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建民企:技術出新 馭風“出海”
2025-03-31 10:02:42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作為海上風電全鏈條服務商的正力海工,搶下國內民企承建國際風場建設項目“第一單”——技術出新 馭風“出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a4a26dc3-ee5d-43ad-b8c9-c666d09adaad

“順一1600”在廣東湛江外羅風場施工。(資料圖片)

  春風習習,嵐島海灘遊人如織。在平潭綜合實驗區金井片區智慧産業大廈30層,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總部格外忙碌。

  “大家碰頭開個‘出海’專題會。”董事長陳瑞喜風塵僕僕出差回來,立即召集公司國際市場部開會。

  不到10分鐘,國際市場部的三位副總裁全部到位。

  “人員簽證審批週期長、歐美技術標準本地化適配難、船舶操作團隊跨國調度難,這是目前公司海外項目執行中面臨的三大痛點。”正力海工副總裁高玲開門見山提出棘手問題。

  “東南亞跑了一圈,無論是越南、菲律賓、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國際資質互認都是個難題。”國際市場部副總裁高禮山深有同感。

  陳瑞喜問道:“韓國分公司成立後,項目進展如何?”

  “我們的海工船隊已經到位,但遇到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相關手續在抓緊辦理,包括配置人員、辦理簽證,項目施工的海況複雜,需要進一步摸查,技術攻關是關鍵。”副總裁張世軍説。

  “國際資質互認要重視,以後做國際業務都無法避開它。”陳瑞喜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不時插話詢問細節,很快作出決策。

  家在平潭,公司總部在平潭,但一年365天,陳瑞喜待在這裡的日子屈指可數。今年春節,當人們還沉浸在團聚的喜悅之中時,陳瑞喜就馬不停蹄地到各地出差。目標很明確——緊盯海上風電項目,搶“出海”、拼訂單。

  我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風電裝備製造基地,2024年風電機組出口同比增長41.7%,再創歷史新高。2025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預計突破19~25GW,全産業鏈投資規模或達800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歐美加速佈局,亞太、拉美及東南亞地區等新興市場正在崛起。

  看準中國風電産業全球化趨勢,作為海上新能源施工服務領域的標杆民營企業,正力海工2024年成立了國際市場部,積極開拓市場。

  去年底,正力海工殺出重圍,一舉中標韓國靈光郡風場項目,這是國內民企首次承建國際風場建設項目,邁出“出海”重大一步。2025年,更是正力海工“出海”的關鍵年。

  “老船長常説‘討海人吃風’,雖然我們遇到各種困難,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是國際化道路的決心和策略是不會變的。”陳瑞喜説,“我們的海工船隊已經全部到位,爭取儘快開工。”

  弄潮兒向濤頭立。“出海”不僅需要迎風而上的勇氣,更需要馭風而行的本領。

  2016年開始,正力海工從傳統海工轉向開拓風電産業這片藍海。2019年,響應家鄉“嵐商回歸”的號召,陳瑞喜主動將公司總部遷回平潭綜合實驗區。作為實驗區首批重點産業企業,“如魚得水”的正力海工在研發多功能海洋工程船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正力2200”起重船,曾經的中國南方第一高吊,2016年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刷新過我國海上橋段吊裝紀錄。2018年,它還參與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的跨海大橋——平潭公鐵兩用大橋建設。

  公司和上海船舶設計院共同研發的“順一1600”深潛坐底船,在廣東湛江外羅風場完成中國南海首根大直徑單樁沉樁施工,創造了國內最快的風場建設速度。

  去年8月,正力海工完成全球單體容量最大漂浮式風電平臺“明陽天成號”的拖航任務,刷新了國內海上拖航工程領域超大、超高、超寬“三超”難度紀錄。

  在向海“爭”風的進程中,正力海工經歷過酸楚,遭遇海上風電單樁安裝超大直徑鍛件製造被國外“卡脖子”;也有過欣喜,與中信重工共同研發7.58米直徑替打環,打破了歐洲對同類海裝産品的壟斷。

  “科技創新是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公司參與國際競爭的立身之本。”在公司展廳一座紅白相間的船模前,陳瑞喜自豪地説,正力海工今年還有一件大事——完全國産的自航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正力3500”近期將在江蘇南通下水,預計年內交付使用,將為中國新能源産能輸出、行業可持續發展再添利器。

  “緊跟全球海上風機大型化、深水化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深遠海風電領域助力大直徑風電安裝的發展,我們搶先手、衝在前。”“正力3500”建造小組組長陳瑞平説。

  以往海上風電安裝,打樁和吊裝由兩艘不同的船完成,還需要拖船等輔助船將平臺拖至作業水域。陳瑞平介紹:“‘正力3500’不僅引領行業實現了打吊一體,而且還能自航自升,將‘大力水手’和‘深海巨人’合二為一。”

  據悉,“正力3500”4個樁腿長達136米,可自由升降,適用於70米水深的深遠海作業。1號主鉤3500噸,是目前全球最大吊重能力風電安裝船,能安裝目前所有的風電機型。而且甲板面積大、載荷強,可直接開至碼頭裝載數套風機,自航至風場進行安裝作業。全船採用電力推進,應用新型電控技術,實現減碳排放、綠色化。

  “正力3500”投資高達11.6億元,砸重金需要勇氣,拼技術則是信心。“攜手上海振華重工,以技術創新和國産化突破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正力海工立志推動行業向深遠海、智慧化方向發展。”陳瑞喜説。

  在同類型風電平臺的世界級競技場上,“正力3500”引起了全球關注。雖然還未下水,但正力海工已與丹麥知名能源企業沃旭能源(Ørsted)集團,就“正力3500”交付使用後計劃租賃施工展開深度對接與合作。

  在陳瑞喜看來,公司能夠鉚足勁頭專心實業,在技術上“出新”、在市場上“出海”,離不開政府的鼎力支持。“從場地補助到稅收優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信心滿滿。”2月,省發改委與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聯合發佈了2025年第一批民營經濟發展優秀案例,正力海工榜上有名。

  翻開密密麻麻的行程表,陳瑞喜又將踏上新一輪歐美之旅。“平潭人説,‘扛石靠力氣,做事靠志氣’。我們閩商永不服輸,會一直向前跑!”(記者 方金春 張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