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建武夷山:“旅”“茶”“數”為鄉村振興賦能
2025-01-03 10:17:40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武夷山市相關案例獲世界旅遊聯盟肯定 “旅”“茶”“數”,為鄉村振興賦能

  不久前,“2024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活動期間發佈了《2024世界旅遊聯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案例》,武夷山市推薦的《五夫鎮:農文旅融合發展賦能鄉村振興》入選。

  世界旅遊聯盟是由中國發起成立的綜合性、非政府、非營利的國際組織,其倡導主辦的“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已經成為國內旅遊業規格、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非政府性國際旅遊論壇之一。這些入選案例充分展示了旅遊業在推動所在地脫貧致富、促進創業就業、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以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的突出貢獻。

  近年來,武夷山市通過強化文旅賦能、做好“三茶”統籌文章、緊跟直播電商潮流等方式,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走出了一條具有武夷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旅:推行聯營發展模式

  武夷佔盡人間美,願乘長風我再來。地跨福建、江西兩省的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唯一一個既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地的國家公園,這裡風景秀麗,令人神往。

  依託豐富的文旅資源,武夷山市創新成立武夷山環國家公園保護髮展帶沿線聯村黨委,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聯營發展模式,以黨建引領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取得了豐碩成果——

  作為世界紅茶發源地的星村鎮高標準完成了燕子窠“三茶”館建設,打造“茶言精舍”等11個研學教學實踐基地,結合製茶技藝體驗、國家公園探秘等主題,推出濱水茶香徑遊步道,提升改造正山堂等30多個茶空間、茶莊園項目,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五夫鎮以農業産業為基礎、朱子文化為靈魂,圍繞農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主線,推進和美鄉村“1+1”建設,以興賢村為示範村,串聯五夫、五一、興賢、翁墩、典村等環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的5個村,全域推進鄉村振興。去年1至11月,到該鎮旅遊、研學的遊客達83萬人次。

  吳屯鄉積極推進農文康旅産業融合發展,依託後源村高山梯田的自然資源稟賦,融合農耕文化和鄉土文化,引進問稻心田康養文旅項目,打造高端民宿自駕遊休憩地和傳統農耕農事體驗基地,目前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稻花魚網紅打卡地。

  茶:做好“三茶”統籌文章

  武夷山市是我國茶葉的重要産地、“萬里茶道”起點,以武夷大紅袍、正山小種等為代表的茶葉品牌名揚天下。

  武夷山市搶抓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三茶”統籌機遇,積極探索“以茶興農”途徑,引導企業創新聯結機制,建立“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以及“合作社+茶農+互聯網”的運作模式,扶持茶葉專業合作社做強做大,讓茶農從“單打獨鬥”變成“抱團取暖”,進一步增強産業競爭力。目前,武夷山市已成立茶葉合作社140家。

  在“三茶”統籌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武夷山市茶産業已成為推動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抓手,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出一片葉子造福一方百姓的時代新篇。2023年,武夷山茶産業稅收2.13億元,茶葉全産業鏈産值135億元,涉茶鄉鎮10個、村113個,涉茶農民專業合作社140家,農民人均收入中的50%來自茶葉,真正實現因茶致富、因茶興業、因茶振興。

  數:緊跟直播電商潮流

  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即發展數字商務振興農業,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推動提升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網絡化、智慧化水準。

  近年來,武夷山市緊跟直播電商2.0時代的潮流,全力打造數字電商産業平臺、直播基地,通過“電商入村”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星村鎮黎前畬族村生産的地瓜粉絲是遠近聞名的網紅土特産。為推動地瓜粉絲産業發展,當地一方面成立黎畬農産品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把關地瓜粉絲品質、優化設計、統一銷售,並於2020年註冊“黎畬”公共品牌商標,帶動全村60余戶村民種植地瓜,種植面積800畝,年産值約300萬元;另一方面,打造精美“鄉愁”農特産伴手禮,通過電商、商超等銷售渠道,洽談當年度的地瓜粉絲訂單量和價格,形成“市場訂單+村民標準化種植+共享廠房標準化生産”的全産業鏈條。

  武夷山市鄉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沈枝丹是抖音網紅達人,鄉愁公司在全網擁有近4000萬粉絲,公司自有茶葉品牌“丹心可鑒”和食品品牌“鄉愁沈丹”全網累計銷售額超3億元。該公司在當地大量收購茶葉、紅糖、桂花等農副産品,累計創造就業崗位100多個,累計納稅超過1000萬元。

  此外,鄉愁公司還先後邀請“彭南科”“山村小傑”等國內知名網紅達人來到武夷山,並與他們合作開展助農直播帶貨,僅3場直播的交易額就達2400萬元以上,有效帶動當地農民群眾增收,為鄉村振興助力。(楊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