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州新區:沿江向海 “新”潮澎湃
2025-09-01 09:27:2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福州新區這十年 沿江向海 “新”潮澎湃

福州新區:沿江向海 “新”潮澎湃

濱海新城東湖數字小鎮全景。 陳捷陽 攝

福州新區:沿江向海 “新”潮澎湃

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

福州新區:沿江向海 “新”潮澎湃

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

福州新區:沿江向海 “新”潮澎湃

海螺塔

福州新區:沿江向海 “新”潮澎湃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從福州中心城區“東進南下”50公里,一座全新的海灣地標城市正在拔節生長。在江陰港,一艘艘滿載“中國智造”的貨輪乘著海絲東風駛向全球,連通147座港口;在恒申合纖科技的智慧化車間裏,機器人搬運繁忙,潔白的錦綸卷魚貫而出,發往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福州新區濱海新城CBD核心區施工現場,四層地下空間已完工,市民可在這裡實現軌道、航空等立體化交通無縫換乘,現代人民城市雛形漸顯……

  2015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福州新區。十年向新而行,截至2024年福州新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300億元,同比增長7.4%,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9.8%,增速均高於全市20%以上。成為引領帶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增長極。

  歷史長河,十年轉瞬,但對於福州新區來説卻是黃金十年。夏秋時節,筆者走進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感受這裡的“新”潮澎湃。

  定位之新 多區疊加凝聚新動能

  站位決定方位,思路決定出路。依託對臺沿海特殊優勢,“三區一門戶一基地”的戰略定位,福州新區成立伊始就刻下了“開放”的基因。

  作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福州新區積極發揮福州獨特的優勢,積極開展先行先試,推進對臺合作政策機制創新,強化對平潭發展的腹地支撐作用,承接、放大平潭綜合實驗區功能,加強與台灣地區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深度對接,促進榕臺交流合作向縱深拓展。

  “在全國現有的國家級新區裏面,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這一獨特的定位,我們是獨一份。”在福州新區規劃展示館,工作人員自豪地介紹道。近年來,福州新區以海港、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和信息港建設為抓手,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打造立體化的對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橋頭堡”。

  “福馬‘小三通’客運航線穩步發展,恢復每日4個航班。松下碼頭對臺海上貨運直達航線和江陰對臺跨境電商海運專線等正常運行,江陰港外貿集裝箱航線已達60條並開通多條海鐵聯運班列,‘閩都號’中歐班列以海鐵聯運形式打通了‘台灣—福州—俄羅斯’新通道。”福州市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福州新區積極融入海峽青年節、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船政文化研討會等招牌對臺交流活動,持續深化兩岸民間宗親、信俗交流,多渠道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互鑒,譜寫出新時代兩岸一家親的生動篇章;設立行政服務中心臺胞臺企服務專窗,集成政策諮詢、業務代辦等高頻服務事項,讓臺胞辦事“只進一扇門、辦妥所有事”;打造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與兩岸融合社區,構建“就業有崗位、創業有扶持、安居有保障”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助力臺青實現“來得了、留得下、發展好”;創新推行人才服務專員機制,為台灣同胞提供政策獎勵兌現、子女入學、居住證辦理等“一對一”精準服務,真正實現“願落盡落、應享盡享”;引進福州新博研橋醫藥科技、福州恒美偏光片、光隆商用車零部件製造等優質台資項目落地,大力扶持新密機電、光隆精密等台資企業加快發展,為福州新區高品質發展賦能增色。

  港通天下,“新新”向榮。2022年11月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和福州新區共同成立福州新區閩港合作諮詢委員會,搭建閩港溝通對話、聯繫互動、交流合作的重要機制和平臺。咨委會成立以來,圍繞“福建所需、香港所長”,立足香港“八大中心”的優勢和福建四大經濟、福州新區六大主導産業的優勢,聚焦8個專項領域,深入推動兩地交流合作,創新完善跨境合作新模式。

  閩港合作結碩果:“港數閩存、港數閩算”、2000PAI算力、閩港科創産業園等多個項目投資落地,閩企喜相逢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香港企業與福建省國企、民企三方合作建設的閩港臺國際貿易中心項目已基本落地,香港國泰航空執飛的福州至香港航線航班從每週6班增加到每週14班,香港康宏貿易國際有限公司與福州松下碼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松下港區開發建設和運營增資項目已經啟動,簽訂福州新區管委會與香港永樂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康養旅遊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從兩岸深度交流到閩港密切合作,再到海絲揚帆遠航,福州新區開放步伐步穩蹄急。走進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勝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的魚糜製品生産車間裏,數條生産線火力全開。從3700多公里外印尼東爪哇省圖班市運來的原材料,被製作成各種美味的魚糜製品運往各地市場。

  中印尼“兩國雙園”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新旗艦項目,構建以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的國際分工合作平臺,打造中印尼之間投資貿易綠色通道,探索建立産業互聯、設施互通、政策互惠的雙園結對合作機制。中方所在的元洪投資區是國家級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有全國單體最大的冷鏈倉儲基地,配建有食品安全公共檢驗檢測服務中心,以及進境糧食、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等。目前已形成以糧油食品為主導的紡織化纖、輕工機械、能源精化等四大優勢産業,現有規上企業115家,其中食品加工類企業45家,規上總産值佔比近70%。

  如今,福州新區已擁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國際醫療綜合試驗區、生態文明示範區、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福州東部片區)、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多張名片,多區疊加“加”出發展新動能。

  産業之新 六大主導豎起新地標

  行車新區,每棟大樓戶外挂著的耳熟能詳頭部企業的“logo”,都在“數”説這座新城的産業新故事。

  “你好,可以帶我去米哈伊洛大公街看看嗎?”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的大一學生伊萬諾維奇第一次走進學校與中國網龍網絡公司共建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教育中心。通過AR互動大屏,他瞬間“穿越”到塞爾維亞地標性建築米哈伊洛大公街上。

  坐落于福州新區的網龍網絡公司,多年來乘著數智東風,持續向全球貢獻中國智慧,如今借助這只網絡“中國龍”,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11個語種覆蓋區內,都能聽到新區走出去的“數字駝鈴”。

  回顧發展之路,新區之“新”,貴在數字經濟,成在數字經濟。批復成立十年來,福州新區以數字經濟為突破口,用信息化驅動高品質發展,持續推動數字新基建建設,構築起一尊覆蓋“天上三朵雲”(數字福建政務雲、商務雲和福州政務雲),貫通“地上兩條路”(國家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築牢“中間兩中心”(省超算中心、省智算中心),承載著數字未來的堅實基座。

  十年間,福州新區數字化平臺不斷集聚,擁有全省規模最大的算力。現有的六大數據中心規劃機櫃7.3萬個,已建成1.5萬個,建成投用人工智能算力2585P,超算算力6000萬億次/秒;構建了包括省大數據交易平臺、新區智慧城市等8個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國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福建分院、中國聯通(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5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3個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以及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等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平臺。

  數字賦能,向新而行。福州新區緊扣“智慧製造”脈搏,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傳統行業華麗蝶變,拼構出厚植新質生産力基礎、塑造發展新動能的生動圖景,打造了一批工業互聯網標杆企業。

  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引入德國(歐瑞康)巴馬格的智慧化生産流程,通過實施工業“互聯+”數字智造,繁忙的流水線被一台臺“聰明麻利”的機器人取代,生産效率大幅提升,産品工藝更加精細,成為行業內首批跨入工業4.0時代的數字化、智慧化企業。其推出的錦康紗、錦逸紗和錦生紗三大系列功能性紗線,在行業內樹立了區域紡織業高品質發展的標杆。

  十年順勢而為,推陳出新,福州新區培育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新型顯示、糧儲食品、醫藥健康、文旅六大主導産業,在全國産業版圖上豎起了産業地標。培育了大東海、恒申、永榮、金綸等産值超500億元的中國500強企業,匯聚超千家紡織企業、年産值近2000億元,形成萬華、中景、坤彩等國內領先的化工新材料産業鏈,多項産品産能全球第一。同時,還打造全球首個從材料到終端一體化的新型顯示産業園區——福米恒美産業園,落地光學膜材料、顯材貼合、模切、模組、整機等核心項目,助力打造福州新區新型顯示標準化(國際)園區。

  此外,福州新區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療等新興産業,搶佔發展先機,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為區域經濟發展培育新的增長極。聚集綠色發展,全球最大的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産業園下線,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1億千瓦時清潔電能,滿足5.5萬戶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

  就在7月,T3齣行東南區域總部項目簽約,正式宣告總投資約2億元的“一總部三中心”落地福州新區。預計項目未來五年總營收超60億元,帶動産業鏈上下游千人就業,併入駐新區芯雲産業園。福州新區有望通過項目落地,謀劃建設車路協同示範區,力爭成為“數字交通智慧城市”標杆,進一步提升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彰顯在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産業吸引力,為區域産城人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建設之新 宜居宜業描繪新圖景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時隔十年,黨中央再次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為如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根本遵循。

  重疊的時間軸,差異化的執行力。十年來,福州新區立足區域的特色,描繪出一幅宜居宜業發展的新圖景。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筆者在福州新區見到,一些前沿科技不僅運用在産業生産一線,也運用於百姓“衣食住行”的場景,為生活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體驗。

  在電影《霹靂遊俠》中,主人公邁克爾·奈特擁有一輛名為基特的高科技智慧跑車,不僅能自動駕駛,還可以與人交流,擁有人類的情感和智慧,還能説多國語言。現如今這樣的場景已不是科幻。在福州新區智慧汽車産業科創基地的“未來座艙”,展示的就是這樣的場景,且相關技術已經初步運用於現實生活中。

  點開“蘿蔔快跑”小程式,選擇好出發點和目的地,還在地鐵6號線上的吳女士就已經通過手機預約好了“無人駕駛網約車”,出了地鐵站便坐上了已在站外等候的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和汽車無縫對接,盡享絲滑。

  目前,福州新區已完成120平方公里內的103條道路智慧化改造,安裝RSCU邊緣計算單元128台、信號採集器115台、槍機攝像頭706台、鐳射雷達63台等裝備,投入33輛各類型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總時長約13.13萬小時,累計完成28.46萬公里測試里程,“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領先推進。

  “真的非常方便舒適,科技感十足,而且綠色低碳,環保出行。”吳女士説。而吳女士的認可,可不僅在出行方面。行走在新區,鮮見高樓大廈,道路寬闊筆直,建築現代又富有藝術感,點綴其間的公園湖泊、生態水系讓人心情舒暢。

  自2017年2月核心區濱海新城啟動建設以來,福州新區積極落實國務院、住建部、省政府和住建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有關要求,始終按照“成熟推廣一批、試點應用一批、探索研究一批”的滾動發展思路,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提升市政道路預製化水準,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市場應用”的産業生態,以綠色建築賦能低碳發展,為高品質現代化新城打造綠色發展新名片。

  福州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洞江湖、東湖、閩江河口等片區開發成效顯著,城市建成區面積從2012年的17.1平方公里擴大到93.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上升19.28個百分點。

  民生福祉的提升是福州新區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十年來,財政支出近八成投向民生領域,“一閘三線”工程長樂段通水,76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三甲醫院、高等院校實現從無到有,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福建醫大附一醫院(濱海院區)、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濱海院區)等建成開診,天津大學福州國際聯合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濱海校區、陽光學院濱海院區等院校相繼開學。學前教育普惠學額覆蓋率提升至93.55%以上,醫療床位數增長14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體事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福州新區被文旅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城市空間充滿未來想像。筆者來到福州新區濱海新城CBD項目施工現場,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項目地下建築面積約52萬平方米,是我省在建最大的地下空間項目,雙地鐵中央商務區站敷設于福州新區濱海新城CBD核心區之下,濱海快線F1與地鐵6號線在此交會,未來這裡將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無風雨換乘,為市民群眾提供購物出行、觀光旅遊登機換乘等一站式舒適體驗。作為福州“3820”戰略工程重點項目之一,項目建成後將涵蓋地標寫字樓、高端商業、五星級酒店、沙灘公園等多業態,聚力打造中央活力區,推動福州新區成為省會福州城市發展的核心區。

  鯤鵬萬里,乘數而上。十年來,福州新區六大主導産業持續發力,數字經濟構築智慧高地,新材料新能源點亮綠色未來,新型顯示、醫藥健康等産業集群不斷壯大,糧儲安全與文旅融合共促民生福祉,濱海快線等交通網絡織密城市脈絡,産城人融合讓宜居宜業圖景愈發清晰,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個十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