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智慧城市夯實“算力”底座 廈門加緊推進智慧算力發展應用,年底算力規模預計可達1000P
打開打車軟體,輸入起始位置和目的地,市民林晶不到10秒鐘就打到一輛網約車。便捷的打車軟體,已成為林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這背後,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撐。
在林晶輸入打車信息後,這些數據10毫秒內通過互聯網傳送到數據中心進行計算。計算完成後,打車軟體會將最優路徑等信息反饋到她的手機上。與此同時,打車軟體還會通知距她位置最近的司機去接她。
算力,即計算能力,是支撐智慧城市各項智慧化、數字化應用的基礎設施。它不僅為城市的智慧化、數字化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還是激活新質生産力的關鍵引擎。今年來,廈門市數據管理局對智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全面部署。全市公共智慧算力規模已達到616P(PetaFLOPS,即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每秒),預計年底可達1000P。
從176P到1000P
廈門公共智慧算力飛速增長
上班的路上,市民朱穎發現,早高峰的紅綠燈時長與平峰時不同。原來這裡面,也有算力的參與。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裏,安裝著成千上萬的感測器等設備,晝夜不停地採集著車輛、行人、天氣等各種實時數據。算力能迅速處理這些海量數據,對車流量進行智慧監控、預測未來的路況,並調整交通信號燈的切換時間。
這一天,體檢報告剛出來,市民吳曉文就在某軟體上傳結果,軟體不僅能進行報告解讀,還有病情評估和用藥幫助。“AI+醫療”的神奇讓吳曉文驚嘆不已:“真是想不到,AI已經在需要極高精準度的領域大顯身手。”
群眾“想不到”的背後,是看不到的算力在支撐。在數字時代,不論是打車、問診這樣的日常小事,還是自動駕駛、火箭軌道計算這樣的大工程,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持。算力不僅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更是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關鍵“法寶”。
為了支持企業降低大模型開發訓練和應用推廣成本,使得更多的企業能利用AI技術提升自身競爭力,9月底,廈門以“算力券”形式設立每年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的智慧算力補貼。政策出臺後,全市公共智慧算力規模已由年初176P增加到616P,增長2.5倍,年底預計可達1000P。
“P”是評估計算機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市數據管理局數據經濟處工作人員郭玲玲説,公共智慧算力達到1000P,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算力規模。這意味著系統每秒能夠處理1百億億次運算,能支持數千個科研團隊同時進行大規模的模擬實驗,將傳統需要幾週、幾月才能完成的任務用時縮短到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在日常生活中,這一規模的算力還體現在城市的智慧系統中,可以實時優化交通調度、分析海量視頻數據提升安防水準,或是處理醫院龐大的醫療數據,為精準診斷提供即時支持等。
加速算力産業佈局
廈門融入全球智慧經濟版圖
走進中國聯通廈門智·雲數據中心,一排排高大的機櫃整齊排列,伺服器指示燈交替閃爍,看不見的海量數據正自動分析、計算、傳送。
今年來,廈門加快推動算力建設,多個數據中心和智算中心投入運營或在建,算力經濟的發展邁出新步伐。目前,全市已建成數據中心機櫃數近1.3萬個,電信、移動、聯通等三大數據中心共同構成廈門強大的數字底座。全國首個鯤鵬超算中心自2020年在廈門落戶建成,為城市安上超級“智慧引擎”,能為政府、企業、高校及科研單位提供雲端資源進行業務測試和國産化適配,累計服務超8250萬核時。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算力作為支撐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其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郭玲玲説,今年來,廈門還新建六個算力數據中心。百度飛槳中心推出廈門首個500P以上AI推理算力中心,助力廈門軟體信息、新能源、智慧製造等産業發展,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
如果説算力是“處理大腦”,網絡就是數據的傳送通道。2023年,廈門獲工信部授牌成為國家“千兆城市”,全市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100%,並在全國率先開展智慧港口、智慧公交、智慧醫療等5G典型應用。如今,無論是繁華的商業街區,還是偏遠的鄉村角落,廈門人都能享受高速穩定的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強大的算力和高效的網絡環境,廈門與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2022年9月,廈門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正式上線後,就像為數據開闢了一條專屬快速路,網絡傳輸丟包率降低87.4%,時延降低22.5%,有助於支撐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出海發展。聯通的廈門智·雲數據中心更是通過連接香港的“將軍澳”國際數據中心,將服務擴展至金磚國家,為廈門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打下基礎。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大潮中,算力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廈門通過不斷加強網絡、數據和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政策環境,不僅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樹立典範,也為全球城市的智慧化轉型提供寶貴經驗。據了解,廈門仍持續在增強高品質數據集、智慧算力供給上發力,以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場景為牽引,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産業,努力為産業轉型升級和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改革經驗。(記者 翁華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