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惠安縣探索構建“牡蠣養殖—廢殼利用—土壤改良—碳匯交易”模式,利用廢棄牡蠣殼生産土壤調理劑,推動全國首筆土壤改良碳匯交易完成 廢殼“催”良田 沃土“掘”碳匯
高祥照(右)在示範項目基地查看蔬菜長勢。 吳德松 攝
日前,全國首筆土壤改良碳匯交易在惠安縣完成。泉州瑪塔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瑪塔公司”)分別向惠安兩家企業出讓“酸化土壤施用瑪塔土壤調理劑固碳減排示範項目”(下稱“示範項目”)一期産生的碳匯,共5643噸,收益10萬元。
本次土壤改良碳匯交易項目位於走馬埭現代農業産業園和惠安黃塘溪“山線”鄉村振興示範項目的酸性土壤區域。“這標誌著土壤改良走上了與農業環境保護和碳匯共同發展的全新道路。”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表示。
近年來,惠安以走馬埭現代農業産業園為載體,積極探索將土壤改良與土壤碳匯有機結合,引入瑪塔公司,構建“牡蠣養殖—廢殼利用—土壤改良—碳匯交易”模式,在促進土壤品質改良、提升農作物品質的同時,推動農業減排固碳,拓寬農業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方共贏。
土壤改良創造碳匯價值
在惠安各村,散佈著300個特殊的回收桶,上面寫著“牡蠣殼專用”。這些牡蠣殼通過“鄉鎮集中收集+城區零散收運”的方式一齊被送入瑪塔公司,經過去除雜質、保護性焙燒、分段火化、粉碎等工藝,被製成土壤調理劑。
牡蠣常年佔惠安全縣海水養殖産量90%以上,每年産生廢棄牡蠣殼約9.5萬噸,約佔泉州市三分之一、全省5.3%。廢棄牡蠣殼長期堆積,不僅佔用耕地、海岸線,還影響人居環境。
2018年,針對該問題,惠安引入瑪塔公司,逐步構建形成“牡蠣養殖—廢殼利用—土壤改良—碳匯交易”模式。該企業憑藉核心專利技術,將牡蠣殼廢棄物製成土壤調理劑,施用後能有效調節土壤酸鹼度,使土壤微生物菌群環境改善,保持疏鬆健康,提高固碳能力,從而減少化肥施用量,減少碳排放。據統計,截至2024年6月,全縣共處置牡蠣殼固廢垃圾13.1萬噸,生産土壤調理劑及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劑等新生物材料19.6萬噸。
瑪塔公司進駐後,惠安境內的廢棄牡蠣殼存量就很快被消化完畢,這一創舉吸引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多次到訪考察。“他的到訪,讓我們深受啟發。”瑪塔公司總經理王永明回憶,朱院士從《哥本哈根協定》《京都議定書》聊到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目標,鼓勵他探索挖掘土壤改良中的碳匯價值。
“三年努力,今日落地。”12月9日,交易落地當天,王永明激動地在朋友圈寫下這一句話。在採訪過程中,他反復強調方法學在碳匯交易中的重要性。他的探索第一步,也正始於方法學的起草。
交易達成現場,《牡蠣殼土壤改良産品碳足跡核算指南(T/MTZH002-2024)》和《酸化土壤施用牡蠣殼土壤調理劑固碳減排項目方法學》同時發佈。前者詳細闡述了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牡蠣殼土壤改良産品全週期各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為土壤改良産品碳足跡核算項目開發和實施提供技術保障。後者則基於理論研究和編制組在福建省試驗地的工作實際,提出了科學有效的牡蠣殼土壤調理劑固碳減排核算方法,達成了碳交易中可監測、可報告、可核查的要求,實現固碳減排價值的量化,為其碳匯交易提供技術依據。
目前,瑪塔公司有兩種土壤改良碳匯合作模式。一種是免費贈送土壤改良劑,合作方獲取作物收益,而己方則獲取碳匯收益;另一種方式則是合作方採買土壤改良劑,同時收穫作物收益和碳匯收益。示範項目一期由瑪塔公司與惠安縣農業農村局、泉州市新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實施,合作辦法採用前者。
今年,瑪塔公司提出“土壤改良百千萬工程”的口號,計劃在全國建立500萬個土壤改良産品的免費體驗點,目前已在河北、山東、江蘇、廣東、海南等地設置點位。
碳匯價值反哺土壤改良
12月的走馬埭現代農業示範區內,千畝生菜綠意盎然,鋪展豐收畫卷。
高祥照帶領記者穿行田間,細緻查看示範項目基地中的蔬菜長勢。他欣慰地表示:“從糧食安全、農産品品質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等角度出發,我國都需要進行更大範圍的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碳匯,是基於土壤碳匯的概念,通過上述整套方法學,核算土壤施用牡蠣殼土壤改良産品後所産生的固碳減排價值,並進行碳匯交易,最終産生實際經濟收益。産品固碳減排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緩解土壤酸化,減少氧化亞氮排放;補充土地有機質,減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産量,增加單元面積內土壤固碳量。
當前,土壤酸化問題引發廣泛關注。它會導致肥料利用率降低、病蟲害肆虐、農作物減産等,威脅糧食安全,同時還造成土壤碳排放增加。儘管已投入大量財政資金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用於土壤改良的經費、力量仍遠遠不足。
在銷售土壤改良産品的過程中,王永明發現,推動這一過程的關鍵在“人”。在“小農戶”模式下,農民多通過層層轉包獲得土地,對土地缺乏主人翁意識,且易受農産品的價格波動影響,因而對土壤改良的投入意願不足。
土壤改良碳匯正是扭轉這一狀況的重要抓手。
“土壤改良完成後,每畝地可用於碳匯交易的標的,大約相當於3噸多等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一部分來自土壤有機質提升增加的固碳量;另外一部分來自化肥減量帶來的氧化亞氮減排。”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城市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林劍藝介紹。按此次交易的情況測算,每畝地所需投入的土壤改良資金與其獲得的碳匯收益基本持平。也就是説,通過該模式,農民相當於無需投入額外資金,就能享受土壤改良後增産增效的紅利。
只要農民自覺改良土壤的意願提高了,全社會改良土壤的力量自然就足了。“土壤改良碳匯為土壤改良工作開闢了財政投入以外的新模式,增添了新活力。”高祥照表示。
有別於專業性較強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下稱“CCER市場”),目前,土壤改良碳匯基於碳普惠體系進行交易。該體系是一項創新性自願減排機制,它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碳金融”的方式,旨在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全民減排行動,特點在於創新性、自願性和普惠性,能夠覆蓋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等廣泛的減排主體,但是在減排量衡量標準和方法學的統一、激勵機制的持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還面臨挑戰。
“我們將在更多地方開展試驗,持續優化方法學,使它更科學,更經得起推敲,得到更多認可,在‘雙碳’目標達成的過程中,發出福建聲音。”王永明表示,瑪塔公司將努力推動土壤改良碳匯進入CCER市場,乃至進入新加坡全球碳交易所。
整合多方力量深挖潛力
今年,惠安成功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名單,作為産業園的核心示範區,走馬埭率先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4月,我們委託省農業科學院對核心示範區進行土壤監測,並根據摸底結果,劃定與瑪塔合作開展示範項目的地塊。”惠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翁培元説。
自5月啟動以來,示範項目通過對1812.6畝的酸性土壤區施用271.90噸瑪塔牡蠣殼土壤調理劑,實現土壤pH值從5.11提升至6.05,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37.6個百分點,生菜産量提高20%。經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核算,示範項目在實施種植作物的一個生長週期內,實現碳減排量5643噸,並顯著緩解土壤酸化問題。
為確保項目進展順利,惠安成立工作專班,在糧食安全、綠色農業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積極引導瑪塔公司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福建省水産研究所、集美大學等專家團隊展開闔作;並推動惠安文旅集團、瑪塔公司與惠安縣兩家企業達成土壤改良碳匯交易。
通過政府部門的投入和國有企業的參與,為示範項目出錢、出力、樹口碑之外,惠安縣農業農村局還組織推廣土壤調理劑在小農戶及産業大戶中的應用。“土壤改良是一個好的切入點,讓農業生産主體、企業和社會生態三方實現了共同效益。”翁培元表示,該部門將進一步摸底轄內的酸性土壤,科學且有針對性地施用土壤調理劑,並跟蹤監測不同作物的施用效果,考察産品的實用性。
活動現場,瑪塔公司與泉州市新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新一輪土壤改良推廣合同。據悉,示範項目二期面積預計可達1.5萬畝,將新增固碳減排量4.5萬噸,價值200萬元。此外,還有省農科院資源環境與土壤肥料研究所以及寧化縣、長汀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就一批碳匯交易項目和土壤改良項目與瑪塔公司進行集中簽約。
高祥照表示,惠安縣政府積極推動、整合多方力量,創新以碳匯方式助力土壤改良,無論是對土壤改良事業還是環保事業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他還建議,進一步完善土壤改良碳匯測算方法、碳匯收益分配方式,形成可持續的、多方共贏機制;爭取更廣泛認可,如爭取將土壤改良碳匯納入CCER市場,進入新加坡全球碳交易所等國際平臺;進一步提升土壤調理劑的品質,更好提升作物的品質和附加值。(見習記者 莊釗瀅 通訊員 遊雯星 肖曉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