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州:搭建開放大平臺 打造招商強磁場
2025-05-14 11:11:44來源:福州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福州市“五全”招商系列報道之六 我市持續擦亮“萬商雲集有福之州”金字招牌——搭建開放大平臺 打造招商強磁場

福州:搭建開放大平臺 打造招商強磁場

長樂機場綜保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內,工作人員在分揀貨物。記者 林雙偉 攝

  “感謝福州新區以及招商部門的支持,項目已經動工,預計今年底投用。”近日,長樂區政府與福建智算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就長樂機場綜保區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一期)項目達成戰略合作,企業總經理賈暄十分看好長樂機場綜保區的平臺優勢——不僅有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的疊加優勢,還有全國第三個、全省唯一與香港跨境合作的諮詢委員會“福州新區閩港合作諮詢委員會”,開放優勢得天獨厚。

  1994年,在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的推動下,首屆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應運而生,吸引2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客商參加,成功搭建起一個“讓福州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福州”的開放大平臺,使福州在凸顯對外開放形象、增強招商實效、優化投資環境等方面邁上一個大臺階。

  如今,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福州以舉辦國際招商月為契機,充分發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等多區疊加政策優勢,以“全方位、全流程、全鏈條、全生命週期、全員參與”抓招商要求為指引,持續擦亮“萬商雲集有福之州”金字招牌。

  吸引力強勁的長樂機場綜保區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在尚未進入封關運作階段,綜保區就吸引了極兔鉑雅、韓仁跨境電商、縱騰集團等優質企業擬簽約入駐,進一步夯實“港數閩算”基座;“雙聯動”機制推動保稅業態與對臺區位優勢深度融合。從跨境電商通道到海洋經濟合作,從智算基建到兩岸數據流動探索,這個空港平臺正以制度創新為筆,在雙循環畫卷上勾勒高水準開放的福州坐標。

  “我們將結合福州的區位優勢和産業特色,緊抓保稅核心主業,強化區港聯動、區內外聯動,推動保稅維修檢測、保稅物流、保稅加工、跨境電商等業態集聚發展,將綜保區打造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高地。”福州海關所屬長樂機場海關副關長莊海林信心滿滿地説。

  在福州南翼,另一個跨國合作平臺上已掀起“雙向奔赴”熱潮。4月12日,一批重200千克的印尼鮮食椰子抵達長樂機場。這是全國首票進口的印尼青椰,也是中印尼兩國建交75週年深化經貿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這批印尼鮮食椰子將作為中印尼椰子産業園的生産原料。”進口印尼青椰收貨方——福建淼天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崢嶸興奮地説,作為福清人,既能將海外資源引進國內,又能為家鄉招引更多項目,感到十分驕傲。

  中印尼“兩國雙園”根據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正圍繞熱帶農業、海洋漁業、輕工紡織、機械電子、綠色礦業等五大跨國合作産業鏈,加快推進海洋漁業、裝備製造、清真食品、冷鏈物流、綠色礦業、輕紡等産業合作。

  中印尼“兩國雙園”平臺對外開放,福清以僑引僑的獨特優勢功不可沒。數據統計,福清的海外僑胞數量約160萬,其中在印尼的福清籍僑胞超過70萬。這些僑胞不僅扮演著橋梁和紐帶的角色,促進了招商引資和項目合作,還在推動兩國文化交流與合作方面作出積極貢獻,成為穩定投資和擴大開放的新動力。

  中印尼“兩國雙園”還採用線上推介會、線下考察團等多種形式,向國內外投資者展示園區優勢和發展潛力,提高招商效率;繪製産業招商地圖,深入拓展項目招商,分類梳理項目清單,提高招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截至目前,已形成與印尼等雙向經貿合作項目73個,總投資930多億元。

  5月18日,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啟動儀式暨“萬商雲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會將在福州舉辦。更具活力、更加開放、更有魅力的平臺將以嶄新的面貌登上世界舞臺,與海內外賓客共話合作、共享商機。(記者 錢嘉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