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解碼福建特色現代農業振興力
2025-01-08 15:58:2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解碼福建特色現代農業振興力

武夷山燕子窠生態茶園 林熙 攝

  福建農業有一種“反差萌”。

  一方面,“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積不足全國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資源所限決定了福建很難成為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省”。

  另一方面,在全國現代農業版圖中,“福”字號農産品擁有自己的“姓名”,雜交水稻種子、茶葉、食用菌、水産等拳頭産品“國民度”響噹噹。全省已打造10個産值超千億元的大産業,22個百億元農業産業強縣、142個超十億元産業強鎮、305個超億元村,現代化“農業強省”呼之欲出。

  這源自福建一以貫之的定力與主張:立足資源稟賦,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全力建設特色現代農業。今天,我們從不同維度探尋福建鄉村産業興旺背後的力量之源。

  聚合力:建圈強鏈培育産業集群

  水稻和油菜,兩大糧油作物,能夠擦出怎樣的火花?

  走進閩北浦城縣,冬閒田不“閒”,油菜長勢正好。就在兩個多月前,這裡還是稻浪滾滾的景象。原來,當地正探索“稻—再—油”模式,在同一個地塊春種“一種兩收”的再生稻,冬季移栽短生育週期油菜,實現糧油雙豐收。

  在浦城,水稻和油菜可謂農業“雙子星”。所謂“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説的便是其作為“福建糧倉”的重要性。同時,當地油菜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居全省前列。如何進一步把兩大農業主導産業做強做大?去年獲立項的浦城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是重要載體。

  “該産業園聚焦水稻和油菜兩大産業,總面積1827平方公里,涉及7個鄉鎮153個行政村,21.46萬農業人口。”浦城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説,當地將投資21.44億元,重點實施“種業研發能力提升、高標準生産示範基地建設、産業鏈提升及延鏈、産業經營主體強化、産業公共服務保障”等5大工程25個項目建設,推動水稻與油菜産業高品質發展。

  浦城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是福建實施特色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3212”工程的最新成果之一。

  山海相容的生態環境,孕育出了福建農業的多樣性與獨特性。平和的蜜柚、晉江的胡蘿蔔、柘榮的太子參、武夷山的岩茶……這些“小而美”的“土特産”,便是福建農業之“特”的具象化。“小而美”何以成其大,“土特産”如何做成“大文章”?福建的方案是:聚!

  “我們通過實施‘3212’工程,推動鄉村特色産業向適宜區集中、向産業園區集中,引導人才、資金、政策、科技等要素集聚,促進優勢産業全産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説,全省已累計建成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産業園31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20個、農業産業強鎮91個,全省“一村一品”專業村2520個。

  從“一村一品”微型經濟圈,到農業産業強鎮小型經濟圈、現代農業産業園中型經濟圈,再到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大型經濟圈,一個個“土特産”在建圈強鏈中強勢突圍。

  為了實現“吃雞自由”,福建不可謂不努力。如果你鍾愛快餐,一定可以在肯德基、麥當勞與福建出産的白羽肉雞不期而遇;如果你偏愛獨特風味,河田雞、象洞雞、德化黑雞等福建地方特色肉雞品種,也能滿足所需。如今,福建持續聞“雞”起舞,去年,福建肉雞産業集群獲批建設。該産業集群覆蓋全省10個縣(區),力爭到2027年,集群建設區內肉雞全産業鏈總産值突破770億元。

  閩臺農業也在融合發展中,聚合各自優勢,迸發出新活力。

  2006年開始,福建在大陸率先創建設立台灣農民創業園,相繼創建了漳浦、漳平、仙遊、清流、福清、惠安6個臺創園。多年來,園區堅持“集聚發展、優化産業、典型示範”,逐漸形成了“一園一特色、一區一産業”的發展格局。在農業農村部和國臺辦聯合開展的臺創園第三方評價中,福建6個臺創園建設水準保持領先。去年,國家又新批設南靖、同安、平潭、邵武、霞浦、永春、上杭、東山等8個臺創園。目前,福建臺創園數量達14個,實現全省九市一區全覆蓋,在大陸佔比超三分之一。

  品牌力:攥指成拳打造“福農優品”

  閩侯橄欖、華安坪山柚、德化梨、沙縣板鴨、度尾文旦柚、順昌蘆柑、永福高山茶……舌尖上的“福建”,永不打烊。如今,這些地道的福建農産品,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福農優品”。

  “福建農産品特色鮮明,但許多産品面臨著‘有品無牌’或品牌‘多而散、小而弱’局面,在本地具有一定規模和市場影響力,但在全國市場缺乏影響力,市場佔有率有待提高。”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説,一個叫得響的品牌,對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大有裨益,但培育農業品牌,週期長、投入大,光靠單打獨鬥,難免力有不逮,需要系統謀劃、區域協同,攥指成拳、形成合力。

  省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福農優品”應運而生。

  2022年以來,福建提出培育“福農優品”品牌,引領市縣鄉區域品牌、企業品牌融合發展,以提升福建農産品的整體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得益於此,那些曾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特色農産品有了更多曝光機會。截至目前,“福農優品”已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中石油加油站、永輝超市等開設銷售專區270多個,銷售額突破30億元。

  為規範“福農優品”品牌標識使用管理,省農業農村廳日前制定了《福建省“福農優品”品牌標識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準入門檻與退出機制,推動省級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走向規範化。

  根據該管理辦法,“福農優品”指的是福建省轄區範圍內生産的綠色、優質、特色農産品的統稱,包括但不限于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名特優新農産品。

  “‘福農優品’品牌標識使用管理堅持‘公開公正公平、自願申報、部門推薦、專家評審、規範授權、無償使用、動態調整’原則,同時建立以市場評價、品質評價、效益評價和發展評價為主要評價內容的品牌標識使用評價指標體系。”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説,目前,全省93個區域公用品牌、208家企業的397個産品已獲批“福農優品”品牌標識使用權。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培育‘福農優品’品牌,繼續組織開展農業品牌精品培育申報和福建省著名農業品牌評選,加強‘福農優品’品牌標識申報及管理,組織參加大型農業展會,構建媒體宣傳矩陣,疊加宣傳效應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福農優品’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佔有率。”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説。

  新質力:科技創新涌動澎湃動能

  雜交水稻恢復係“福恢631”,以1000萬元的轉讓價格,刷新了全省水稻單項成果轉化金額紀錄;普通玉米新品種“黃金棒696”成功進軍黃淮海全國最大的夏玉米産區,填補了福建普通玉米品種成果轉化空白;油柰品種“晚黃金”植物新品種權,以300萬元價格實現成果轉化,創造了全省果樹類植物新品種權單筆轉讓金額最高紀錄……

  過去的一年,福建品種不斷刷新紀錄。這背後,是福建特色現代農業不斷向新圖強。

  “2024年,我們圍繞農業關鍵技術、核心種源、現代農機裝備等領域,啟動實施23項年度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説。

  科技創“芯”,福建有“種”。

  白羽肉雞新品種“聖澤901”突破國外種源壟斷,國內市場佔有率超20%,2024年5月成功出口坦桑尼亞;花椰菜種子供應量佔全國70%以上;育成國內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水果玉米品種,水果玉米供種量佔全國市場65%以上……

  去年10月,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産品交易會在福州舉辦。作為東道主,福建全景式呈現種業創新成果,多維度展現“福建芯”的“含金量”。據悉,福建持續實施第四輪種業創新與産業化工程成果豐碩,2024年共育成40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水稻、玉米、果樹、蔬菜和食用菌等農業優新品種,其中7個水稻新品種米質達部頒一級優質食用米標準,杏鮑菇新品種“農嘉杏1號”逐步替代進口品種。

  種業創新彰顯農業“芯”動力,設施裝備升級匯聚農業硬核實力。

  “養雞人最怕什麼?不是投料喂水,而是在茫茫雞群中搜尋病死雞。”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漁溪養殖場場長李國彬説,一棟雞舍5萬隻蛋雞,每天死雞可能就四五隻,但如果不及時清理,極易發生疫病,危及整個雞群健康。人工大海撈針式作業,極大考驗身心,難免出現漏網之魚。養殖機器人“木雞郎”上崗後,問題迎刃而解。它有一雙“火眼金睛”,可在雞舍中全自動運行,讓病雞、死雞、弱雞無處遁形。一台“木雞郎”可管理巡檢蛋雞20萬隻,死雞識別準確率高達99%,對弱雞及絕産雞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0%。

  “我們以畜禽、茶葉、蔬菜、食用菌等優勢特色産業為重點,大力推廣應用農業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裝備,打造了一批智慧牧場、智慧茶園、智慧大棚、智慧菇房,加快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説,有了“機械手”“電子眼”“數字腦”全副武裝,福建農業盡顯“科技范”。

  科技賦能,裝備升級,福建農業發展動能澎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