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景村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平潭樣本
2025-08-04 09:38:1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仙人井畔的共富實踐——景村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平潭樣本

景村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福建平潭樣本

俯瞰東美村。記者 張永定 攝

  仙人井,靜臥于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壇島的東北部海岸。千萬年的海浪,在岩壁上沖刷出“海蝕天坑”,也造就了遠近聞名的觀海勝境。仙人井畔的東美村,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古老漁村,將“村、漁、景、海、山”的特色熔鑄于肌理,成為海島漁家文化最鮮活的“活態博物館”。

  近年,在平潭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東風裏,另一重“浪潮”正洶湧而來——當地啟動仙人井及周邊景區提升工程,整合東美村等周邊村落資源,力推景村一體化發展。得益於此,仙人井景區的年客流量從2019年的77萬人次猛增至2024年的130萬人次;東美村也走上了“借景生財”之路——民宿、餐飲、休閒漁船等新業態蓬勃興起,今年已帶動村集體收入50多萬元。

  文旅繁榮的背後,也藏著待解的題。面對一系列“成長的煩惱”,仙人井景區正與東美村以“景村融合”的模式挽手蹚路。

  6月18日至20日,記者首次來到東美村,開展為期三天的蹲點採訪;隨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裏,記者持續關注仙人井畔的景村融合,並接連拜訪了村莊、景區的上級管理部門,想看清這一博弈與破局:當流量巨浪拍岸,東美村與仙人井景區準備好了嗎?

  共富之阻

  盛夏,東美村迎來最美的季節。正午時分,日頭正烈,記者從村部三樓會議室向外望去,碧海藍天間,仍有三五成群的遊客或拍照打卡,或在沙灘漫步。

  村委會副主任高傳登騎車匆匆趕到,黢黑的臉上淌著汗珠:“我剛從老高家裏出來。喏,就是那家。”

  高傳登説的是村部左前方的一棟石頭厝。再往外,便是避風港。一條新擴建的濱海路本應直抵漁港碼頭,可到了這卻被老高家的院子截斷。往來車輛必須擠進院外狹窄的巷道“幾”字繞行,稍有不慎便會剮蹭。

  濱海路于去年春天開工建設,是東美村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的“重頭戲”,長約1.3公里、寬約8米,從村口沿著海岸蜿蜒而下,直通緊挨著仙人井的碼頭。正式通車後,將成為連接村莊與景區的“黃金通道”。

  “擋了道”的老高一開始對修路也很支持,就是賠償幾經商議不下,大家好説歹説,他才勉強同意拆圍墻。“可圍墻剛拆掉,正要繼續修路時,他又不幹了。”高傳登嘆了口氣。

  這幾年,仙人井的火爆人氣,也沿著海岸線“流淌”到緊鄰的東美村,村中旺季單日遊客最高峰超5000人次。遊客紛至遝來,對於東美村自然是好事,可煩惱也接連不斷——

  擴建前的濱海路十分狹窄,旺季時車輛一多,加之個別村民佔道擺攤,這條小路常堵得水泄不通。之前村裏還有部分路段尚未安裝路燈,一到夜晚黑燈瞎火。最令遊客感到落差的,是村道邊上的避風港,剛卸船的漁獲就地處理,氣味難聞不説,還留下遍地殘渣……

  “私家車又堵在門口了,這是今天第三回。”“西汐裏”海景民宿主理人繆東成吐槽説。他的民宿就在濱海路旁,距離避風港不遠。

  2022年,繆東成來到東美村考察,很看好這裡的發展前景。“這裡毗鄰仙人井景區,遊客多、風景好,還是‘藍眼淚’的最佳觀賞地之一。”三年間,他和團隊陸續砸下500萬元,將7棟石頭厝改造成精品海景民宿,還引入餐廳、咖啡廳、旅拍等業態。

  對於村裏的一些亂象,“新村民”繆東成有些著急:“現在遊客都很注重旅遊體驗。這些問題若處理不好,‘網紅’也難免‘塌房’。”

  包括高傳登在內的村幹部正在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奔忙:推進濱海路建設,安裝新路燈,但尚未全線貫通;協調搬遷漁業生産作業區,引導村民及時清理漁獲殘渣;維持村民擺攤經營的秩序……

  共融之策

  烈日下,仙人井景區管理處副主任顏智文也在忙碌。他和同事戴著寬檐帽,操控無人機在景區上空盤旋,仔細檢查新開放的北部遊步道潛在的安全隱患——這條長2公里的遊步道7月剛剛對外亮相。

  “隨著北部遊步道投用,遊客在仙人井景區平均停留時間有望從40分鐘提升至2小時以上,還能有效分散核心區客流,減輕景區運營壓力。”顏智文説。

  然而,當無人機飛過遊步道,映入視野的是毗鄰景區的村莊停車場——那裏依舊車滿為患。由於缺乏統一的規劃,自駕車輛擁堵亂象嚴重影響了遊客的遊玩興致;景區之外,個別村民私自拉客的亂象時有發生,導致遊客直接投訴景區……

  “遊客的差評,最終砸的是仙人井的金字招牌。”顏智文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各自的煩惱必須協調解決,但景區與村莊卻互不隸屬。此時,村莊所在的君山片區管理局與景區所在的實驗區文旅集團站了出來。

  今年初,君山片區管理局成立了景村融合工作專班,協調解決包括仙人井周邊沿線攤位佈局等一系列難題:利用附近村莊的空地,緩解景區“停車難”問題;利用東美村碼頭,解鎖海上游新玩法……

  3月,文旅集團與君山片區管理局簽訂《仙人井景區景村融合合作協議》,將仙人井景區首道門票收入的5%交由後者統籌管理,並對景村融合涉及村進行合理分配。

  “這分紅比例是在實驗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指導下,文旅集團、各片區、村委三方面歷經數月協調得出的解法。”文旅集團總經理林彥向記者解釋,團隊參考了峨眉山、西江千戶苗寨等景區的經驗做法,綜合考慮仙人井對周邊村莊的經濟輻射力、景區的管理支出、村莊可能承擔的環境保護責任等因素,再經過反復的實地考察和嚴格的財務核算,整個過程中還與多個涉及部門反復溝通,方才敲定了這個數字。

  豈料,這“分羹之議”卻激起了新的漣漪:對於5%的“蛋糕”該怎麼分,東美村與同樣緊鄰仙人井的下厝場村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東美村方面認為,仙人井核心景點都緊挨著東美村,理應分得多;下厝場村方面則説,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及停車場等關鍵設施都在“自家地盤”上,沒理由分得少。

  其實,更早之前,東美村、下厝場村同歸屬於東海村,兩個村莊直到1997年才“分灶吃飯”,各自發展。

  面對這場“親兄弟,明算賬”,君山片區管理局充分利用東美村、下厝場村同屬的君山片區裕建聯合黨委的力量,推動雙方坐下來協商。君山片區裕建聯合黨委副書記陳國偉直言,為確保資金不懸置、項目不拖延,片區也在思考“兜底”之策,若幾經調解仍無果,就由聯合黨委綜合考量各村資源貢獻、承載能力等實際情況,優先用於支持各村的整體提升,把“蛋糕”分得更加公平合理。

  共識之路

  2016年8月,國務院批復《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平潭緊抓機遇,啟動仙人井景區提升工程,東美村與周邊村落被納入景村一體化規劃。由此,這片海岸線迎來了蝶變。

  看中家鄉的發展前景,2019年,在船上顛簸半生的東美村村民高傳琳帶著積蓄回鄉,改造民宿、引進商家、購入休閒漁船,讓9名老漁民重新掌舵,建起了平潭首個休閒漁業基地,去年接待遊客約7萬人次。

  “以前,漁民只懂跟大海討生活,現在要學會跟遊客打交道。”曬得黝黑的高傳琳指著碼頭上絡繹不絕的遊客説,“東美要振興,不能只是一兩個人賺錢,而是要村民共同參與。”

  東美村的石頭厝陸續卸下墻上的漁網,挂上“民宿”“餐館”的招牌,如今全村50多家民宿星羅棋佈。村民也逐漸意識到,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不能再“各算各的賬”。

  60多歲的村民林炳道早在2017年就利用自建房辦起了“碧海嵐庭”海景民宿,兩年前更投資100多萬元把民宿裏裏外外翻了個新。讓林炳道頗感驚喜的是,去年民宿剛裝修好,門口的進村路也修整好了,還裝上了嶄新的路燈,“一到夜裏,整條路亮堂得很”。得益於此,他家那面朝大海的灰白色獨棟民宿,也成了村口一處醒目的風景線。接下來,林炳道還計劃租賃村集體用地改造成公共區域,既能美化村容村貌,又方便遊客停車,“遊客舒心了,村子才能更興旺”。

  在記者初訪東美村的半個月後,7月7日下午,東美村濱海路忽然機器轟鳴,挖掘機、壓路機再度開進。

  原來,“擋了道”的老高終於點頭了!

  為了做通老高的思想工作,幾個月來,片區管理局幹部、村幹部輪番登門拜訪老高,從政策宣講到噓寒問暖,再到幫助老高墊高院前的路面,讓他進出更方便……

  經過幹部和家人的不停勸説,老高終於解開心結,同意修路。片區管理局幹部、村幹部又聚在一塊,討論聲此起彼伏:“這路怎麼改,標識設哪兒,要好好討論。”“要是路修好了,再弄幾個歇腳的地方,遊客出行也方便多了!”

  有了共識,共富之路這不就通了。(報業集團記者 曾武華 張永定 郭雅瑩 張哲昊 劉宇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