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寧德周寧:“天然空調城”發力避暑經濟
2025-07-14 09:49:55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周寧依託氣候優勢推動“旅居養老+多元康養”,每年超20萬人次前來度夏——“天然空調城”發力避暑經濟

寧德周寧:“天然空調城”發力避暑經濟

俯瞰紫雲村。

  盛夏時節,尋個涼快的地方避暑,成為不少人的選擇。在周寧縣旅遊集散中心,來自福州的退休教師張源正和幾位老友支起天幕,準備開啟一天的露營生活。“這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周寧了。這裡就像‘天然空調房’,夏天根本捨不得走。”張源笑著説。

  周寧縣森林覆蓋率72.96%,負氧離子濃度峰值超3萬個/立方釐米,盛夏日均氣溫僅24℃,空氣品質常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獲評“中國天然氧吧”“避暑旅遊目的地”等“國字號”榮譽,有“天然空調城”之稱,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為發展避暑經濟提供了天然稟賦。近年來,周寧縣大力發展康養旅遊,構建“旅居養老+多元康養”新模式,每年吸引超20萬人次前來度夏。

  從“旅遊”到“旅居”

  天剛破曉,80歲的曹春明老人就已在周寧緣福公園的林蔭道散步。來自江蘇常州的他和兒子在縣城租了房子,打算在這裡度過整個夏天。

  “周寧水質、空氣品質都很好,閒暇時看看日出日落,或者到深山老林裏呼吸負氧離子,都非常舒適,特別適合養老。”曹春明説,現在通了動車,來周寧很方便,還能順道遊覽周邊城市。

  在周寧,像曹春明這樣的外來“銀發族”並不少見。他們晨起打太極、午後品香茗、傍晚閒庭信步,已深度融入當地的生活節奏中。

  在浦源鎮紫雲村,79歲的高培德是村裏最年長的“租客”。兩年前,他經子女推薦來到這裡,過上了愜意的長租生活。

  “每年7月至10月是旅遊旺季,村裏短租遊客絡繹不絕,其中租住3個月的遊客佔比最高。”紫雲村黨支部書記鄭財登介紹,旅遊旺季的旅居人口甚至超過了村裏的常住人口。

  為滿足遊客需求,近年來,紫雲村不斷完善旅遊設施,不僅改造荷花池景觀、修繕紅色研學基地,還增設共享茶吧、露營區等,旅遊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村民年增收6000元至10萬元不等。

  周寧的康養産業不僅僅停留在傳統避暑層面,更向“生態+醫療”模式拓展。2023年8月,華東菌群生命療養中心在周寧縣旅遊集散中心落成。該中心將冷涼氣候與現代醫學深度融合,打造集旅、居、檢、療、養于一體的綜合性康養文旅項目,為周寧康養旅遊賦予新內涵。

  “我們借助精準菌群移植技術,重建人體腸道微生態環境,從而實現治療疾病、預防疾病的目標。”該中心行政主管鄭柳清介紹,作為承葛醫藥集團重點打造的微生態健康産業集群,中心依託周寧獨特的生態優勢,結合前沿醫學技術,為客群提供個性化精準診療及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服務。

  來自北京的旅居者林女士對此深有體會:“調理了一段時間,多年的腸胃問題在這裡得到明顯改善,就連睡眠品質也提高了。”

  從“住得下”到“住得好”

  在九龍漈景區,60多歲的周美雲穿戴VIGX“外骨骼機器人”,在山谷間輕鬆攀登。“這個設備有自動助力功能,穿戴之後上臺階輕鬆多了。”她説。

  據了解,該景區今年引入了3套VIGX“外骨骼機器人”,能實時感知人體運動狀態並自動調節助力強度,讓老年遊客不再因體力問題“望山卻步”。

  這樣的貼心服務,在周寧隨處可見。建立“一刻鐘養老服務圈”,15個縣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和100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織就暖心保障網;投資30多億元建設全域旅遊基礎設施,重點打造鯉魚溪·九龍漈國家AAAA級景區、仙風山旅遊度假區……

  不久前,周寧縣印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二十條措施(試行)》,圍繞優化養老體系、完善基礎設施、聚焦銀發需求、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要素保障、完善監管體系等6個方面,從適老化改造到醫養結合,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

  走進周寧縣康養旅居綜合體,防滑地磚、無障礙扶手等適老化設施一應俱全,同時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讓老人吃下“定心丸”。

  “已經有福州老年旅遊團預訂了7月中旬的行程,預計100人左右。”該綜合體負責人肖正瓊説,這個佔地30畝的園區設有211間康養房,可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在不斷提升基礎設施的同時,周寧縣還先後引進省建工集團、寧德市交投集團以及碧桂園等名企入駐,開發“陽光東府”“天行山海”“瓏悅觀邸”“雲山小鎮”等康養地産項目,成為福州及江西、浙江等地市民“候鳥旅養”的棲居樂土。

  “銀發經濟不是簡單的‘養老’,而是要讓長者活得精彩。我們將持續深化‘康養+旅遊’産業融合,推動‘雲端周寧·24℃康養空間’核心IP建設,讓銀發經濟成為推動山城文旅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周寧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徐江燕表示。(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魏知秋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