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寧德福安:“新模式+新設備”助農增産增收
2025-03-31 10:17:03來源:閩東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福安:“新模式+新設備”助農增産增收

寧德福安:“新模式+新設備”助農增産增收_fororder_00b932e7-b46b-4d8b-96f3-c052d8e83920

福安市元菜家庭農場工作人員正在采收蔬菜

  走進位於福安市溪柄鎮田崗村的福安市元菜家庭農場,映入眼簾的是綠油油的小白菜,長勢喜人。農場負責人還充分利用土地,在菜地裏套種了絲瓜和苦瓜,增加蔬菜産量。

  該農場負責人黃曜松介紹,這種套種模式是今年農場嘗試的一種新種植模式,能讓蔬菜的收穫期更加緊湊。小白菜一個月即可收穫,緊接著苦瓜和絲瓜也可以開始採摘,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提高了農作物産量和經濟效益。

  “去年種植的蔬菜品種只有七八種,今年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五六種,特別是瓜類蔬菜,如苦瓜和絲瓜的種植面積大幅增加。”黃曜松説,去年農場收入達到了300多萬元,今年收入有望突破400萬元。

  種植方式改進了,設備也得跟上。

  為了提高生産效率,農場還斥資引進1台新型農業機械,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黃曜松介紹,以前使用小型機械,一天只能犁3畝至5畝地,而現在的新機器一天可以輕鬆犁20多畝地,為農場的規模化種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棚蔬菜種植不僅為黃曜松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機會。許多村民通過參與大棚蔬菜采收,實現增收。

  “以前我們種地全靠天吃飯,外出務工收入又不穩定。自從來這大棚幫忙,每月都能收入5000多元,生活有了保障。”村民陳大爺説,“在‘家門口’工作,既能照顧家裏又能賺錢,真是兩全其美。”

  據了解,截至目前,福安市元菜家庭農場共提供30多個就業崗位,吸納周邊30個村民就業。每年能為就業村民增加200多萬元收入。

  一邊是農戶積極嘗試種植新模式,另一邊福安市農業部門也持續做好技術幫扶,指導農戶使用適合的新型機具以及蔬菜種植方法,為農業生産提供雙重保障。

  連日來,福安市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翁龍龍搶抓農時,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出主意、送技術,為農業豐收打基礎、開好局。他説:“接下來蔬菜種植需綜合氣候特點,重點落實降濕、病蟲害綠色防控及水肥精準管理等。設施蔬菜要做好棚內溫度的管控,溫度高時通風降溫、夜晚降溫注意保暖;露地蔬菜要注重排水,做好育苗工作。此外,蔬菜種植的時間要銜接好,保證市場的供給。”(記者 繆星 通訊員 蒲允靜 秦紅麗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