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廈門:實現體育惠民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2025-08-20 10:00:30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健身,在廈門是“近鄰”的事

廈門:實現體育惠民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五緣灣橋墩體育公園

  “劃波破瀾”劃船器考驗肌肉耐力、“太空漫步機”訓練平衡力、“太極揉雲”轉盤鍛鍊肩頸協調性……7月以來,2025年廈門市全民健身近鄰運動會持續開展。在全市六區的大街小巷,體育場設施化身特色挑戰關卡,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場面火爆。

  説到全民健身,就不得不回答一個問題:場地在哪?

  在土地資源比較緊張的廈門,給出了這樣一個回答:截至2024年底,廈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3.43平方米,躍居全省第一,居全國同類城市前三。

  從橋下到屋面的盤活利用

  時值暑假,在五緣灣橋墩體育公園的綠茵場上,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正在進行。從足球場往裏走,一塊大型戶外滑板碗池場地吸引了不少滑板愛好者來此“刷碗”。

  這片佔地4420平方米、設施齊全的體育公園,在一年多前,還是五緣灣大橋底下一塊無人問津的閒置空地。

  “這裡臨近金海、五通、禾緣、鐘宅等社區,居民健身需求大,但此前周邊專業化的運動場地相對較少。”湖裏區文旅局副局長徐曉曦説,為加快推進場地建設,區有關部門協調五緣灣大橋橋下3^#橋墩和4^#橋墩處閒置綠地的使用權,並結合五緣灣的自然條件與地理優勢,將橋下空間轉化為集運動、休閒、觀景于一體的現代化體育公園。

  在廈門島東部居民集中區附近,前埔水質凈化廠通過盤活上蓋空間,將治污場所轉化成群眾家門口的體育場。

  “在三期擴建項目中,我們將上蓋的6.5公頃空間直接與城市道路對接,打造‘古樓·悅動園’大型運動休閒健身場所,能夠滿足跑步、籃球、足球等多樣化健身需求,最大限度實現集約用地。”前埔水質凈化廠廠長吳歌華説。

  從橋下空間到廠頂屋面的盤活利用,正是廈門推進應建盡建,促進運動空間再生的生動縮影。

  2022年,當地發佈《加快推進群眾身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工作方案》,提出把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建設作為全民健身工作的全新載體,通過三至五年建設,逐步形成覆蓋面廣、類型多樣、特色鮮明、普惠性強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網絡。

  3年多來,廈門市新改建近鄰運動場超28萬平方米,近鄰運動場數量已有671處,社區體育設施步行15分鐘覆蓋率達95.21%。在土地資源緊張的思明區和湖裏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從2021年的1.77平方米和1.29平方米,提升至2024年的3.16平方米和3.56平方米。

  適老化場地嵌入街巷社區

  群眾體育場不僅要建在群眾身邊,更要建在群眾心坎上。

  8月12日上午,思明區文屏社區居民黃瑛瑛與舞伴們一同前往文屏山莊二期小區黨群服務站的舞蹈室排練交際舞,這個約110平方米的舞蹈室是黃瑛瑛每週必來的“打卡地”。

  “以前社區沒有專業的舞蹈室,每次都得出社區找場地。”在文屏社區住了20多年的黃瑛瑛回憶道。

  文屏社區為純住宅小區,且90%以上為老舊小區。社區總人口1.7萬餘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佔19%。2022年以前,室內外的運動場地加起來只有1000多平方米。

  一邊是體育場地建設先天條件不佳,一邊是老年人口占比高、健身需求大,如何破局?

  “我們根據社區老年健身需求大的特點,把能不能建、建什麼樣等問題作為梳理、盤活閒置空間的出發點。”文屏社區書記沈亞雲説,“設施好不好,群眾心裏最清楚,在建設前期,我們通過線上微信群、線下茶話會蒐集意見,對於有爭議的問題,及時召開座談會、入戶調解,讓每一處體育場地不僅落地更‘落心’。”

  2023年以來,文屏社區先後新建了1處室內活動中心和3處室外活動中心,總面積超4500平方米。目前,社區共有室內外健身活動場所11處。“不出社區就能跳舞了,很方便!”黃瑛瑛説。

  不僅實現家門口運動,居民的運動體驗也在不斷升級。

  “由於室內乒乓球場開放時間有限制,且臺數較少,根據反饋,我們在室外新增了乒乓球桌。”沈亞雲説,不僅如此,為了延長室內使用時間,社區發動志願者擔任管理員,將時間從原先的下午6點延長至晚上9點。

  由此,文屏社區獲評2024年度“老年人健身康樂家園”示範單位。

  據了解,不只文屏社區,適老化體育場地已嵌入廈門的大街小巷。截至2024年底,廈門共有老年人康樂家園497個,創建率91.19%,居全省第一。

  從“建起來”到“火起來”

  讓身邊體育場從“建起來”到“火起來”,是廈門完善“15分鐘健身圈”關鍵所在。

  “解決‘去哪兒健身’的問題後,我們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激發老年人的健身熱情。”沈亞雲説,今年,文屏社區依託思明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等平臺導入公益教師資源,每週舉辦文體課堂,針對性開設八段錦、柔力球、形體舞蹈等課程,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運動指導。

  截至目前,廈門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超2000人,開設70余門公益課程7000余節,吸引超48萬人次參與,涉及各年齡段。

  8月16日,一節籃球公益課在2025年廈門市全民健身近鄰運動會同安區分會場開課。現場,在專業社會指導員的教導下,五年級學生邱薈鴻和其他小夥伴雙手有節奏地快速拍打著籃球,穿梭于障礙物之間。“以前我的動作不夠規範,容易受傷。這次老師教了很多專業技巧,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邱薈鴻説。

  家住附近的呂工程不僅是此次近鄰運動會的志願者,還攜一家四口參與了此次運動會。“妻子帶著孩子參加了投籃、踢足球、射箭等項目,玩得特別開心!”呂工程説,現場除了挑戰項目,還有很多孩子在AI智慧體測區體驗跳繩、立定跳遠等中考項目,實時記錄運動數據讓運動成績一目了然。不僅如此,運動會還邀請了專業運動處方師,通過評估身體情況,為居民推薦適合的運動項目。

  而在五緣灣橋墩體育公園,獨特的濱海風光吸引不少市民慕名而來。“我們將在公園設置網紅打卡點,充分發揮自然景觀優勢,讓市民既能運動又能打卡出片,打造體育場的引流亮點。”廈門延灣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延波説。

  “群眾身邊體育場從‘建起來’到‘火起來’,實現了體育惠民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深化,今年我們將繼續推動群眾性體育賽事、科學健身指導的開展,引導群眾‘愛健身’‘懂健身’,讓全民健身走進千家萬戶。”廈門市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負責人説。(見習記者 傅韜旭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