,接過谷文昌老書記的“接力棒”,東山人將這片綠從海島延伸到海洋,島與海成為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構建保護治理大格局。
以八尺門海堤為例。60多年前,在谷文昌書記的力推下,八尺門海堤工程讓天塹變通途;60多年後,由於海堤切斷詔安灣與東山灣的水體交換,導致海域水質惡化,八尺門海堤“功成身退”。
“東山縣著力對八尺門進行生態修復,工程包括海堤貫通、海域清淤、網箱清退、岸線整治修復等諸多方面。”參與生態修復的東山城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先德介紹,從八尺門挖出139萬立方米淤泥。經過規劃,東山縣在八尺門海域沿線分期分批種植了紅海欖、秋茄等紅樹林苗木3000多畝,從海底清理出來的淤泥恰好用於紅樹林苗木的底層填料。此舉既疏通了海床,又種植了“海岸綠肺”,一舉兩得。
如今,八尺門海域下游,3000多畝紅樹林苗正茁壯成長。水質好起來,多年難見蹤跡的青鰻、粉鰻等重現八尺門。
“總書記説,各級領導幹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學習,樹牢正確政績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實幹、久久為功,把豐碑立在人民群眾心中。牢記囑託,接下來,我們要保護好這片紅樹林,讓其茁壯成長。另外,建設二期、三期木棧道,串聯八尺門紅樹林景區,並配套相應的休息區、公廁、碼頭,豐富旅遊業態。”李先德表示,待到木已成林時,東山灣一定會更美。
這片綠還在延伸。“我們潛水愛好者發現海底廢棄的漁網、輪胎、塑膠等垃圾非常多,乾脆成立東山縣海洋保育志願者協會,吸納了20余名專業潛水員,還有其他志願者共100多人。”東山縣海洋保育志願者協會會長歐漢超説,如今,他們每年最少下水12次清理海底垃圾,累計已回收和清除垃圾近40噸;同時協會組建專業化海上環衛隊伍,併為東山海洋保護製作了IP、文創産品和宣傳歌曲。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號召更多潛水員或者年輕人能加入協會,持續打撈海洋垃圾,持續開展凈灘行動,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歐漢超説。
護好生態環境“綠底色”,不斷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綠色成為漳州最亮麗的底色。
東山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説,如今,東山的生態綠聞名遐邇,與藍色海洋相得益彰,讓百姓富成為現實。縣裏著力發展海上運動遊、帆船帆板遊等“八大業態”,串珠成鏈推出“海上游東山”精品航線,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東山全縣61個村,村集體收入全部超過20萬元,其中22個村超100萬元,一縣共奔富路,東山名副其實。
由東山一域到漳州全局,向綠而興,已經成為漳州全市上下的共識。結合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百日攻堅行動,漳州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四大工程”行動計劃,推進全市生態環境各項指標晉位提升。
“我們將牢記囑託,堅守‘生態環境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要求,讓高品質發展的生態根基更加穩固。”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漳州將健全“河湖林長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化森林品質精準提升行動,嚴厲查處違法破壞防護林行為,加快基幹林補植、整體復綠。實施雲霄縣、東山縣、古雷開發區美麗海灣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推進東山縣烏礁灣綜合治理和雲霄縣海岸帶生態修復,持續抓好互花米草除治管護,強化珊瑚礁和紅樹林保護,讓漳州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海更碧,環境更優美。
守護“根”與“魂”
“幾百年前的剪瓷雕,色彩還能如此艷麗。”
“聽説颱風地震也沒能損壞這座精巧的古建築。”
“0.4平方公里的古城內,竟保存著30余處文化古跡、100余處傳統建築。”
……
十月的東山島,海風送爽,往來遊人如織。田園都市,文化名城,別樣景致,遊客們紛紛慕名來島尋寶,一睹芳華。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漳州市東山縣關帝文化産業園,聽取當地加強文化遺産保護、推進兩岸文化交流等情況介紹。他強調,文化遺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傳承好。
面向煙波浩渺的東山灣,關帝文化産業園氣派巍然。在這裡,有一群與時間賽跑的老人。
“再不整理搶救,老故事將永遠淹沒。”清晨,84歲高齡的孫用川約上幾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到銅陵頂街古城巡查文保點及古厝的保護情況。
自2014年東山縣啟動“歷史文化名鎮復興計劃”後,以孫用川為代表,一群退休幹部、退休工人、退休教師、退休漁民等老人組成銅山古城文化發展促進會,悉心呵護古城。
“綸章垂耀坊是明代朝廷為表彰銅山進士唐文燦興辦家鄉教育事業而賜立的,是東山縣遺存至今的明代唯一一座牌坊,曾破損嚴重。”孫用川説,促進會呼籲修復“綸章垂耀坊”,東山縣成立的“銅山古城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採納該建議,于2022年7月完成修復。
歲月洗禮,芳華猶在。保護文化遺産,小島上的人唸唸不忘。
“不管是古建築、古遺址、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古墓葬等不可移動文物,還是博物館內的可移動文物,我們都要保護好、傳承好。”縣博物館負責人林春華説,近年來,東山縣明確全縣文物博物館單位和縣級以上文保單位文物的安全直接責任人,對105處文物點進行掛牌,加強了對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讓文物保護共識不斷深入人心。
文化自信,在守護根脈與薪火相傳的歷程中愈發深沉。作為文物大市,漳州現有不可移動文物4731個點,文物總數、國保數量居全省第二,省保、涉臺文物及市縣保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守護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産,漳州不遺餘力。2020年以來,該市累計爭取到1.17億元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用於109個項目的保護修繕;2023年,漳州順利完成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發掘工作,累計出水文物17288件,填補了中國元代沉船考古研究的空白。
“牢記囑託,我們以珍愛之心、尊崇之心守護好歷史文脈、文化肌理,加強全市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利用。”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一衣帶水,心靈相通。據不完全統計,台灣現有168個地名與漳州有關,祖籍漳州的臺胞近1000萬人。共同血脈,手足情深,臺胞林盛章深有體會。“從小,父親就説我們的祖籍在東山。長大後發現,閩臺許多民俗和文化認同是一致的。”林盛章説,多年前的一次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讓他開啟了尋根蝶島的旅程。
10月18日,林盛章創作的“五虎將”獲得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創大賽實物類金獎,以關帝為原型創作的公仔備受兩岸遊客青睞。“我想換種方式讓下一代了解中華文化的‘根’與‘魂’。”
“以忠義仁勇著稱的關聖帝君,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紐帶。漳臺地緣相近、語緣相通、血脈相親、文緣相承,連接海峽兩岸同胞的橋梁不勝枚舉。”市臺聯有關負責人表示,充分發揮親情、鄉情優勢,圍繞漳臺融合五大板塊,深入挖掘和傳承漳州閩南文化的精髓,通過組織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讓更多台灣同胞了解和體驗漳州閩南文化的魅力,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認同感。
2022年,“用閩南文化點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動計劃啟動,持續推動閩南文化保護傳承、活化運用,點亮一盞,照亮一片。近年來,漳州活態傳承布袋木偶戲、薌劇、漳浦剪紙等非遺瑰寶,過台灣、下南洋、闖世界,時逢中法建交60週年之際、中美建交45週年之際,“漳州閩南文化周”活動頻頻出海,讓閩南文化這張絢爛的名片亮相海內外,交流互鑒。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今年截至10月7日,漳州古城吸引客流量1943.2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1775.47萬人次增長9.45%,促成文化事業産業“兩翼齊飛”的嶄新格局。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歷經千年歲月淘洗,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漳州這座閩南古城説不盡的氣韻和風采,在新時代重煥新光彩。(潘園園 趙文娟 蘇益純 杜正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