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 建設綠色高品質發展先行市
木蘭溪穿過莆田主城區。 叢文俊 攝
航拍莆田城市綠心附近的莆田經濟開發區。許武 攝
“水上巴士”旅遊船駛過生態綠心。吳愷敏 攝
液化天然氣專用船從莆田秀嶼港區離泊。 楊艷平 攝
金秋時節,興化平原,壺山巍巍,蘭水湯湯。
木蘭溪從仙遊縣的一處小山澗汩汩而出,一路上匯集起浩蕩之水,在下游平原輾轉迴環,最後於興化灣畔流入台灣海峽。這是我省六大重要河流之一,全長105公里,流域總面積達1732平方公里。
作為360多萬莆田人的“母親河”,木蘭溪潤澤著莆仙大地的千年文脈,見證著“變害為利、造福人民”治理理念的形成過程,厚植著綠色高品質發展的沃土膏壤。
根治水患 變害為利
受洪峰、水澇和海潮的影響,木蘭溪時常氾濫成災。
歷史上,錢四娘、林從世、李宏等治水先賢前赴後繼,終於在元豐六年(1083年)建成木蘭陂,較大程度上遏制了洪水的肆虐,但未能一勞永逸。
資料顯示,1952年至1990年間,木蘭溪仍然平均每10年發生一次大洪水。至於小水災,幾乎年年都有。
1999年10月,第14號超強颱風正面襲擊莆田,導致當地經濟損失31億元。至此,莆田不得不將根治木蘭溪水患提上日程。1999年12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木蘭溪防洪工程一期試驗段建設現場奠基,正式拉開了木蘭溪治理的偉大序幕。
2011年,木蘭溪兩岸防洪堤實現閉合、洪水歸槽,一舉將防洪標準提高到五十年一遇,結束了莆田作為全省唯一一個洪水不設防的設區市的歷史。
在“變害為利、造福人民”治理理念的指引下,莆田市委、市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全力建設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的幸福河,推進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全國首條全流域系統治理的河流,形成木蘭溪生態文明樣本。
只有起點 沒有終點
治完水患,首要的便是水質。
由於河網密布、居民眾多、歷史欠債較重,木蘭溪流域污水治理無疑是一項繁雜艱巨的系統工程。
好鋼用在刀刃上,好刀砍在七寸上。
第一刀,莆田將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砍在源頭治理上,全面排查污染源,改善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實施城鄉生活污水管網建設,漸次完成雨污分流、入戶接管。
第二刀,莆田把重點放在生態修復上,分批改造木蘭溪源自然保護區流域沿線桉樹林及低效針葉林,提高林分品質,同時採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補水等方式,逐步增強木蘭溪流域水體自凈能力。
第三刀,莆田緊盯責任落實,由黨政一把手以身作則,從上自下鐵腕推進,後續又開啟政治監督推動木蘭溪流域專項治理有關問題整改工作,列入省紀委監委“一地市一主題”政治監督範疇。
只有找準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作用,取得預期的成果。
“十三五”期間,莆田25條省控小流域水質優良比例從65.5%升至96.6%;全部消除境內流域國控和省控劣Ⅴ類水質斷面;全市4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
去年,木蘭溪流域水質在全省14條主要流域中的排名從第九躍升至第六,實現“三級跳”。
一河治 萬象新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
隨著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的深入推進,莆田經濟全面換擋爬升,迎來發展巨變。一個個代表新質生産力的項目落地生根,在木蘭溪流域崛起潛力十足的産業帶,澎湃發展新動能。
新舊更替,莆田産業結構加速優化。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産業退出歷史舞臺,由轉型升級的傳統製造業和新興的戰略性産業取而代之。去年,莆田榮獲中國鞋都、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中國食品産業名城等稱號,上榜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百強、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中國投資熱點城市。
在“退二進三”的時代車輪中,莆田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修繕開放的興化古城成了旅遊熱點;欣欣向榮的新城提高了城市品質;主要地段的商業區支撐起現代服務業。
因水系發達,莆田人逢水便植荔枝樹,造就了“荔林水鄉”的景致。在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過程中,莆田在市中心邊緣地帶規劃了一片城市生態綠心,並立法保護,為“水上巴士”航線創造了“人在畫中游”的極致勝境。
在建市四十週年之時,莆田地區生産總值從1983年的6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307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從1983年的不足1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00多億元;工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市場主體從建市之初的19戶增長到如今的80多萬戶;全市居民平均壽命比建市時多出13.4歲……
新時代,一幅彰顯莆田實力、莆田活力、莆田魅力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當前,莆田以木蘭溪綜合治理為總抓手,做好産業發展、城鄉建設、基層治理、民生保障、港口崛起五篇文章,強化人才、營商環境兩大支撐,實施創新、數字、品牌三大戰略,打造媽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詩畫生態韻城、匠心智造産業新城、通江達海戰略港城,加快建設綠色高品質發展先行市,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記者 林劍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