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市荔城區大力推進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産 規模種植 地力“拔節”
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華中村連片農田
近日,在莆田市荔城區豐隆農機專業合作社生産基地,一條長達3米的育秧流水線全負荷運轉,通過人機協作,快速完成育秧盤擺放、鋪基質、灑水、播種、覆土等工序,不一會兒就堆成幾摞。合作社理事長程清飚説:“按照這個作業速度,一個小時可以輸出600多盤。”
眼下正值春耕好時節,種糧大戶搶抓育秧黃金期,積極備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在政策紅利和市場需求的加持下,各種新機具、新工藝、新技術大顯身手,助力農業機械化邁向全面升級新階段。
荔城區位於木蘭溪下游的興化平原,水稻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萬畝以上。作為我省第二個入選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區的縣區,去年荔城區主要農作物機耕面積7萬多畝、機種面積4萬多畝、機收面積4萬多畝,綜合機械化率達75.81%,其中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2.56%,位居全省前列。
龍頭引領,一個點帶動一大片
“傳統育秧方式需要不少人工,耗力又耗時,播撒量也難以把握,易造成種子浪費。”程清飚介紹説,全新的育秧流水線經過工序優化整合後,能夠較好控制鋪土量、投芽量和澆水量,實現各項要素用量的精準與均勻,有效提高秧苗成活率和品質,同時縮短育秧週期。
程清飚是“福建省技術能手”,與農業打交道30多年。2010年,他創辦了豐隆農機專業合作社,探索自主種植+全程機械化綜合服務新模式。2019年,豐隆農機專業合作社入選首批全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目前,合作社擁有大中型拖拉機、乘坐式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糧食烘乾機、碾米機等各類機具六七十台(套),成為業內“排頭兵”。
如今,豐隆農機專業合作社已是名副其實的“取經之地”,時常舉辦新機具、新技術現場交流和實操演示活動,帶領更多農民走上農業機械化生産道路。“合作社吸納30位機械化種植能手,在荔城區黃石鎮流轉了600多畝土地自行耕作,並向周邊縣、區輻射,提供收費性的機耕、機種服務,既增加了糧食耕種面積,也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程清飚説。
在豐隆農機專業合作社廠房內,由6台21噸烘乾機組成的標準化糧食烘乾中心頗為壯觀,批處理量126噸。“去年,全區新建兩個標準化糧食烘乾中心,大幅提升了日烘乾處理能力。”荔城區農機總站副站長鄭永春表示,將利用好各項補貼政策,鼓勵龍頭合作社添置新機具,推動新工藝、新技術轉化應用,實施農業機械化示範推廣項目,真正做到“建設一個點,推廣一大片”。
尖兵介入,舊土地煥發新生機
“興化平原上,農業種植以水稻與蔬菜輪作為主,這個時候種的是蠶豆,正在採摘,再過1個月就可以插秧了。”在荔城區新度鎮港利村,村黨支部書記郭友誠告訴記者,“眼前這片田地是剛剛復耕復墾出來的,以前都是雜亂無章的老房子。”
去年9月,木蘭溪南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入選全國第二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為全省唯一。港利村與莆田主城區隔溪相望,是木蘭溪南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對象”之一,分兩期拆除農戶舊宅和廠房,將復耕復墾出625畝新田地,與原有的耕地連成一片。
黃石鎮沙坂社區也是試點項目受益方,已率先通過復耕復墾土地驗收。“整治後,新增耕地300多畝。這些耕地中有幾十畝屬於集體,是一項穩定的創收。”沙坂社區黨支部書記蔣正勇説。
連片農田的形成,吸引了種植大戶和農業企業紛紛前來投資興業。目前,莆田市荔城區華龍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承租,已在沙坂社區和港利村嘗試種植水稻。合作社理事長陳鳳萍説:“成規模田地是農業機械化生産的前提,可以確保新機具的利用率和産出效益。”
陳鳳萍是莆田本地人,高中畢業後跟隨父親學習拖拉機駕駛和修理技能,後進入福建農林大學攻讀經濟管理專業。他長期從事個體私營農機作業服務,于2008年成立華龍農機專業合作社。經過16年的發展,合作社年作業能力達3萬畝,成為莆田市較早具備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産能力的合作社,服務範圍涵蓋播種、耕田、插秧、防治、收割、烘乾等所有環節。
“近幾年,合作社的水稻年均種植面積為1500畝,去年達到2100余畝。”陳鳳萍説,如今“三農”相關政策越來越好,將積極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産要素集聚,不斷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助力家鄉全面振興。(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翁曉琳 朱崇飛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