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泰:從“看天育秧”到“車間造苗”
脆嫩的秧苗被整齊鋪放在地上,一片盈盈綠意。
鋪底土、澆水、播種、蓋土……春耕時節,筆者走進位於陳巷鎮的華錦家庭農場,只見一排排整齊的秧盤正在自動化生産線上不停地運轉著。
秧盤經過一系列工序後,被迅速運送至溫室大棚內靜待發芽。而在大棚的另一側,最早育出的秧苗已經冒頭,脆嫩的秧苗被整齊鋪放在地上,一片盈盈綠意。
均勻整齊,這是秧盤給人的第一印象。華錦家庭農場負責人戴錦珠蹲下身,仔細觀察著新綠的嫩苗,“這些秧苗育了有4天了,目前長勢很好”。
傳統的育秧方式,人工成本向來佔大頭,戴錦珠算了一筆賬:以往,100畝地所需的秧苗,要7名工人耗時近4天才可育秧完成。如今,育秧進“廠”後,同樣7名工人僅需4個小時即可完成,育秧人工成本降低,效率也得到極大提升。
“工廠核心的育秧機還能精準控制播種的密度及土壤濕度,使出苗率達到85%以上,秧苗健壯齊整,為後續插秧機插秧打下堅實基礎。”戴錦珠説。
這些年,從“看天育秧”到“車間造苗”,戴錦珠育好苗的底氣越來越足。在向科技要生産力的同時,她也執著于向“新”求“質”,不斷引入新技術、新品種,持續為育秧效率與品質的提升加碼。
“今年,我們改變了沿用多年的田園土育苗,試驗‘育秧基質+有機肥+田園土’混合配方。”戴錦珠説,這種配方經生物發酵後富含有機質和微生物,透氣保水性更出色,可為秧苗生長提供更優越的環境。
良種是穩産增收的核心,優質高産抗病新品種種植出的農産品口感更好、營養更高,既賣得好又能幫農民增收。今年,在長泰區農業農村局的推薦下,該農場還試種了“佳禾165”“滬優明佔”等抗病、抗倒、耐熱的優質稻種,這些新品種理想狀態下預計畝産濕谷可達600公斤以上。
“好種出好秧,好秧長好糧。”戴錦珠對此深有體會,“每年我們都會更新、試種新品種,讓好種出好糧,給土地注入新活力”。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據戴錦珠介紹,截至目前,華錦家庭農場已承接周邊散戶100多畝的育秧訂單,並配套插秧機、撒肥機等設備,形成“代育秧+代插秧”的全鏈條服務。
華錦家庭農場的育秧工作只是長泰區春耕備耕的一個生動縮影。當前,在龍津大地上,春耕生産的號角已經吹響,不僅育秧工作從“田”進“廠”,為春耕生産按下了“加速鍵”,農技人員也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精準、專業的技術支持和貼心服務,及時解決農戶在春耕生産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全力確保春耕生産順利進行,為全年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陳瑞斌表示,下一步,長泰區將堅持穩面積、增單産,把春耕春播作為重中之重,持續推廣新品種、強化服務指導和農資農機保障,通過挖掘種糧潛能,開展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推動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良策等“六良”融合,形成“多技術集成、大面積普及”的均衡增産格局,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同時,長泰也將持續做好新品種推廣,讓更多好種子紮根田間,真正實現“藏糧于技、惠農於民”。(陳玉師 鄭曉梅 葉麗娜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