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漳州薌城: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2025-08-15 10:08:2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薌城: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漳州薌城: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閩西南漳州智車e谷項目完工 鄭文典 攝

漳州薌城: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薌城區南江濱鳥瞰 鄭文典 攝

  薌城區作為漳州市中心城區,轄2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近年來,薌城區堅持“以城促鄉、城鄉融合”發展理念,聚力“産業有賺頭、景點有看頭、就業有奔頭”的“三頭並進”策略,持續縮小城鄉差距。2024年,薌城區城鎮化率達93.14%,較2023年提升1.77個百分點。

  在日前召開的薌城區委九屆九次全會上,薌城區委書記石振棋提出,要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爭當先鋒,探索共同富裕的薌城實踐,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注入磅薄力量,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目前,薌城區正進一步發揮優勢,通過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充分激發發展活力,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區域發展新高地,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一幅城鄉共富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深耕“土特産”

  激活鄉村新動能

  盛夏七月,薌城區浦南鎮園坑村的果蔗園裏,金黃的甘蔗挺拔茂密,空氣中瀰漫著清甜的蔗香。

  園坑村距漳州市中心僅6公里,是一個擁有1200多人口的中等規模村莊。10年前,當地村民率先試種黃皮果蔗獲得成功,帶動周邊村民紛紛加入“黃金果蔗”種植行列。薌城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志福介紹,目前全區“黃金果蔗”種植面積近1000畝,主要分佈在園坑、溪園、東坑等村。産品不僅遠銷浙江、上海等地,還依託漳州古城旅遊熱度,打通了從田間到現榨果汁店的供應鏈。作為網紅飲品“片仔癀草甘蔗汁”的原料,節假日期間,一家商戶日均消耗甘蔗可達上千斤。

  這是薌城區做優“土特産”文章的生動縮影。作為漳州主城區,薌城區仍保留天寶鎮、浦南鎮等農業鎮。為促進農民增收,當地深挖“土”的資源、放大“特”的優勢、拓展“産”的鏈條,推動農業提質升級。

  在浦南鎮後林村,薌城區種養加一體化農業産業園主導蛋雞産業由金龍魚母公司投資5億元的益海晨科蛋雞産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已建設完成。項目將建成蛋雞存欄270萬羽蛋雞産業園,年可提供6萬噸雞蛋,並配套蛋品加工庫,有效緩解閩南地區雞蛋供應短缺問題。項目建成後,産業園年産值預計達5億元。同時,依託本地食品加工企業,打造從雞蛋銷售到蛋品深加工的全産業鏈。

  漳州作為“中國食用菌之鄉”,薌城區致力發展標準化、智慧化、設施化食用菌特色種植,建設“移動智慧菇房”,實現一間24平方米菇房年産秀珍菇3.6萬斤,帶動農戶每年增收7萬元。天寶鎮“移動智慧菇房”案例獲評全球最佳減貧案例,併入選全國農業産業強鎮(食用菌)創建名單。此外,天寶香蕉通過“農戶+合作社+企業+科技”模式實現品牌化發展,天寶鎮2024年種植面積達1.6萬畝,産品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地。

  “我們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做強食用菌、香蕉、果蔗等特色産業,加快建設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産業園。”石振棋表示。

  文旅賦能

  繪就城鄉融合新圖景

  薌城作為漳州千年古城的核心區,擁有53公頃的漳州古城,完整保留了唐宋城池的“枕三台、襟兩河”自然格局和“九街十三巷”的街巷脈絡。2014年啟動保護修繕工程後,古城煥發新生,成為宜業宜居宜遊的文化地標。

  城西的西湖生態園以生態修復為本,成為市民休閒的熱門去處;市區正在建設的“中國女排娘家”基地,未來將成為體育旅遊新地標……

  “這些項目是對城市肌理的重塑與新生。”薌城區文體旅遊局局長劉秀敏介紹,當地正借勢古城文旅熱度,推進浦南鎮鄉村振興綜合項目和文化旅遊區國家4A級景區提升工程,打造兩條精品線路:“和樂蕉海”線串聯閩南婚慶習俗館等景點;“詩畫浦南”線整合陳元光文化園、松洲書院等資源,推動農文旅融合,實現“民房變客房、農事變體驗”。

  通過舉辦浦南荔枝文化嘉年華、南山鱸魚烹飪大賽等活動,當地吸引大批遊客,帶動周邊農産品銷售和民宿爆滿。

  此外,薌城區發揮臺胞祖籍地優勢,以天寶玉尊宮為平臺開展兩岸信俗交流,增進兩岸文化認同。

  “我們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經濟高品質發展。”石振棋説,我們舉辦文旅招商推介會2場,累計簽約文旅項目29個,總投資額13.22億元;今年“五一”期間,漳州古城累計接待遊客116.75萬人次,同比增長84.67%,打造文化嘉年華活動,吸引遊客超15萬人次。

  産城融合

  打造宜居宜業新高地

  近日,在薌城金峰開發區內,漳州發展汽車集團與智車e谷簽約儀式隆重舉行。作為漳州首個躋身福建十強的開發區,金峰開發區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連續3年進入中國省級開發區高品質發展百強榜單,2024年位列榜單第50位,已形成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冶金新材料“三大主導産業”。

  近年來,薌城區以“産城人”融合為目標,積極推動工業園區建成産業社區:總投資27.6億元的科寶金屬冷軋硅鋼項目可帶動近千人就業;金源廣場夜市成為産業工人夜間休閒熱點;通過集團化辦學、擴建醫療機構、保障性住房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準。

  金峰開發區的許多産業工人,幾年前還是浦南鎮的農民。如今,他們不僅在企業有了穩定工作,還住進了開發區的保障性住房。“上班就在家門口,孩子上學也方便,這種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這些産業工人的經歷,正是薌城推進“産城人”融合的縮影。

  “産業社區是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載體。”金峰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鄭毅琳表示,當地正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讓新市民“留得下、過得好”。

  從古城到鄉村,從田間到車間,薌城區的共同富裕實踐處處可見。“要講好産城融合的薌城故事,增強群眾獲得感和認同感,要讓城市和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石振棋説。(報業集團記者 蕭鎮平 通訊員 劉欽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