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泉州:以“僑”為橋 匯聚發展強大動能
2025-04-01 09:56:27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完善僑務工作機制,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匯聚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創輝煌的強大力量。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現有華僑華人1000多萬,泉籍僑胞遍佈世界170個國家和地區。在泉州,廣大僑胞是“晉江經驗”的親歷者、參與者、踐行者,泉州經濟的騰飛“始於僑、成于僑”。

  近年來,泉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聯絡鄉情、敦睦鄉誼,凝聚海內外泉州人的智慧力量,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泉州加快建設“海絲名城”提供了強勁動力。

  以僑招商,激發投資動力

  3月17日至20日,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招商辦主任高向榮帶隊到成都、重慶開展專場招商考察,並舉行了泉州市大西南地區招商推介專場活動,16個數字經濟、文化旅遊、科技創新等領域的項目現場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達138.8億元。而這只是泉州市“走出去”招商活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泉州市多措並舉爭取僑親回鄉投資,積極引進設備、管理、技術,助推泉州産業轉型升級,共促家鄉發展。泉州出臺《關於開展“聚僑賦能”專項行動 促進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實施“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專項行動,堅持暖僑心、匯僑力、聚項目,主動服務和融入泉州市招商大局,積極開展主題活動,推動經貿深度融合,提升招商引資質效。

  幾年來,泉州高度重視僑商及在外泉商的招商引資工作,“一把手”親自垂范,帶隊到東南亞、歐洲、港澳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招商推介,專門抽調專幹力量,在市招商辦成立僑港澳臺及在外泉商招商引資工作小組專班,由一名分管領導專項負責,各縣市區也相繼成立工作專班,通過舉辦各項專場活動,持續加強和泉籍僑商僑胞和在外泉商進行“黏性”互動。借助進博會、“9·8”投洽會、RCEP峰會等大型經貿活動平臺,以及世界閩商大會、海外社團慶典等契機,承辦歐美同學會第三屆中德科技論壇,舉辦首屆“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嵌入500強企業專場招商,常態化開展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等,爭取僑親回鄉投資。

  機制保障下,一大批優勢、優質項目落地泉州。2023年以來,泉州累計簽約僑資項目660個、總投資額4000余億元,推動益海嘉裏系列項目、鵬德年産8000萬米化纖面料二期等一批僑資(港澳台資)項目先後開工建設,嬰舒寶新材料項目母公司成功赴港上市。

  以僑促貿,培育發展優勢

  2024年,泉州出口額1988億元,同比增長5.4%,佔全省的16.1%,增量位居全省第二。數據顯示,2024年,全省每6元出口額就有1元來自泉州。

  泉州優品出海的背後,離不開政策的強力推動。近年來,泉州持續實施“國潮泉州”優品出海專項行動計劃,搭建投資貿易一站式服務平臺,攜手僑親在各個關鍵領域協同發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兩會”提出了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等要求。近年來,泉州利用好智造強市和千萬僑商兩大優勢,推動內外貿協同發展。“通過‘全域聯動、全球對接、全鏈服務’的模式,深化泉州與全球僑商、僑胞以及異地泉商之間的合作,推動泉州優品出海、拓圈。”泉州市商務局局長張小紅表示。

  利用政策紅利,泉州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合作設立東南亞採購集散中心,打造“僑易邦”跨境電商平臺,搭建泉州優品出海快速通道。與此同時,泉州發起成立“福建僑商海外倉聯盟”,鼓勵本土企業與海外泉籍華僑合作共建優品展銷中心(海外倉)。

  如今,數十個海外倉及展銷中心遍佈五洲四海,泰國泉州紡織服裝、菲律賓晉江建材家居、阿聯酋福建南安建材等展銷中心紛紛投入運營,成為泉州商品在海外的閃亮名片。

  下一步,泉州市將發佈泉州市跨境公共服務平臺,以“僑商資源+産業帶”雙輪驅動為核心,構建“泉州優品出海需求庫”和“全球僑商資源庫”,摸清企業的需求,激活僑商全球網絡。此外,泉州還將打造“産業—貿易—物流—金融—生態”五維聯動跨境公共服務體系,通過資源匯聚和數據對接,深度整合“海絲僑鄉”全球網絡資源,強化生態支撐,構建跨境投資貿易雙向對接通道。

  以僑促聚,係牢情感紐帶

  今年初,泉州首個港澳臺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服務驛站在“故土家園”——海內外泉僑泉商聯絡總部揭牌。驛站的設立,進一步增進了港澳臺僑鄉親的彼此了解,嫁接合作資源,抱團助力泉州發展。

  “近年來,泉州堅持以服務為導向,創新打造統戰工作新質服務平臺,匯聚遍佈全球的泉僑泉商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精準連接華僑所能與泉州所需,吸引更多僑資企業和高層次人才來泉投資興業,讓‘僑’與‘鄉’實現深度融合。”泉州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去年6月,泉州創新組建的“故土家園”海內外泉僑泉商聯絡總部投入使用。“故土家園”不僅是聯絡聯誼新載體,也是投資項目服務孵化新平臺,面向廣大海外僑胞、港澳和異地泉商,以及擬投資泉州的項目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已入駐海外社團、港澳社團、異地商會157家,入駐戰略合作單位11家、招商項目籌備組8個,接待來訪人員1900多人次。

  泉州創新多元服務平臺,全方位引僑資匯僑智聚僑力。

  自主研發建成“刺桐僑匯”服務平臺,依託“閩政通”設立專業窗口,全面實行線上辦理、免費辦理,實現僑匯結匯“業務申請一鍵達、審批辦事一網通”,有效滿足廣大泉籍僑胞結匯需求。

  提升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功能,開展40個重點鄉鎮僑情普查,建成全國第一個官方綜合性尋根服務平臺,徵集、掃描族譜近1萬冊,涵蓋100多個姓氏,總量居全省各收藏機構前列,打造成為海內外鄉親聯誼聯絡、互動交流的嶄新載體。

  為係牢雙向奔赴情感紐帶,泉州還堅持推動世界遺産城市僑鄉文化優勢挖掘工作,圍繞“僑批”、僑名人、僑建築、僑飲食、僑習俗等多元要素,加強聯絡聯誼,共敘鄉情,共謀發展,架起連接泉州與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心靈橋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