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杭瓦子街持續豐富夏日“夜”態 老街夏夜啟新“潮”
瓦子街夜色(上杭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伴著夏夜微風,每晚6時許,位於汀江之畔的上杭瓦子街便逐漸熱鬧起來。
在瓦子街南廣場,只見一座4米多高的圓環形金榜題名燈籠架在夜色中格外亮眼,紅綢燈面在燈帶的映照下泛著暖光,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合影留念;瓦子街南廣場邊上,古色古香的上杭文廟正舉辦“‘共書兩岸情 濡墨一家親’杭臺客家家訓文化書畫展”活動,參加活動的遊客絡繹不絕……
“一條瓦子街,半部上杭史。”位於汀江北岸的瓦子街總長1135米,是省級歷史文化街區,這裡不僅有流芳牌坊、太忠廟、文廟、丘氏總祠、丁狀元舊居等古跡,還引進了茶館、地方美食、休閒餐飲、糕點烘焙、陶藝研學、文化創意等業態,逐步形成集“遊、娛、吃、購、商、服、學”于一體的夜經濟商圈。
“這是由古田福果、肉甲子、肉圓、艾葉粄、野菜煎餅等上杭風味小吃組成的‘萬福攸同’小吃拼盤。”在一家名為“優食祿”的餐飲店裏,店主陳文正忙著為客人介紹招牌菜。這家餐館主打當地客家特色美食,頗受遊客青睞。“這兩年,瓦子街變得越來越熱鬧了,這為我們帶來了不少客流。”陳文説。
離“優食祿”不遠,便是上杭首個老字號傳統技藝傳承館——“吳讚玉·上杭蘿蔔幹”傳統技藝傳承館的所在地。店內,“吳讚玉”上杭蘿蔔幹第三代傳承人吳旭正在給客人介紹剛開壇的蘿蔔幹製品。“我們把傳承館開在瓦子街,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老字號、愛上老品牌。”
隨著上杭夜經濟的活躍,不僅傳統的土特産店、老字號店“復活”了,越來越“潮”的新店也悄然出現,為老街帶來了新時尚。
記者走進一家名叫“禮遇杭川”的國營文創店,店員王女士熱情地介紹起店內情況:“店舖於今年5月1日開業,是福建省博物館文創聯盟的首家分店,希望能給上杭市民和來此休閒的遊客提供構思精巧、製作精美的各種文創産品。”
“我很喜歡上杭,特別是瓦子街,既有復古特色,又有現代氣息。”陪同兒子前來參加2025年全國青少年體育聯合會青少兒羽毛球巡迴賽(福建上杭站)的泉州遊客邱先生説。
據統計,在新活動與新業態的雙重賦能下,上杭的文旅經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7月1日至8月15日,僅瓦子街便接待遊客2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1.3億元;今年上半年,上杭縣接待遊客650萬人次,同比增長12.1%,旅遊總收入約58億元,同比增長11.9%。
“下一步,我們將依託本地歷史與文化資源,通過‘體育+文旅’的形式,串聯瓦子街、江濱路、臨江樓片區、解放路等商業區,打造集文化、旅遊、休閒、美食等於一體的開放性歷史文化街區和夜經濟主題商圈。”上杭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溫文達表示。(記者 羅小春 徐士媛 通訊員 陳發玉 林斯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