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岩打造鄉村文化會客廳品牌,為鄉村全面振興鑄魂凝神——看文化會客廳在紅土地上昂揚“生長”
156萬群眾慕名而來,500萬人“圍觀”直播,旅遊總收入16.7億元……去年10月,在龍岩連城縣蓮峰鎮鄉村文化會客廳,“非遺奇妙夜 魅力四角井”活動爆發出的“大流量”令人驚嘆。
去年5月,龍岩市印發《龍岩市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實施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工程。建設至今,鄉村文化會客廳已成為龍岩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從“建起來”到“用起來”
“這是有300多年曆史的‘竹苞松茂’,原來是方氏祖屋,每一個帽村人都知道。”武平縣永平鎮鄉村文化會客廳項目專班工作人員介紹説,2024年,帽村修繕老屋“竹苞松茂”,將其打造成鄉村文化會客廳。
走進每一個鄉村文化會客廳,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歷史感和熟悉感。
龍岩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盤活舊資源出發,龍岩市確定了“1+N”的鄉村文化會客廳佈局。“1”,即鄉村文化會客廳主體。“N”,即分佈在鄉村各處的文化公園、文化景觀、鄉村舞臺等文化設施。“1”和“N”皆儘量利用村裏已有的建築設施,將村裏的文化資源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打造“有形”文化展示平臺。同時,注重文脈的挖掘和傳承,根據每個村的文化資源稟賦,挖掘整理鄉村文化特色,讓鄉村文化從“鄉土記憶”躍升為“文化符號”,煥發出時代光彩,以“無形”思想文化提升鄉村文化陣地內涵。
建好了載體,如何讓鄉村文化會客廳成為村民茶余飯後就想去的地方?“活動多了,人自然就來了。”龍岩市委宣傳部文藝科科長羅先秀説。
為了讓鄉村文化會客廳“鬧”起來,各鄉鎮想方設法“搞”活動。元宵花燈巡遊、傳統舞獅表演、山歌戲……文藝聯歡在閩西鄉間盛大開演;公益活動、職業技能培訓……實用性服務在百姓門前傾情奉上。據了解,2025年春節期間,還計劃在鄉村文化會客廳中實施百項重點文化惠民活動。
鄉村文化會客廳的建設,把蘊藏在閩西大地的文化資源進一步挖掘出來,把根植在農民心中的文化自覺進一步激發出來,讓人們在更富活力、更有生命力的文化傳承發展中“有感”“有味”“有樂”“有得”。
從“看起來”到“做起來”
走進每一個鄉村文化會客廳,都可見一塊醒目的牌子——“文明有象”。何謂文明有象?這要追溯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紀曉嵐任福建督學時期。他到汀州府、龍岩州督學,在連城留下了一匾“文明有象”,肯定閩西興學育才、倡導忠義、趨向正道等優秀傳統。200多年後的今天,“文明有象”的內涵被融入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
在龍岩市漳平市香寮村,鄉村文化會客廳就成為培育文明鄉風的重要力量。“今天我用積分換了牙膏、洗衣液、紙巾,這是我第三次來文化會客廳兌換生活用品。”香寮村村民李大叔開心地説。原來,該村每年籌集2萬元,在鄉村文化會客廳試點設立“功德銀行”,量化村民積德行善行為,每月收集、核實全村發生的好人好事,年終張榜褒揚,用“看得見、夠得著”的好人好事引導村民。
此外,龍岩市還把鄉村文化會客廳資源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資源整合起來,組織志願宣講團、農民宣講員等,在文體活動、公益電影放映、村民會議中,廣泛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現在,鄉村文化工作志願者已遍佈全市各縣,群眾文化活動有了組織者、帶頭人。
走在龍岩的各個鄉村,都能發現鄉風文明的閃光點,都能看見鄉村文化會客廳帶來的新變化。
從“樂起來”到“富起來”
去年9月,龍岩舉辦了第二屆客家“非遺奇妙夜”活動。在連城四角井鄉村文化會客廳,遊客目睹姑田大龍的風采,因璧洲花燈而驚艷,被潮汕英歌舞所震撼。
置身鄉村振興大場景中,鄉村文化會客廳既為村民提供文化服務,同時熱情迎接八方來客。一些鄉村把業態培育融入文化會客廳建設,服務鄉村文旅經濟發展。
武平縣中山鎮陽民村立足自身特色,以“竹”為媒、以“文”為魂,打造了一座集休閒、旅遊、研學、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文化會客廳。據了解,該村引進社會資本,先後投入400余萬元,把村裏廢棄的養豬場和養兔場打造成鄉村文化會客廳,並依託龍岩一家文化公司進行管理。截止2024年底,陽民村實現竹産品産值260余萬元,由村集體和村民入股的“龍河竹漂”項目已創收近50萬元。
連城縣宣和鎮培田村將廢棄糧倉改造成培田美術館,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此開展自然教育、研學,孵化出了諸如“一米山禾”“自在培田”“溪山窯”等傳承客家文化的文創品牌,帶動了鄉村振興。
長汀縣濯田鎮水口村文化會客廳在古村古建保護利用上發力,完成保護性修繕坪嶺客家古民居群建築35處、新建渡口老街業態房屋15棟,以文旅深度融合優化紅色旅遊産業……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龍岩以鄉村文化會客廳為抓手,找準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力點,為推動鄉村振興鑄魂凝神。”龍岩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在堅持文化定位、發揮文化功能上下功夫,不斷完善建、管、用、育一體的工作機制,讓鄉村文化會客廳成為農村地區的文化符號、城鄉群眾的精神家園。(徐士媛 廖倩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