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寧打造從田間到産業鏈的水稻制種全鏈條氣象服務體系 稻種第一縣發力“雲端”
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水稻制種智慧氣象站
7月8日,在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裏,種糧大戶李德平趁著晴好天氣忙著加固田埂,割除水稻父本。
“多虧了氣象局的預報,知道颱風和暴雨快要來了,我們才能提前做好準備,把損失降到最低。”李德平一邊麻利地操作,一邊慶倖地説。
這場與農時賽跑的忙碌背後,是建寧縣氣象局為當地水稻制種産業築起的氣象保障網。建寧是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全國每10粒雜交稻種就有1粒來自建寧。為守護“金種子”安全,建寧自2020年起,依託國省市縣四級專家聯盟技術支撐,打造出一套從田間到産業鏈的全鏈條氣象服務體系。
織密監測網 數據“跑”在前
“過去靠天吃飯,一場暴雨就能讓剛播下的種子顆粒無收。”李德平的感慨道出制種農戶曾經的無奈。如今,這樣的困境已大幅改善——全縣建成的22套水稻制種自動氣象觀測站,像22雙“千里眼”,實時捕捉溫濕度、降水、光照等影響種子生長的關鍵數據。
2022年,全省首個水稻制種智慧氣象站在楓元村紮根,為萬畝連片示範帶提供針對性觀測;三明市首個農業氣象試驗基地裏,逐日結實率套袋試驗(通過套袋處理模擬特定環境條件,觀察作物結實率變化規律的研究方法)持續開展,為制定精細化服務指標積累第一手資料。
這些“硬基建”為精準氣象服務提供硬支撐。近3年,建寧縣氣象局發佈各類決策服務産品233期,服務涉農人員超100萬人次。通過“知天氣”APP和4個制種微信工作群,農戶能第一時間收到打蟲、施肥、收割的最佳時段建議,“看天干活”變成“知天而作”。
2023年,建寧縣還建成三明市首個氣象科普園,科普園不僅是氣象科研與氣象科普的融合樣板區,還通過半開放式園區管理,向參觀者開展氣象科普教育,進一步宣傳制種氣象科技創新成果,提高水稻制種氣象科普覆蓋面。
此前,建寧縣氣象局榮獲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優秀集體稱號,其先進做法還登上中央電視臺《端牢中國飯碗》種業振興系列節目。
創新服務鏈 種業添“智翼”
“林叔,您有收到我們發送的颱風預警短信嗎?手機上‘知天氣’軟體您可以下載下來,早點知曉天氣變化。”
“收到了,收到了!以前看天下地,現在要先看手機了。”
……
當制種大戶忙著與風賽跑割除水稻父本時,建寧縣氣象局黨支部成立的氣象先鋒隊也在行動,他們走進田間地頭,提醒農戶做好防禦措施,降低農作物的損失。
近年來,當地以“1233八閩氣象先鋒”基層黨建示範點為引領,錨定“守護種業安全”戰略定位,創新打造“氣象先鋒 守護糧‘芯’”黨建品牌,實現氣象助力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産業發展、鄉村振興。
“每當有極端天氣,先鋒隊都會過來給我們發佈預警,並細心解答我們遇到的難題。”李德平説。
據悉,當地組建的水稻制種氣象服務創新團隊,聯合國家氣象中心、省農科院等多級科研力量,由15名高級工程師以上職稱專家組成“智囊團”,每年定期進駐開展技術攻關。
“我們每年邀請專家聯盟成員赴建寧集中調研服務需求,共同攻關科技難題。來自省市的農業氣象專家已常態化入駐建寧,他們與當地技術人員共同研發水稻制種氣象服務軟體平臺,助力氣象服務産品實現數字化、智慧化升級。”建寧縣氣象局高工吳淋娣説。
目前,團隊已量身定制9大類精細化服務産品,開展水稻種子氣候品質論證,推動氣象服務從“防災減損”向“提質增效”延伸。據了解,制種氣象服務已為當地種業減損1150萬元,增收2500萬元。
如今,氣象服務的“建寧模式”仍在持續升級——2024年,建寧縣水稻制種氣象科技小院成功申報福建省氣象科技小院;三明市首個市級水稻制種氣象服務專家工作站獲批建立,為守護種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平臺。(見習記者 莊紫怡 通訊員 付哲文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