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州:千年榕城綻放芳華 有福之州更加美好
2025-08-29 09:53:38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千年榕城綻放芳華 有福之州更加美好——歷史視野下的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觀察

福州:千年榕城綻放芳華 有福之州更加美好

晚霞下的閩江兩岸,煙臺山、中洲島等地的燈光與晚霞相映生輝。 馬志遠 攝

  在7月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一段往事:宋代的福州知州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使得“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傳為美談。

  “我是很喜歡研究歷史的。作為從政者,不熟悉歷史,特別是中國史,沒有一種歷史的縱深感來把握現在做的事情和制定我們的目標,就做不好今天的工作。”總書記語重心長。

  以歷史縱深感把握推進福州城市建設,讓有福之州更好造福於民。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的福山郊野公園考察時深情回憶道:“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歲到這裡,也就是説我這一生最好的年華是在這裡度過的。”“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

  今年是福州明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展目標30週年。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勇爭先。福州市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近年來加大力度推進城市更新品質提升,加快打造有溫度有品質有內涵、可閱讀可漫步可回憶的“有福之州、溫暖榕城”,努力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

  源遠,從而流長

  漫步福州城,常能與古人“不期而遇”。

  當你端午遊西湖看龍舟競渡,宋代的蔡襄也曾在同一處柳岸的人潮中,目睹“盡日旌旗停曲岸,滿潭鉦鼓競飛舟”的盛況;

  當你站在安泰橋頭看南後街人流熙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也曾泛舟安泰河,徜徉“人在畫船猶未睡,滿堤明月一溪潮”的風光;

  當你登上屏山鎮海樓看夕陽,700多年前元代的薩都剌也曾站在這古越王山上,與你同看一輪落日熔金,寫下“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的蒼涼;

  ……

  這些從古至今受人喜愛的福州勝景,都位於亙古千載、縱貫南北的城市中軸線上。2000多年滄海桑田,一條自北向南蜿蜒生長的中軸線,從地理角度見證了福州“水退城進”的建城史,更在時間浪潮的沖洗下生長出新的脈絡,塑造福州開闊大氣的山水城市格局。

  歷史地理是源,城市發展為流。從一條城市中軸線,我們讀懂福州城市建設的源遠流長。

  早在20世紀9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就錨定福州城市發展的歷史坐標,組織編制“3820”戰略工程,以前瞻的戰略眼光提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宏偉目標,為福州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提供了重要遵循。特別是,“3820”戰略工程提出要把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統籌謀劃和推進,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優化城市發展格局,為福州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由千年曆史的縱深視野回看過去30年,正是福州的城市中軸線乃至整個城市建設生機盎然的30年。

  整葺過的冶山文化公園與中山大院裏,輕食與咖啡為歷史街區浸潤出年輕和輕盈;三坊七巷中,文藝空間與老字號共存,坊巷歷史的延續與演繹豐富有趣;上下杭的僑厝會館變身複合空間,在傳統之中述説當代城市故事;煙臺山高高低低的商業漫步街區,是遊客鍾愛的“最出片打卡點”……悠悠歲月流轉,千載文脈綿長,沉澱于街頭巷陌,浸潤于城市氣質,非一隅之景,非一夕之功。

  謀一域者必謀全局,謀一時者必謀萬世。正是在城市建設規劃與歷史縱深視野的互相成就中,我們清晰觸摸福州城市的有力脈搏,深切感受一張藍圖的久久為功。“東進南下,沿江向海”“閩江口經濟圈”“海上福州”,“3820”戰略工程提出的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優化城市發展格局的藍圖,在福州都已變為現實。近年來,福州更是實現了從濱江城市到濱海城市、從“綠化福州”到“千園之城”的美麗蝶變。

  根深,方有葉茂

  千年榕城,有福之州。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時,就倡導大家知榕、愛榕、護榕,並身體力行植榕。在一篇《讓榕樹造福榕城》的跋中,習近平同志寫道:“現代化的城市需要綠來點綴。”

  三十載光陰荏苒,這段讓榕樹造福榕城的佳話在福州市民中廣為流傳,亦啟示後來者要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以為民情懷推進福州城市建設。

  “25年前的今天,下午1點多,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我正在幫別人宰殺鴨子,省長來到我家。蒸籠一樣的木板房裏,他詳細詢問了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情況,待了足足半小時……”7月2日,在福州棚屋區改造座談會現場,蒼霞棚屋區改造親歷者唐慶旺動情回憶。

  讓老人至今難忘的場景,後來成為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棚屋區改造起點。從2000年開始,福州以“一切為了人民”作為城市建設的出發點,一任接著一任幹。繼蒼霞之後,上渡、菖蒲、幫洲、義洲、下藤、洋洽……一個個棚屋區被成功改造。25年間,福州城區累計實施連片舊屋區改造項目835個,惠及群眾逾41萬戶120萬人。

  如果説連片舊屋區改造告別了一段“紙褙福州城”的歷史,那麼鼓樓區秘書橫巷項目這种老舊危房“自拆自建”的嘗試,無疑開啟了福州作為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行動城市的新篇章。

  “自拆自建”,要求群眾自籌一筆數額不小的資金,並非家家都能承擔。針對難題,鼓樓區巧用協商徵遷舉措,在全國率先試行以房屋置換的方式協助危房自建。“福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國有土地上自行出資改造,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方向。”省住建廳專家庫成員、福州市人大代表卓鋒説。

  從城市更新的“住有所居”,到生活更新的“全齡友好”,福州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2023年以來,福州加快打造“完整社區”,聚焦“一老一小”需求,補齊社區裏的購物修補、托幼養老、看病休閒、物業管理等短板,關愛弱勢群體,讓居民生活更便捷。目前,福州是全省唯一兼具國家級、省級樣板的“完整社區”建設城市。

  “城市更新的本質是生活更新。老百姓生活品質得到提升,就説明城市改造得好。”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學院原院長、教授陳秉釗認為。

  根深,方有葉茂。30年前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理念,如今已如同榕樹一般,因其厚植為民情懷的“根深”,而有人民城市建設蓬勃發展的“葉茂”,蔭庇著福州百姓。

  登高,自可望遠

  位於閩江東側的福山郊野公園,是以看山看水看城為特色的大型城市郊野公園。在這裡登高覽城,只見“城繞青山市繞河”,三山鼎峙,派江吻海;憑欄望遠,福州城市建設的未來畫卷,從數千年曆史深處起筆,經由三十載的一張藍圖繪到底,現在正向更遠方的時光長河徐徐鋪展。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

  從歷史的高度來看未來,福州堅持以城市內涵式發展為主線,因地制宜探索創新,推動城市建設的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

  7月底,此前已獲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的福州,又獲頒“國際濕地城市”證書。

  美麗閩江浸潤八閩首府,城區內河縱橫交錯。水系治理,是有福之州有力提升城市發展內涵的一個縮影。

  20世紀90年代,《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高瞻遠矚地提出“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治水方略,“努力實現把福州內河建成文明河、經濟河、旅遊河的目標”。30多年來,在“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指引下,福州市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全力推進治水興城。在全國率先建立水系聯排聯調機制,開創性實施“水岸同治、系統兼治”策略,以河湖水系治理帶動提升城鄉人居環境……2017年,福州44條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如今,139條內河已成為市民休閒的“水上福道”。

  綠水繞城,福州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活力所描繪的未來藍圖還遠不止於此。

  基於綠色經濟,福州加快打造“千園之城”,積極建設城市生態廊道、促進生態修復。全市超過1400座公園星羅棋佈,森林覆蓋率常年超50%。近年來,福州種植樹木65萬棵,使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20世紀80年代末的17%攀升至43.5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98平方米。

  基於數智賦能,有福之州發展內涵不斷提升。作為住建部首批城市體檢樣本城市,福州自2019年起已完成5年體檢評估,並聚焦“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兩年內對五城區1368棟樓進行精細化診斷,為城市更新提供了數智支撐。尤為亮眼的是,福州開發的“城市體檢評估信息系統”將人工智能融入城市管理,在2024年數字中國創新大賽中,從全球101個城市500余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牌項目獎。

  據了解,“城市體檢評估信息系統”目前已覆蓋福州市全域,完成福州歷年颱風數據、項目在建進展管理信息等22項數據的採集,涉及數據條目180129條,實現工作智慧增效30%、分析場景5秒預覽、分析報告30秒生成等目標,成為全國城市體檢信息平臺的標杆。(記者 林蔚 方煒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