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智造”新材料走向全球産業競爭前沿 我市多家新材料企業獲資本青睞,激發自主創新更強勁動力
開春以來,我市多家新材料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這些企業憑藉硬核實力,在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細分領域闖出一條自主創新路。
新材料企業獲資本青睞,也從側面反映我市新材料産業的創新活力。近年來,我市將新材料産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納入“4+4+6”現代化産業體系中重點培育,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單壁碳納米管性能比肩國際巨頭
“我們生産的高品質單壁碳納米管,性能可媲美國際巨頭。”3月初,專注于研發和生産單壁碳納米管的廈企華碳科技,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廈門國興投資等。公司董事長胡丹丹介紹説,華碳科技單壁碳納米管一期項目正在建設,建成後將年産20噸單壁碳納米管粉體,産值數億元。
“別看它黑黢黢的,其貌不揚,可是大有用途。”在華碳科技展臺,公司自研的高品質單壁碳納米管粉體,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胡丹丹説,作為新一代導電材料,單壁碳納米管集高強度、柔韌性好、導電導熱性優異等諸多優點于一身,大到新能源汽車,小到智慧服裝,都有它的身影。其中,動力電池是單壁碳納米管重要的下游應用領域——作為新型導電劑,單壁碳納米管能夠增加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電池循環壽命。在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單壁碳納米管供不應求。
儘管單壁碳納米管用處大,但其技術壁壘高,很長一段時間,相關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2017年,有過多年新材料市場經驗的胡丹丹,聯合廈門大學陳秉輝教授領銜的技術團隊,以“企業家+科學家”協同創新的模式,開啟自主研發之路。這一投入,就是七年,直到2024年,華碳科技成功實現高品質單壁碳納米管量産,單壁含量達93%以上。
胡丹丹表示,華碳科技接下來將進一步優化設備、工藝,推動産能上量爬坡。作為國興二期基金的基石投資人,國貿華瑞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通過資本賦能與産業鏈協同,助力華碳加速建設國內領先的單壁碳納米管生産基地,推動“廈門智造”走向全球産業競爭前沿,為我市打造新材料産業高地注入強勁動能。
摘取碳材料“皇冠上的明珠”
2月底,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中欣新碳宣佈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廈門高新投。儘管成立還不到3年,但中欣新碳在摘取碳材料行業“皇冠上的明珠”的征途中已取得諸多突破,實現了中間相瀝青50噸/年規模化穩定製備,以及中間相瀝青基碳材料的小規模製備。
中間相瀝青是一種什麼材料?中欣新碳創始人李四中解釋,中間相瀝青是一種液晶態瀝青,加熱後可形成高度有序的碳材料,具備優異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拉伸強度。“用它做出來的碳纖維,模量可以超過800GPa(吉帕),是鋼鐵的好幾倍,重量卻輕得多。這種材料在航空航天、尖端裝備等高端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他説。
由於中間相瀝青製備難度大,目前全球僅有三家企業能夠實現量産。面對一系列技術難題,中欣新碳發揮創始團隊在碳材料行業二十年的技術積累,從分子設計角度入手,經過反復試驗,最終成功突破技術瓶頸,實現穩定的規模化量産。
“有了這筆融資,我們的步子可以邁得更快了。”李四中表示,中欣新碳接下來將推進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的規模化生産。這種碳纖維直徑僅10微米到15微米,比頭髮絲的一半還要細,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助力我國高端材料産業的自主化發展。
資本助力高端材料規模化量産
專注光通信核心材料研發與應用的森一量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近期連續完成了天使輪及Pre-A輪融資。天使輪由藍圖創投獨家投資,Pre-A輪則由兩家行業龍頭上市公司的産業資本聯合投資。森一量子成立於2022年8月,是國內少數能夠規模化量産磁光功能晶體、特種陶瓷等高端材料的高科技企業。
據介紹,森一量子的核心産品法拉第旋光片(FRG),是光通信領域中光隔離器和環形器的關鍵部件。隨著AI大模型的爆髮式增長,光通信産業的需求將推動國産法拉第旋光片市場的擴展。森一量子接下來將積極提升産品良品率,並進一步佈局鐳射雷達、工業鐳射、新能源以及高端醫療等領域。
此外,位於翔安的鉅瓷科技于近期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創投。鉅瓷科技專注于高品級氮化鋁粉體及陶瓷製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2024年氮化鋁粉體産能達600噸,産能及銷售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此前,鉅瓷科技曾獲得比亞迪、廈門火炬集團、廈門高新投等多家機構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新材料創業企業成長過程中有本土國有投資機構的助力。作為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資本力量,我市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圍繞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積極佈局,並強化投後賦能,做陪伴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耐心資本”。(記者 林露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