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建省首個食用菌航天育種新品種通過鑒定
2025-03-20 10:11:34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我省首個食用菌航天育種新品種通過鑒定

  日前,銀耳新品種“HT108”全票通過由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組織的專家鑒定,成為我省首個食用菌航天育種新品種。該品種在古田縣完成全部試驗流程,標誌著我省食用菌航天育種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HT108”以“古田銀耳Tr21”為出發菌株,于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經歷為期15天的空間誘變後返回地面。經過近2年的系統選育和栽培試驗,新菌株展現出穩定遺傳特性。

  據省農業農村廳食用菌技術推廣總站專家現場評測,該品種具有三大顯著優勢:一是商品性狀突出,鮮耳呈金黃色,朵型圓整緊實,耳片厚達1.2~1.5毫米,邊緣內卷呈菊花狀,彈性系數達0.85;二是營養品質優異,總黃酮、總多酚、粗多糖含量分別較對照品種提高60.0%、55.6%、13.7%;三是生産性能穩定,工廠化袋栽週期42~46天,單袋産量達450~500克,較傳統品種增産12%以上。

  作為“中國食用菌之都”,去年古田縣食用菌全産業鏈産值達280億元,其中銀耳産量佔全球85%以上。此次航天育種成果將推動産業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級,助力打造“古田銀耳”百億産業集群。目前,該縣已建成全國首個食用菌航天育種實驗室,計劃3年內再培育3~5個太空菌種。(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李國鑌 魏紹化 盧榕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