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廈門郵輪産業如何保持全國“頂流”
2025-04-23 10:05:25來源:廈門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廈門郵輪産業如何保持全國“頂流” 加速構建港、産、城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3.0版國際郵輪母港 堅持提升硬體水準、優化配套服務、輻射周邊文旅資源

廈門郵輪産業如何保持全國“頂流”_fororder_1b81b74c-2d62-4a86-a9c2-5b88c89e7e0b_副本

豪華郵輪愛達·地中海號靠泊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新航站樓。(記者 王火炎 攝)

  廈門去年共接待郵輪31艘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320%,分別位居全國郵輪港口第四和第三;預計今年全年將接待郵輪48艘次,其中僅母港郵輪就超過了30艘次……4月22日,廈門港口高品質發展指揮部召開廈門郵輪産業發展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我市郵輪旅遊發展態勢積極向好,港、産、城融合發展新格局加速構建。

  廈門港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接待郵輪。一直以來,廈門郵輪就是全國郵輪旅遊界的“頂流”。2005年,廈門先謀先動建設當時中國最大、能接待14萬總噸豪華郵輪的國際郵輪碼頭,這也是中國沿海四個郵輪專用碼頭之一。同時,廈門開始謀劃郵輪綜合體建設,打造“世界郵輪母港”,廈門郵輪遊從1.0進階到2.0時代。

  近年來,郵輪經濟加速升溫,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廈門郵輪産業發展品質何以始終位於全國前列?記者觀察發現,廈門郵輪堅持港、産、城融合發展,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打法”——從硬體設施的建設,到商業配套服務的完善,再到周邊文旅資源高效輻射,全方位打造具有國際一流郵輪接待能力的3.0版本的國際郵輪母港。

  提升硬體水準

  上演“連船好戲” 通關更智慧高效

  截至2024年,廈門郵輪旅遊已累計接待郵輪740艘次,旅客吞吐量190萬人次。其中,2024年廈門郵輪旅遊市場快速回暖,共接待郵輪31艘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320%。今年第一季度,包括“銀海晨曦”“歐羅巴2”號等奢華郵輪在內的5艘次郵輪相繼到訪,接待外籍旅客超3000人次。4月,愛達·地中海號郵輪將在廈運營7個母港航次,預計旅客吞吐量2.9萬人次。

  目前,已有不少國際郵輪確定下半年的來廈“檔期”。藍夢之歌號郵輪將在8月至10月來廈運營20個母港艘次,愛達·地中海號郵輪將在11月繼續來廈運營7個母港艘次,另有“招商伊敦”號等郵輪將挂靠廈門。預計全年將接待郵輪48艘次。

  今日,廈門港將迎來愛達·地中海號、藍夢之歌號郵輪“兩輪同靠”的盛景,預計全天進出港旅客超7000人次。

  “連船好戲”的上演,得益於港口設施和配套服務的持續完善。近年來,廈門郵輪碼頭順利完成泊位改擴建,現有3個專用郵輪泊位,具備同時靠泊3艘大中型郵輪的能力,也可停靠22.5萬總噸世界大型郵輪,並實現了郵輪泊位岸電全覆蓋。

  就在4月15日,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新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郵輪和遊客接待能力都大幅提升。新航站樓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地上六層,地下二層,年旅客吞吐能力可達80萬人次。樓裏設置錯層值船櫃檯,可以滿足3艘郵輪同時值船。

  在這座投資7.3億元打造的現代化航站樓裏,一場以旅客為核心的智慧變革正在發生——首次實現出入境分層通關,入境、出境大廳分別設在一、二兩個不同樓層,且海關旅檢通道從2道擴至4道,提高旅客通關效率;紅外測溫、放射性檢測等先進技術投用,實現非接觸式的無感監測,提升旅客通關體驗。

  “現在,旅客出境通關僅需進行一次行李檢查,等待時間縮短50%。”相關負責人介紹,新航站樓通過數據聚合與視頻分析重構技術,將海關行李查驗和港站運營方的安全檢查合二為一,實現海關、安檢“一次過檢”,等待時間縮短50%。

  “更智慧”意味著更高效。現場實測顯示,入境旅客從離船到通關結束,平均僅需約10分鐘,通關時效提升約50%。“更敞亮、更便捷”,這是新航站樓啟用一週來,被旅客反復提及的關鍵詞。

  優化配套服務

  郵輪從海上駛入商圈  與“岸上游”無縫銜接

  郵輪旅遊被譽為“漂在海上的黃金産業”,郵輪經濟如何深度連結城市發展?廈門郵輪産業的發展並不是停留在增加航線和航次的表面,而是著力打造郵輪産業綜合體,進行“船、港、城”三位一體綜合開發,讓郵輪旅遊串聯文旅體驗、商貿零售等多種業態,形成“一船帶一城”的溢出效應。

  據介紹,廈門郵輪母港片區採用“前港、中區、後城”聯動發展模式,近年來綜合配套不斷提檔升級。在郵輪中心後方,城市綜合體項目“海上世界”一期已落成,總建築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集“船、港、城、産、遊、購、娛”元素于一身,成為廈門的網紅打卡點。東渡客運碼頭的廈鼓時光濱海商業體則提供了全方位的“吃、喝、購、娛”服務。郵輪母港周邊商業體的落成,打造了從“船上”到“岸上”的消費場景,讓郵輪從“海上”駛入“商圈”,撬動城市經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全球首個閩南文化主題幻境公園——“嶼見閩南·時光幻境”項目揭幕,並將於5月1日試開放,讓遊客一下郵輪,就可以沉浸式感受閩南民俗風情、體驗閩南文化的魅力。

  目的地觀光,是郵輪旅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而一個旅遊目的地要想贏得外地遊客的青睞,離不開當地的煙火氣和文化味。“郵輪+文化”破圈融合,成為廈門郵輪遊的新“出圈”方式。今年2月,作為“歐羅巴2號”郵輪環球航線首個大陸訪問港,廈門郵輪母港特別準備了國風漆扇、博餅、拓福等體驗項目,讓遠道而來的旅客感受廈門人民的熱情好客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為促進“船上游”與“岸上游”無縫銜接,廈門提升並串聯郵輪母港後方配套,推出了許多“新玩法”:持續組織非遺代表性項目、藝術展覽、文藝演出、潮玩快閃等;把鼓浪嶼、植物園、中山路、海上世界等30多個景點、街區串聯起來,推出“郵輪+世遺”“郵輪+康養”“郵輪+研學”等10條主題線路;同時大力開發鷺江夜遊等夜間樂遊産品,舉辦各類演唱會、音樂節等夜間文旅項目,釋放城市文旅新動能。

  便捷的交通,是連結城市文旅資源的必要條件。作為國內少有的位於城市中心的郵輪碼頭,郵輪中心實現了地鐵、輪渡、公交、旅遊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包括開通郵輪港口至鼓浪嶼的直達航線,15分鐘就可以到達;開設12條公交旅遊專線,覆蓋30公里內主要景點,打造“一小時旅遊圈”。(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廈港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