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霄:“園改耕”激活沉睡土地
陳岱鎮峰外村錯落有致的水田鋪展新綠
近日,在雲霄縣陳岱鎮峰外村,曾經雜草叢生的低效果園、撂荒地,正通過“園改耕”,重新煥發生機。
“這3畝地荒廢兩三年了,我在外地打工顧不上,現在村裏搞‘園改耕’,不僅幫我把地盤活,每年還能收租金。”站在自家剛剛租出的果園改造水田邊,村民翁金平望著整齊排列的稻苗,眼裏滿是期待。像他這樣的“田主人”,在雲霄並非個例。
今年以來,峰外村穩步推進“園改耕”工作,將低效園地、撂荒地進行系統性更新:從土地測量到青苗清理,從土地平整到新建灌溉渠道、排水溝渠,拓寬機耕路,配套邊坡擋墻……一系列“組合拳”不僅破解了土地碎片化難題,更讓原本“靠天吃飯”的旱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良田。“現在大型拖拉機能下田,挖掘機能進場,水管直接通到地頭,種糧再也不怕缺水缺機械了!”村民翁騰坤的感慨,道出了項目帶來的直觀改變。
不止在陳岱鎮,雲霄各鄉鎮(開發區)也紛紛加快步伐,有序推進“園改耕”工作,目前正在推進2023年已立項項目18個,立項規模447.36畝,預計今年可新增耕地421.04畝(其中新增水田263.95畝)。各鄉鎮(開發區)已摸排上報擬於2025年度立項地塊面積1700畝,經縣自然資源局組織相關單位現場踏勘後,符合新增耕地立項要求的地塊有20個,預計可新增耕地1045.02畝(其中新增水田506.73畝),旱改水180畝。從荒園到良田,從撂荒到豐産,雲霄縣的“園改耕”實踐,不僅破解了“非糧化”“非農化”困局,更探索出一條“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朱喬檉 湯金梅 林志聰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