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明溪縣瀚仙鎮龍湖村以入選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為契機,積極引進台灣建築師、文創團隊,實施28個鄉建鄉創項目——閩臺攜手 古村新生
人們在龍池公園嬉戲。
“龜山先生故里遊”打卡點
春風拂過龍湖古村的青石板巷,白墻黛瓦的民居輕披春色,修繕一新的龜山書院飛檐流丹,雕花窗欞間透出的歷史余韻與當代營造匠心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正在舒展的水墨丹青。這座曾孕育“程門立雪”典故的千年古村,正伴著閩臺攜手奏響的鄉建鄉創交響曲,在煥新肌理中綻放出新的生機。
“2023年10月,龍湖村入選2024福建省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作為三明唯一的合作樣板村項目,我們迎來了發展良機。”談及村莊的蛻變,明溪縣瀚仙鎮龍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揭金水難掩內心的激動。
得益於閩臺鄉建鄉創的深度合作,瀚仙鎮與台灣設計師張孟珠所帶領的團隊(以下簡稱“台灣團隊”)密切協作,圍繞“楊時故里”文化IP,從人居環境、建築風貌、公共空間、鄉村景觀、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實施28個鄉建鄉創項目,為龍湖村注入新活力。
內外兼修 雕琢龍湖新顏值
龍湖村作為“閩學鼻祖”楊時的誕生地,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龍湖村原來的屋頂屋面形式與建築立面風格雜亂,傳統建築元素缺失,整體綠化和色彩也有待提升。”張孟珠説,經過實地考察、深入研究後,台灣團隊決定順應建築結構現狀,摒棄大拆大建,通過對主街巷立面增加披檐、添加木線條及窗格花、改造木門等措施,優化龍湖老街建築風貌,實現整體建築風格和諧統一。
同時,在龍湖老街入口、瀚仙溪沿溪兩側補植碧桃、紅梅等觀賞類植物,進行龍湖村街巷空間綠化改善提升。兼顧經濟與實用的修繕與創新融合,顯著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更讓鄉愁得以延續。
“改造後的老街太漂亮了!”村民肖茂盛看著煥然一新的龍湖老街連連稱讚。
“面子靚”更要“底子美”。瀚仙鎮結合鎮域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實現污水治理全覆蓋,完成桿線整治、外立面改造、垃圾乾濕分類,同時,垃圾清運社會化運營,做到日産日清,全方位提升鄉村宜居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瀚仙鎮通過程式選定村民謝金軒、黃榮生的農房開展三類農房適老化改造,台灣設計師按照動線需求,為老人從大廳到房間再到衛生間都安裝了扶手,衛生間配有馬桶、熱水器、防滑地面,優化開關照明、安裝報警器等,切實解決了老人起床、如廁、用餐、出行等方面的安全隱患。
“到處都有扶手,進出很方便。”84歲的謝奶奶談及房屋改造後的變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共享空間 厚植幸福新底色
人居環境改善後,如何提升村民幸福感成為又一道難題。
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台灣團隊將公共空間治理與環境整治工作、民生工程建設有機結合,助力村民生活品質提升。
位於龍湖村中心地段的“閩學書吧”,經過改造後,華麗轉身為大眾茶室+公共圖書館,成為村民休閒娛樂、學習交流的場所。原本的浣洗池、沿河步道、長青廣場、龍池公園等公共空間不僅得到修繕翻新,還增設桌椅板凳和網紅打卡點等;通過新設長者食堂,為村裏的老年人提供便捷就餐服務……適老化改造以及公共空間優化提升,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通過一次次和村民探討細節,古色古香的街區從設計圖紙變成了實景。”張孟珠感慨地説,瀚仙鎮充分尊重設計團隊在規劃設計上的專業能力,全力做好項目服務保障工作,當地居民也積極踴躍參與,這種多方協同合作的模式讓她十分感動。
“這是一場充滿溫情與力量的雙向奔赴。”瀚仙鎮項目負責人介紹,台灣團隊成員不辭辛勞,通過一次次修改和完善設計方案,集中精力推進項目建設。這種“陪護式”服務為龍湖村量身定制的設計方案,有力推動了一場鄉村發展蝶變。
文旅融合 激活振興新引擎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給龍湖村帶來的變化遠超村莊面貌範疇。台灣團隊為全鎮産業發展規劃具有前瞻性的“文旅+産業”思路,深挖楊時故里、龜山書院、龍池公園等文化資源優勢,立足發展農旅康養和文化休閒産業,通過精心塑造與有機串聯,規劃建設龍池水上樂園、龍湖村民宿、露營基地、龜山溶洞開發等産業項目,積極培育龍湖村旅遊新業態,為龍湖村産業發展開闢新路徑。
同時,精心打造“詩詞休閒觀景平臺”“龜山先生故里遊”“程門立雪”等多個網紅打卡點,新建瀚仙溪親水準臺、水車、垂釣平臺、文化長廊等,2024年吸引遊客數量萬餘人次,極大促進了村民和村集體雙增收。
“這場閩臺合作的鄉村振興實踐,不僅改變了村莊面貌,更探索出一條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新路徑。”瀚仙鎮黨委書記溫水木表示,未來將繼續開發新業態,打造更多富有龍湖特色的展示窗口。(記者 王帥 通訊員 王翠萍 張金玲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