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龍岩:在新起點上開啟革命老區共同富裕新征程
2025-09-09 10:57:56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龍岩:在新起點上開啟革命老區共同富裕新征程

龍岩大橋 謝澤鏵 攝

龍岩:在新起點上開啟革命老區共同富裕新征程

長汀汀江 朱芳彬 攝

龍岩:在新起點上開啟革命老區共同富裕新征程

福建晶旭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在進行焊線操作。 謝澤鏵 攝

龍岩:在新起點上開啟革命老區共同富裕新征程

廣汽紫金新能源電池綜合利用項目現場 謝澤鏵 攝

龍岩:在新起點上開啟革命老區共同富裕新征程

遊客在連城四堡體驗雕版印刷技藝。章宸睿 攝

龍岩:在新起點上開啟革命老區共同富裕新征程

漳平永福杜鵑花盛開,市民正在賞花。 章宸睿 攝

龍岩:在新起點上開啟革命老區共同富裕新征程

龍岩中心城區 章宸睿 攝

  初秋的龍岩,草木蔥蘢、萬木競秀,處處跳動著高品質發展的強勁脈搏,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活力與生機。

  2022年3月,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閩西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建設方案》,翻開了龍岩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

  三年多來,龍岩人民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乘勢而上、擔當作為,緊緊圍繞“六個方面作示範”目標任務,貫徹落實省委對龍岩提出的“展現六個新作為”要求,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全力推動閩西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建設,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成功創建了一批國家、省級試點示範品牌,為全國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探索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龍岩經驗”。2024年,龍岩人均地區生産總值躍升至全國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第一位,爭取政策項目資金達208.69億元,廣龍對口合作在國家評估中獲評優秀等次,龍岩在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座談會上作典型發言。

  “穩”的態勢持續鞏固、“進”的動能持續蓄積、“融”的成效持續顯現,龍岩市在全力推動閩西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建設進程中取得了顯著成就。

  點燃高品質發展主引擎

  總投資約80億元的漳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簽約完成。

  總投資15.7億元的福建省鵬遠科工鋼結構生産製造基地項目一期正式投産。

  廣龍對口合作項目廣汽紫金新能源電池綜合利用項目一期破碎車間進入試生産階段。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龍岩市委上半年工作會議暨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推進會公佈了全市上半年工作“成績單”: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11項指標增速居全省前三位;民間投資、工業技改投資等14項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釋放出澎湃動能,在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上展現新作為。

  在産業發展方面,龍岩精準把握“著力點”,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10家,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5個,龍岩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國家産融合作試點城市、數字經濟百強市。

  科技創新同樣是龍岩發力的關鍵領域。高標準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推動上杭縣、武平縣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縣(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32家,德爾科技、晶旭半導體等企業突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易控智駕等5家無人駕駛領軍企業落地龍岩;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34件、居全省山區市第一。

  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點”,龍岩持續打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龍龍高鐵武平至梅州段全線開工,廣藥王老吉生産項目等512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實現開竣工。深化開展大招商招好商行動,成立14個産業鏈招商組,近兩年全市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056個、總投資2476億元,産業鏈圖譜招商、“一獎三全”等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織密高品質發展民生網

  7月29日,龍岩首批10家“共富漁場”集中授牌儀式舉行。

  8月1日,全市共富林場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武平縣召開。

  推動閩西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抓手在哪?全市上下主動擔當、先行先試,圍繞共富目標,積極探索革命老區共同富裕“龍岩實踐”路徑——

  聚力綠色發展,促進“生態富美”,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深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建設,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成為全球生態修復典型,首創的“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等四項舉措寫入國家深化林改方案,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經驗在全國推廣,龍岩地質公園獲評世界地質公園,冠豸山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24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9.21%,主要流域Ⅰ類和Ⅱ類優質水比例由2022年的50%提高到2024年的85.5%,中心城區空氣品質居全省第一位、全國前列。

  聚力城鄉建設,促進“城鄉富強”,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上展現新作為。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和南北新城建設,2024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6.67%、居老區重點城市第二位,入選全國第四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海綿城市示範建設通過國家終期驗收。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的建設理念,畜禽、蔬菜、果茶等七大特色優勢農業全産業鏈年産值突破千億大關,城鄉人均收入倍差縮小至1.8、居老區重點城市前三位。

  聚力民生改善,促進“生活富足”,在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上展現新作為。實施“教育強市”“健康龍岩”戰略,近兩年高考本科上線率、特殊線上線率均高於全省平均水準;成功入選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品質發展示範項目實施城市,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實現“零”的突破。抓好青年友好、生育友好、老年友好城市建設,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

  拓展高品質發展新空間

  8月27日,第三屆“龍岩人才活動周”啟動儀式暨2025年龍岩市産業鏈人才創新大會舉行,簽約人才創新項目84個,總金額157.6億元。

  8月20日,廣龍對口合作科創園在廣州市天河智慧城軟體園孵化中心開園,首批15家龍岩企業入駐園區,為區域合作注入了創新活力。

  8月5日,2025年體彩杯海峽兩岸(連城)青少年棒球邀請賽暨第六屆海峽兩岸(連城)青少年棒球文化嘉年華在連城縣舉行,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近200名青少年同臺競技。

  ……

  在拓展城市合作“朋友圈”方面,龍岩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廈漳泉都市圈,全方位推動與廣州對口合作、與廈門山海協作,在完善區域協調發展上展現新作為。成立廣龍合作産業園、廈龍山海協作産業園,廣汽集團等4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岩合作項目均已竣工投産,與廈門建發等3家世界500強企業合作貿易近百億元,廣龍對口合作有關經驗獲國家發改委肯定推廣,新時代廈龍山海協作在全省績效考評中獲第一名。

  在架好兩岸融合“連心橋”方面,龍岩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上展現新作為。全國首創向臺農發放林下經濟不動産權證;漳平臺創園先後獲評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等20余項國字號品牌,連續8年在全國臺創園建設發展考評中獲得第一名。

  在用好深化改革“金鑰匙”方面,龍岩探索“才聚龍岩”人才工作機制改革、“大愛龍岩”精神文明品牌創建等“十項重點改革”提升工程,建立國家、省、市級重點改革試點“三張清單”,紮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探索完成全國首單跨省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全國首單水土流失區林業治理碳匯保險交易,頒發全國首本林下經濟(森林景觀利用)不動産權證書。

  激發高品質發展原動力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記者走進龍岩各地,感受到一種火熱的氛圍。

  在上杭縣古田鎮,晨光初染筆架山,龍岩全國研學營地內號角嘹亮。操場上,百名身著灰布軍裝的少年正進行《紅纓武魂》操的訓練。

  暑期的長汀縣城水東街人山人海,“來了就是客·遇見長汀”系列活動,不僅讓遊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度觸摸汀州古城的歷史文脈與客家風情,更以創新形式激發夏日消費活力。

  閩西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土地,每一寸角落都能感受到紅色熱土的魅力。龍岩通過保護、活用、擦亮品牌“三管齊下”,持續打響“清新福建·五彩龍岩”城市品牌,讓紅色資源從“靜態陳列”變為“發展動能”,推進文旅經濟高品質發展——

  讓紅色文化遺存“活起來”。制定出臺全國設區市第一部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實現“國保級”紅色文化遺存的修繕保護全覆蓋,古田會議紀念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入選全國紅色基因庫建設試點。

  讓紅色資源“用起來”。由福建省委宣傳部、龍岩市委宣傳部聯合攝製的《浴血榮光》,于7月15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與觀眾見面。推動紅色文旅深度融合,拍攝《絕命後衛師》等紅色革命歷史影視劇,入選“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成功創作《古田軍號》等紅色文藝精品,紅色歌舞劇《松毛嶺之戀》入選第三屆中國歌劇節參演劇目,古田旅遊區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讓紅色品牌“亮起來”。深入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辦好古田幹部學院,組建紅色宣講團開展活動150余場、覆蓋10萬人次,成功舉辦“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啟動儀式等活動,古田會議豐碑、調查研究模範、萬里長征起點、中央紅色交通線等紅色品牌越擦越亮。

  面向未來,龍岩將繼續以奮鬥者的姿態、探路者的擔當,積極探索革命老區共同富裕“龍岩實踐”,努力為全國、全省大局作出龍岩貢獻,讓這片紅色土地在高品質發展的大潮中綻放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記者 羅小春 徐士媛 通訊員 曾俊欽 藍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