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珠裏溪重生記
改造後的珠裏溪
要讓環境好起來、美起來,離不開科學的規劃與治理。漳州薌城區天寶鎮珠裏溪曾經是典型的“黑臭河”,與珠裏村美麗的香蕉海景區格格不入。近年來,當地將河道污染治理與景區建設深度捆綁,形成共享共治的河道長效管護機制。
昔日“臭水溝”,終於蝶變成今朝“風景線”。
系統治污
科學規劃破解難題
珠裏溪位於薌城區天寶鎮珠裏村香蕉海林語堂文化園區內,該河道北起珠坑村,西至319國道,全長667米。
幾年前,珠裏溪因水體污染嚴重,被列入國家農村黑臭水體監管清單。溪底淤泥堆積,岸邊雜草叢生,蚊蠅滋生,周邊群眾不得不掩鼻而行。“又黑又臭,生活污水和垃圾比較多。”珠裏村村民戴貴林説。
除了污染問題,河道還存在嚴重的防洪隱患。2020年8月11日,颱風“米拉克”裹挾著狂風暴雨突降漳州,水位暴漲,珠裏溪洪流奔涌,千畝蕉園和附近村落遇險。
解決珠裏溪存在的隱患非一日之功。漳州市生態環境局和薌城區政府以系統思維、科學規劃為利劍,精準繪製“源頭截污、中段凈化、末端修復”治理藍圖。
在治理方式上,村民生活污水先經三格化糞池,再接入管網送到污水處理站;上游企業污水經初步處理後收集納管進入污水處理廠;末端則利用人工濕地進一步凈化水質,處理後的水還可用於農業灌溉,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我們最先推進的是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升級,通過打通‘毛細血管’,確保生活污水應收盡收,從源頭上解決污水直排入溪問題。”薌城區天寶鎮河長辦工作人員韓藝泉表示,系統化治理措施實施後,珠裏溪的水環境品質得到根本性改善。
多元投入
長效機制夯實根基
生態修復是珠裏溪治理工程的關鍵環節。在推進治理過程中,項目規劃充分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巧妙融入林語堂紀念館和鄉村元素,實現功能、生態與景觀的有機統一,著力打造具有閩南水鄉特色的園林景觀。
面積約2075平方米的煙雲湖中,種植的碎花狐尾藻、金魚藻等水生植物成為生態修復的“主力軍”。這些植物的根系如同天然過濾器,有效吸收水中的富營養物質。同時,河道沿線科學構建的生態護岸既穩固了岸坡,又為微生物提供生長環境。植物與微生物協同作用,持續增強珠裏溪的自凈能力,減少對外部清理的依賴。
自然地形的落差也得到巧妙利用。在平緩處,親水準臺向水面延伸;在陡峭處,生態護岸穩固而透綠。項目設計充分融入周邊元素,與景區完美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承載著珠裏村文化記憶的語堂故居、孝廉文化廣場等歷史建築得到完好保留,並被精心融入濱水空間設計中。當地還修建了7.2公里長的生態棧道,形成了一條集防洪安全、生態功能和文化傳承于一體的濱水休閒廊道。
在資金保障上,政府、景區、村民三方合力出資,引入第三方公司實現長效管理。“珠裏村村民按期繳納生活污水處理費,另外,還有政府投資和景區收益。”韓藝泉表示,景區的收益反哺治理機制,形成“治理—提升—收益—再治理”的良性循環。
共治共享
文旅融合繪就新景
珠裏溪的水清岸綠,不僅得益於系統的工程治理,更離不開長效的共治機制。如今,漫步珠裏溪畔,時常可見巡河志願者的身影。
8月23日一早,志願者韓明順和戴貴林照例沿河巡查,仔細檢查生態護岸的綠植生長情況,不時俯身清理零星漂浮物。“我們自發組建志願服務隊,分四人一組不定期巡查,發現漂浮物、水葫蘆等,立即聯繫相關責任人處理,一般兩三天就能整改完成。”韓明順説。
這一志願者機制是珠裏溪治理的創新之舉。韓藝泉説,鎮裏將河道日常維護責任細化分解到戶、落實到人,有效激發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廣泛發動社會力量,鼓勵村民參與河道日常維護,組建環保志願隊伍。如今,不少村民在茶余飯後習慣沿溪散步,既鍛鍊身體,也順便查看河道衛生,自覺成為珠裏溪的“守護者”。
治理成效最終體現在鄉村發展和社會效益上。如今,煥然一新的珠裏溪,有效串聯起林語堂文化園、香蕉海等景點,顯著推動當地旅遊業發展。珠裏村憑藉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文化底蘊,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前來觀光,讓不少村民吃上了“旅遊飯”,生活越過越紅火。
“環境變美了,村裏的名氣也大了。週末經常有人開車來玩,在香蕉林拍照,在溪邊散步。村子更有生機,住著也更舒心。”在珠裏村經營小賣部的林勇強高興地説,他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
村民們樸實的話語,成為珠裏溪治理最真實的“驗收報告”。珠裏溪的新生,流淌著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溫暖底色,也讓當地村民幸福感倍增。(記者 蘇益純 通訊員 劉欽賜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