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漳州古雷石化園區:一條“紅鏈”串起一方産業
2025-04-03 10:02:48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在古雷石化園區,福建能源石化集團探索讓45家單位、近100個黨組織、近2000名黨員參與黨建聯建,賦能産業高品質發展——一條“紅鏈”串起一方産業

漳州古雷石化園區:一條“紅鏈”串起一方産業_fororder_e5759bb7-3c0c-4418-8141-6f27ee498994

古雷石化基地航拍。

  不久前,位於福建古雷開發區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現場的5根百萬噸級乙烯裝置僅用時32天就完成吊裝作業,創下國內同類大型石化項目建設紀錄。

  吊裝作業跑出“加速度”的背後,與生長在園區的一條“紅鏈”密不可分。

  去年來,福建能源石化集團通過開展“紅鏈滿園”鏈上黨建賦能行動,加速石化産業集群集聚,推進項目建設加速。目前,園區內已有45家單位、近100個黨組織、近2000名黨員參與黨建聯建。

  協調聯動,聚起産業鏈

  古雷石化基地是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內有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外合資企業、民營企業、台資企業、港資企業等不同類型企業。對石化集群而言,一種關鍵化學成分的變動就可能牽動一條化工産業鏈,一件産品的供需、生産和銷售,若沒有上下游企業補鏈、強鏈,就容易産生高額成本和資源浪費。

  如何讓園區化工企業從“各自為戰”轉變為“協同作戰”?

  2024年6月,福建能源石化集團在古雷開發區組織28個石化産業鏈上企業和管理服務部門共同簽署“紅鏈滿園”黨建聯建倡議。

  “我們通過鏈上黨建為園區企業賦能。”福化古雷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大立是這條“紅鏈”的“鏈長”,他介紹,園區內由福建能源石化集團控股或參股的企業有10余家,集團最重要的權屬企業之一的福海創公司,是園區內多家企業的上游龍頭企業,擔任“鏈主”。通過“鏈長”和“鏈主”的示範引領、組織協調,有助於攻克企業間的産業發展壁壘,促進産業鏈上企業要素充分流動、信息交流、資源共享。

  去年初,中沙古雷乙烯項目開工。5台塔器作為項目的核心裝置,其吊裝工作是整體項目建設的關鍵節點和重要基礎。

  “時間緊任務重,僅是5台巨型塔器的運輸靠岸,就夠我們忙活的。”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黨總支委員、施工部總經理馮振友立即向“鏈長”尋求幫助。“鏈長”立即將施工難題和解決建議提交到古雷開發區管委會,經過與各部門的溝通,古雷開發區重大項目服務專班統籌海事、公安、運輸、電力等力量緊密配合,充分考慮設計、製造、施工以及運輸過程中的潮汐情況、航道管制和港口調度等因素,形成1000多頁的預案論證。

  “距1號丙烯塔靠岸還有1個月,漳州海事局便主動聯繫我們,就船舶靠泊、作業模式、設備配置、安全監管等方面設計方案。”馮振友説,自2024年3月1日裝置打下第一根樁起,至2024年底,整個項目完成了總投資的48%,整體項目預計于明年下半年建成投産。

  資源共享,深化服務鏈

  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是科技創新的必要條件和硬體基礎,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生産工具。在古雷石化開發區,高端檢測設備多散落在各龍頭企業,部分設備使用頻率不高,存在閒置浪費現象。與此同時,由於儀器的數量和種類缺乏公開透明的發佈渠道,導致園區內的企業互不知曉彼此儀器存量,不少中小企業想借用一台高端設備往往要輾轉託人打聽,造成“儀器庫房生灰、企業門外排隊”的資源錯配。

  如何通過黨建紐帶重塑資源配置,真正讓高端設備“轉起來”、專業人才“活起來”、産業鏈條“強起來”?

  “鏈主”福海創率先探索科研儀器共享模式,將13台總價值800萬元的科研設備加入省大型科研設施儀器管理服務平臺,面向其他企業開放服務。

  “這臺‘AC-M4多維色譜儀’價值163萬元,是一種快速分析油品族組成的高端科研儀器。這次通過平台下單預約使用,還有專業人員協助操作,真是太方便了。”福化魯華公司質檢中心經理高麗霞對此讚不絕口。

  據介紹,這些用於油品評價、環保分析、安全監測等領域的精密儀器,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設備參數、使用狀態、服務流程的全透明化管理,中小企業通過線上平臺即可完成“一鍵預約—樣品送檢—在線跟蹤—報告下載”全流程,讓這些高端科研設備不再“沉睡”,真正成為行業創新、資源共享的公共引擎。

  “類似這樣維護成本高昂的儀器,許多中小企業一般不會購買。”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連毅敏説,鏈上共享模式不僅盤活了企業的固定資産,更培育出新型技術服務增長點。

  諸如此類資源配置難題,在園區還有不少。如何常態化構建“開放共享、高效協同”的産業生態,是不同企業的共同訴求。

  “去年底,園區從3個維度建立起政企會商機制、企業間生産經營建設協調機制和主題協同聯動機制,分階段、多方解決鏈上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卡脖子’‘絆腳踝’難題。”王大立説。截至目前,“周月季”協調聯動機制已解決企業間生産經營、項目建設事項等78項。

  聯建融合,激活創新鏈

  去年,總投資14.9億元的海泉化學公司年産20萬噸醋酸乙烯裝置一次開車成功,順利産出符合品質標準的醋酸乙烯産品。作為省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生産的醋酸乙烯産品將為園區帶來一條新能源産業鏈——

  古雷石化公司的光伏組件原料産品EVA效益顯著,但其原材料醋酸乙烯卻需從外省購買,項目投産後,可以古雷石化公司的乙烯為原料生産醋酸乙烯,再將産品返銷到古雷石化公司,填補産業鏈空白。

  這一成果的取得,離不開“紅鏈”的賦能。

  在裝置的試車籌備階段,海泉化學公司的團隊發現乙烯球罐管線設計存在隱患。“若按原方案投産,可能引發物料輸送波動,影響全流程穩定性和安全性。”海泉化學項目工程師黃興坦言。

  關鍵時刻,福化古雷黨委迅速牽頭,僅用48小時便協調古雷石化公司多名黨員骨幹工程師進駐項目現場。 經過聯合排查,技術人員精準鎖定“乙烯球罐底部閥門開車線設計不合理”“切斷閥安裝距離超標”等關鍵問題,海泉化學立即組織專班進行專項整改,為一次開車成功掃清障礙。

  “從單打獨鬥到握指成拳,‘紅鏈’讓園區企業組成命運共同體。”海泉化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陳政説。目前,園區內已形成“問題共解、技術共研、人才共用”的機制。隨著福建能源石化集團“紅鏈滿園”鏈上黨建賦能行動的持續開展,黨建鏈與創新鏈的融合將更加緊密,古雷石化基地正以鏈式反應催生高品質發展新動能。(報業集團記者 杜正藍 張子言/文 陳漢祥/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