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福建召開新聞發佈會透露,福建政和大溪盆地古生物化石調查研究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又發現了重要鳥類化石,命名為“政和八閩鳥”,時代距今約1.50億年。“政和八閩鳥”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鳥類化石之一,將改寫鳥類起源的認知。《自然》期刊(Nature)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
“政和八閩鳥”標本
自2021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團隊和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科研人員合作組建野外團隊,在福建省內開展古生物和地層考察工作。2023年11月,該團隊在政和動物群中發現了一件不完整的爬行動物化石。經過一年的室內修復和研究分析,該團隊確定這一化石屬於鳥類,並命名為“政和八閩鳥”。
據介紹,“政和八閩鳥”化石雖然不完整,但是它保存了很多重要信息。例如具有分離的肩胛骨和烏喙骨,腰帶骨骼顯現出很多進步的特徵。其中最重要、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政和八閩鳥”具有癒合的尾綜骨,這是構成現代鳥類體型的基石。
“政和八閩鳥”的發現首次揭示了現代鳥類的體型在侏羅紀就已經出現,並將這一特徵出現的時間提早了2000萬年,是目前最確切的、且唯一的侏羅紀鳥類。
“政和八閩鳥”模型
針對下一步古生物化石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福建將穩步推進全省古生物化石資源摸底調查,2025年起繼續部署開展福建早-中侏羅世盆地、閩東地區晚中生代盆地、閩西南地區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盆地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以及全省重點地區新生代盆地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等工作,儘快查明全省古生物化石資源分佈概況,摸清資源家底。同時,繼續支持做好古生物化石科學發掘、研究與産地保護,根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規定,繼續做好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發掘申請報批,支持政和大溪、霞浦鹽田、漳浦和坑等地開展進一步的科學發掘與研究。(文/圖 吳雯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