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體育+”賦能,讓山城産業“跑”出新活力
雲靈山湖
雲靈山漂流(圖片均由採訪對象提供)
日前,在位於邵武市沿山鎮的邵武市利葉竹木制品廠生産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趕制第一季度的訂單。竹産業是邵武的支柱産業之一,並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竹産業鏈。該企業充分利用邵武豐富的竹林資源和竹加工産業基礎,生産製造特色竹制體育用品——高爾夫竹球釘。
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擁有全國領先的專業生産線,年可生産高爾夫竹球釘達8000萬支左右。令很多人不可思議的是,就是這家位於閩北深山裏的加工廠,生産的高爾夫球釘佔到全球絕大部分的竹制球釘市場份額。
不只是體育用品製造,近年來,閩北山城邵武市結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蹚出一條山區體育産業發展特色之路,並不斷釋放出體育消費的強勁潛能。數據顯示,當前,邵武共有289家體育相關企業,涵蓋體育用品生産、體育服飾生産、體育工程項目開發和體育健身服務等。其中,邵武規模以上體育相關企業9家,相關從業人員3萬餘人。
打開“以賽促産”新局面
邵武擁有“國家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全國體育先進市”等金字招牌。這裡還有聞名的邵武市少體校,為國家輸送了吳美錦、何濟霆等世界冠軍,全民體育氛圍濃厚。此外,邵武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發展戶外賽事稟賦優越。
“史料記載,太極宗師張三丰的祖籍地就在邵武和平古鎮。我們借張三丰祖籍地這個IP,在和平古鎮舉辦了‘張三丰故里·邵武古道越野賽’(以下稱‘張三丰越野賽’)。”邵武市和平鎮黨委書記熊立告訴記者,張三丰越野賽是當前邵武規模最大、最具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10屆。
“2024年底舉辦的第十屆張三丰越野賽,參賽規模達到歷史最高,有1300余人報名參加。不僅有國內越野高手,還有愛爾蘭、印度尼西亞、巴勒斯坦等選手參賽。同時,吸引了近千萬人次線上觀看賽事圖文、視頻直播。”邵武市文體旅局體育股負責人高鳳英介紹,僅這次賽事就帶動了邵武超千萬元的文旅消費,涵蓋酒店、餐飲和比賽現場體育裝備展銷等。
近年來,邵武市立足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以獨特文化為依託,打造全國自行車爬坡賽、雲靈山戶外運動挑戰賽和全國郊野釣魚大賽等多項戶外品牌賽事。
“前不久,我們引進了總投資5000萬元的梵燊體育綜合體項目。”高鳳英介紹,項目由福建省梵燊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據悉,該公司主要開展體育培訓,設有籃球、游泳等相關課程,綜合體則是集多種體育健身功能于一體的全民健身中心,配套游泳池、籃球場、健身房等設施,建成後,除了開展各類體育培訓,還將承接相關賽事活動。
“2022年,邵武投資4.2億元,建設了由體育場、室內游泳館、室內體育館和太極廣場等建築組成的邵武體育中心;前不久,位於邵武市水北街道的樵川公園多功能運動場也正式落成,進一步豐富了邵武的全民體育設施。”邵武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張奇兵説,接下來,邵武將依託豐富的體育設施資源,舉辦更多體育賽事,進一步帶動當地文旅産業發展。
探索體旅融合新路徑
入春時節,邵武市大埠崗鎮櫻花小鎮的櫻花盛放,前來打卡賞花的遊客絡繹不絕。乘坐小火車在粉紅海洋裏穿行,令人心曠神怡。
邵武有“全國舉重之鄉”之稱,全省首家體能訓練基地就坐落于大埠崗鎮。該基地于去年底正式揭牌成立,由大埠崗鎮與福建省舉重協會共建。
“我們充分依託大埠崗鎮的小隱竹源景區、櫻花小鎮景區以及相關傳統村落資源,打造用於舉重轉訓、賽前集訓、賽後康養及專業體能訓練的體能訓練基地。”邵武市大埠崗鎮黨委書記孫武健介紹,項目一期已經建成用於體能訓練配套的10公里長步道;項目二期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計劃將原大埠崗中學的教學樓、宿舍和操場等老舊閒置設施進行改造,建成集室內體育場館、跑道、餐飲和酒店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體育綜合體。
在邵武,不少景區立足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引入體育新業態,不斷釋放體旅融合的“乘數效應”。
位於邵武市水北鎮龍鬥村的雲靈山景區,森林覆蓋率達2.8萬畝,擁有優越的生態環境。“目前,景區已建成大峽谷漂流、攀岩、高空滑索、登山步道、自行車越野賽道、郊野垂釣和戶外露營基地等旅遊項目。”福建雲靈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監事長林玉令説,景區還擁有全省首個綜合性山地體育公園——巴坑智慧體育公園,佔地將近3萬平方米,配有多功能運動場、綜合體育館以及智慧健身步道等體育設施。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體育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促進景城和體育産業聯動,將邵武打造為山水戶外運動體育旅遊目的地。”張奇兵説。(記者 許可欣 通訊員 王曉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