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建周寧:一片林蹚出一條生態致富路
2025-09-24 08:36:2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一片林蹚出一條生態致富路

福建周寧:一片林蹚出一條生態致富路_fororder_265c1d71-47ec-4601-b686-e98be9a00cc4

黃振芳家庭林場 陳義冰 攝

  9月,記者走進位於周寧縣七步鎮的福建三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組培車間,只見工人正熟練地從組培瓶中取出多肉種苗,進行篩選、分揀和晾曬。2019年,看中後洋村的生態優勢,該公司選擇在此落戶。

  “這裡生態環境優越,高山立體小氣候獨特,我們培育出的多肉品相好,訂單不斷。”三杉公司負責人陳壽強介紹,目前公司已掌握89個多肉品種組培技術,可為市場提供860多種多肉組培種苗,年産量達2000萬株。産品不僅暢銷雲南、山東、江西、廣東等地,還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帶動周邊100戶農戶種植高山冷涼花卉,每戶年增收6萬元以上。

  一個人與一片林

  這片綠色産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人和一片林。

  20世紀80年代,後洋村村民黃振芳帶領全家上山開荒,率先掀起造林熱潮。在他帶動下,全村林地面積擴展至7300多畝。

  青山已成,産業漸興。後洋村探索“林養、林種、林遊”融合發展的新路子,牧業、花卉、林下中草藥種植等綠色産業紛紛落地,“綠水青山”正加速轉化為“金山銀山”。

  “現在,我們把村裏的林木資源盤活了,不僅有林下種植、養殖的收入,通過‘碳匯貸’,還讓山林的生態價值變成了真金白銀。”後洋村黨支部書記張妙香説。

  2022年,周寧縣將林木資源折算成碳匯價值,後洋村以此作為質押擔保,成功獲得10萬元“碳匯貸”,成為全縣首個“賣碳翁”;2024年,黃振芳家庭林場獲頒寧德市首張寧德林業産業經營票證,並獲得“林e貸”綜合授信300萬元……

  從黃振芳揮動鐵鍬落下第一抔土,到今天“碳匯貸”成功落地、多肉種苗暢銷海內外,周寧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借青山之勢,周寧縣在放大生態效益上下足功夫,全力構建現代農業體系,走出一條人養山、山養人、山青人富的循環之路。

  在瑪坑鄉小尋盆苑基地的大棚裏,又是另一番生機盎然的景象:滿眼綠意撲面而來,一株株杜鵑依勢而長、姿態各異。

  基地負責人李洪斌,是這場“美麗事業”的創始人。2018年,他相中了家鄉的發展潛力,創辦小尋盆苑基地,開啟杜鵑種植的規模化、産業化發展之路。此後,經過不斷摸索和外出學習,李洪斌的種植基地從最初的30平方米逐步擴展到如今的10畝。

  “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用地成本,周寧是我發展杜鵑種植的最佳選擇。現在有電商直播,我們連銷售門店都省了,相信未來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李洪斌信心滿滿地表示。

  生態産業版圖不斷拓展

  周寧的綠水青山,不僅孕育了特色産業,也吸引著八方遊客慕名而來。

  金秋時節,禮門鄉陳峭村。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玉米、橙黃的地瓜鋪滿了曬匾、屋頂和院場,與古樸的黃泥墻、遠處的層林盡染相互映襯,吸引著八方遊客前來“尋秋”“賞秋”。

  “一路騎行過來,沿途風光旖旎,山峰層巒疊嶂,讓人在騎行中盡享大自然的寧靜與愜意。”遊客黃燦一邊回味著騎行的舒適,一邊在村莊各處打卡留念,“這些農作物五顏六色,像是一幅絢爛的油畫,我拍了好多照片發朋友圈,大家都問這是哪,也想來看看。”

  陳峭村坐落于後垅大峽谷的懸崖峭壁之巔,以瑰麗的日出、雲海、星空和峻峭的岩石、幽深的峽谷聞名,2015年陳峭成功申報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先後獲評中國傳統村落、國家級森林村莊、首批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等,生態旅遊的名片越擦越亮。

  “我是土生土長的陳峭人,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還有鄉里鄉親的熱情,都讓我有著特殊的情感。”“雲山古舍”民宿老闆陳孫壯説,此前他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家鄉發展生態旅遊的良好前景後,毅然決定返鄉創業。

  近年來,依託好生態,陳峭村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一批民宿、農家樂等新業態迅速崛起。目前全村發展10余家民宿、5家農家樂,年住宿收入100萬多元。

  一棵樹,蔓延成一片林;一片林,蹚出了一條路。

  而今,周寧的生態産業版圖不斷拓展:草珊瑚、黃精、金線蓮等林下藥材在林間紮根生長,全縣林業總産值已突破20億元;連綿的茶山清香四溢,茶産業綜合産值高達18.7億元;多肉、小菊、杜鵑等特色花卉苗木點綴山野,全産業鏈産值超4億元。與此同時,生態旅遊熱度持續攀升,今年入夏以來,周寧接待避暑旅遊人數約108萬人次,同比增長20%……(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魏知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