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南平富屯溪畔:三城轉出一條産業“冠軍”帶
2025-05-20 09:44:4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因鐵路而興,又因鐵路而陣痛,富屯溪畔的光澤、邵武、順昌轉型突圍——三城轉出一條産業“冠軍”帶

南平富屯溪畔:三城轉出一條産業“冠軍”帶

富屯溪邵武段(邵武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初夏的閩北,生機盎然。記者沿著富屯溪由北往南,行走在光澤、邵武、順昌三城之間。一路上,溪流潺潺,萬木蔥蘢。

  這裡,好的不只是生態。富屯溪畔,如今已形成一條産業“冠軍”帶:光澤誕生了亞洲最大的白羽肉雞全産業鏈企業——聖農;邵武培育了氟化工、竹産業等全國領先産業;順昌發展出全國最大的杉木産業……

  這裡,曾是鷹廈鐵路入閩通道,依靠著便利的交通,産業優勢明顯。但高鐵時代並未眷顧這三城,引以為傲的交通優勢不復存在,帶來的是轉型變革的陣痛考驗。

  他們如何成功突圍?

  富屯溪畔

  孕育多個産業“冠軍”

  閩北群山巍峨,富屯溪如銀鏈穿峽越谷。支流北溪自光澤縣北大岐山麓奔騰而下,滋養出亞洲最大的白羽肉雞全産業鏈。

  光澤城東,鸞鳳鎮十里鋪村,鷹廈鐵路與富屯溪穿境而過。誰能想到,1983年,這裡的一家個體養雞場,如今竟成為全球行業巨頭?

  記者走進光澤縣聖農博物館,方知“一隻雞”的無限可能:雞糞能發電、雞毛變飼料、雞骨還能製成調味料……

  “聖農集團是全球白羽肉雞産業鏈最完整的企業,業務涵蓋育種、種雞養殖、種蛋孵化、飼料加工、肉雞養殖、肉雞加工、食品深加工、産品銷售等方方面面。”聖農集團創始人傅光明説。

  聖農的崛起,是一場破局之戰。曾幾何時,中國白羽肉雞種源100%依賴進口,受制于歐美企業。雖身在山區,但聖農立志科研突破“卡脖子”。

  十年磨一劍,聖農自主培育的“聖澤901”于2019年橫空出世,一舉打破歐美壟斷,讓中國人實現了“吃雞自由”。

  目前,聖農集團肉雞年産能近8億羽,是亞洲最大的白羽肉雞全産業鏈企業。

  富屯溪畔,走出大山成功突圍的企業不只是聖農。溪流劈山南下,在邵武金塘工業園區激起創新浪潮。

  來到園區,記者走進福建科潤的生産車間,全球最先進的單體合成與樹脂聚合裝置正高速運轉,可實現年産全氟磺酸樹脂500噸。

  據介紹,科潤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全氟磺酸樹脂合成技術,徹底衝破美國企業的技術封鎖,實現質子交換膜原料國産化,為國家能源低碳轉型裝上了“中國引擎”。

  這裡是“隱形冠軍”的集聚區:全球氟新材料前20強企業中,有5家落戶於此;1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十數家專精特新企業競逐創新賽道。福豆新材料撕開電子特氣壟斷缺口,永庚科技的晶片清洗劑和抗反射涂層技術突破陶氏杜邦的封鎖……園區産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5G、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

  邵武既是氟化工産業的創新高地,也是全國唯一擁有竹快消品、竹家居雙完整産業鏈的縣域,毛竹年消耗量居全國縣級市之首。2024年,邵武市竹産業總産值85.9億元,帶動本地1萬多人就業。

  一路向南,富屯溪與金溪在順昌交匯。沿岸,杉木林如綠海翻涌。

  在順昌升升木業的自動化生産線上,戶外木制滑梯、涼亭等産品整裝待發。

  “我們接收的戶外園藝傢具出口訂單,一年可達7億元;杉木涼亭、兒童滑梯屋等戶外園藝傢具出口量,居全球單家企業的首位。”升升木業企劃部負責人夏子良介紹。

  作為全國首個“中國杉木之鄉”,順昌擁有杉木林地105.74萬畝,蓄積量達1028萬立方米,目前年産量已達20萬立方米。“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順昌”為行業所稱道。

  如今,富屯溪奔流處,一條産業“冠軍”帶已然成型。

  何以突圍

  産業轉型特色鮮明

  鷹廈鐵路沿富屯溪谷地延伸,沿線的光澤、邵武、順昌曾因其繁榮一時。當高鐵時代呼嘯而過,這條動脈流經的“人氣”逐漸下滑。

  失去交通優勢,如何重新出發?

  “靠山吃山”,是山裏人祖祖輩輩的觀念,産業發展亦如此。三城立足資源稟賦,探索各自轉型之路。

  光澤在持續做大做強“一隻雞”生態優勢産業的同時,發揮水資源稟賦,因地制宜開發“一瓶水”産業。去年,光澤礦泉水産能達45萬噸,武夷山水、玉女峰等品牌市場規模達2.6億元。

  邵武則在螢石資源上優勢明顯,儲量超750萬噸,佔福建總量的五分之一。螢石是與稀土類似的世界級稀缺資源,是生産氟新材料基礎原料氫氟酸的命脈。

  作為福建“小三線”工業基地,邵武具備氫氟酸、螢石精粉等氟新材料基礎配套生産能力。但此前,受多重因素制約,産業長期處於初級加工階段,附加值較低。

  破局始於“鏈式”突圍。依託資源與工業基礎,邵武直面短板,緊盯氟聚合物等四大系列,通過“一把手”招商、産業鏈招商,吸引上海三愛富、深圳新宙邦等龍頭企業,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關鍵項目相繼落地,短短數年,便串聯起從無機氟化物到高附加值含氟聚合物的完整産業鏈。

  十數公里外,邵武市公鐵港多式聯運綜合物流園近日建設正酣,7大功能區與2條鐵路專用線雛形已現,預計6月部分區域將投入試運營。

  “目前,螢石倉儲區對接的幾家企業正著手入園工作,園區將一站式解決物業、金融、運輸等難題。”邵武市公鐵物流有限公司經理江小維表示。

  物流園位於邵武兩大核心經濟引擎——金塘工業園(氟化工)與經濟開發區(竹産業)之間。據介紹,這是閩北首個“公鐵水多式聯運+倉儲+供應鏈+大宗商品貿易+物流産業集聚”平臺,服務半徑達150公里。

  “等項目建成使用,螢石礦等原料運輸將告別大卡車散運模式,運輸效能將實現質的飛躍。”江小維説。

  邵武的竹産業、氟化工産業,已然成為産業版圖上的“高峰”。放眼南平全市,目前已打造出“一隻雞”“一根竹”“一瓶水”“一座山”“一片葉”等生態優勢産業“高峰”。

  而“高峰”並非平地起,要在“高原”上培育。近年來,在南平市統一部署下,各縣(市、區)亦立足資源特色,有各自的“五個一”生態優勢産業,成為“高原”,並勇攀産業“高峰”。

  順昌的杉木産業,就是從“高原”走向“高峰”的典型例子。

  自20世紀60年代起,順昌洋口國有林場的科研人員紮根深山,六十載接力攻關,成功構建杉木第4代完整育種群體,讓中國杉木育種領跑全球。

  但順昌沒有止步于“賣原木”,而是向産業“微笑曲線”的兩端不斷攀登,開拓更多應用場景。

  順昌中山東路街角,矗立著全國首個杉木結構城市綜合體——東安驛。走進二樓的“來讀書吧”,孩子們正捧著繪本席地而坐。

  “我們通過窯幹、脫脂改性等技術,攻克了杉木易結疤、柔韌性差等難題,施工碳排放量遠低於鋼筋混凝土建築。”項目負責人遊建明説。

  如今,50余座以順昌杉木為主材的現代建築已在福州、廈門、海口等地落成,成為當地的生態地標。

  何以領先

  改革創新釋放動能

  轉型升級,除了用好優勢資源,還要創新發展。

  地處山區,科創要素較為匱乏、高端人才短缺是共性問題,如何在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

  南平在全省首創綠色産業創新服務平臺,將有限資源精準投向關鍵領域,圍繞“四鏈融合”打造“數字大腦”,打響了向創新要動能的攻堅戰。

  近日,在南平市綠創服務中心的巨幅螢幕上,八大重點産業的“創新鏈圖譜”實時跳動,企業技術堵點、人才需求、資金需求等信息一目了然。

  “以前找專家要四處托關係,如今一‘下單’,問題就有了解決方向。”去年7月,邵武市興達竹業總經理吳敏達通過綠創平臺,提交了結構工程竹防霉技術需求,不久便對接上中國林科院、南京林業大學、武夷學院組成的專家團隊,難題還升級為南平市科技計劃項目。

  吳敏達表示,專家的講解讓他豁然開朗:“現有的防霉技術各有弊端,例如,高溫高壓法成本高,表面塗料法效果不持久。而‘竹材組分定向拆分脫除技術’,能去除竹材的易霉變物質,再把防霉、阻燃藥劑注入竹子細胞壁,給竹子來個‘內外大升級’,這思路可行!”

  改革創新不僅發生在生産車間,還發生在山林之中。

  在順昌縣洋口國有林場,8米高的杉木母樹直指蒼穹。在這裡,生態價值亦被重新定義。

  2018年,順昌依託縣國有林場,借鑒商業銀行的做法,搭建了全國首家“森林生態銀行”。

  多年來,這一機制改革盤活了生態資源,不斷釋放林業發展活力。2024年底,順昌縣首筆林票市場化交易落地,升升木業以123.78萬元認購3宗杉木林票,林票可繼承、可質押、可轉讓。

  2020年,順昌又創新開發了“一元碳匯”項目:以1元10千克的價格向社會銷售碳匯,交易資金直接惠及脫貧村。隨著全國碳市場擴容,這片“綠色銀行”的生態價值還將持續增加。

  機制創新,還要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在光澤縣華橋鄉華祥食品有限公司脫骨雞爪生産車間內,數十台自動脫骨設備飛速運轉,工人們熟練地稱重、包裝脫骨雞爪。

  據介紹,近年來,脫骨雞爪市場方興未艾,行業規模高達三四百億元。聖農集團和陸恒集團決定幫助光澤等多個山區縣各鄉鎮引進設備,量身定制專用的自動脫骨設備,建設鄉鎮級脫骨雞爪加工廠、村級脫骨雞爪加工車間。

  針對山區鄉鎮建廠的難題,“龍頭帶動、鄉(鎮)企共建”的模式應運而生。2024年初,李坊鄉、華橋鄉率先試點,陸恒集團指導鄉政府建設廠房,並負責採購原料、生産管理、銷售産品。鄉政府貸款購買自動脫骨設備,聖農集團創始人傅光明予以擔保,並提供日常生産所需的流動資金。

  華橋鄉官屯村村民黎小紅是村企聯建受益者:“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每月工資3000到5000元,工作環境很好,還能照顧到家裏的老人孩子,比在外打工強多了。”

  “鄉村振興需要産業帶動,所以我們的‘民企帶村’不直接幫扶一家一戶,而是組團式帶動鄉鎮辦廠。”傅光明説。

  今年,800台自動脫骨設備將投入使用,預計2026年剩餘的200台設備滿負荷生産,屆時將帶動4000多人就業、1萬多人常住光澤,年産能預計達6萬噸,實現産值30億元。

  綠創平臺的數據流、森林生態銀行的碳匯量、村企聯建的就業賬……共同匯聚成綠色高品質發展的動能。

  蜿蜒富屯溪,見證了山城之變,也證明了山區發展沒有捷徑,深耕優勢、改革創新是破局之道。(記者 林永龍 吳旭濤 見習記者 王玥明 通訊員 官建興 鄧賢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