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州連江東升村:創造遠洋漁業“船”奇
2025-10-11 09:42:23來源:福州晚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獲評全省“明星村”,村民造大船、闖大洋 連江東升村:創造遠洋漁業“船”奇

福州連江東升村:創造遠洋漁業“船”奇_fororder_ScreenShot_2025-10-11_093207_964

東升村全景。

  每天,全球漁獲從毛裡塔尼亞等遠洋漁業基地出發,跨越大洋,靠岸福州,然後端上市民的餐桌。這離不開一批又一批“福州船長”的努力。

  早在30多年前,連江琯頭鎮東升村的村民便遠赴印尼海域捕魚,拉開了福州民營遠洋漁業發展的帷幕,並獲評全省“明星村”。近日,記者來到這裡探秘東升“船”奇。

福州連江東升村:創造遠洋漁業“船”奇_fororder_ScreenShot_2025-10-11_093529_416

連家船模型。

  搬上來 住下來

  告別“水上流浪”

  疍民又叫連家船民,千百年來以船為家,在水上漂泊。東升村地處閩江口,村民主要有江、連、歐、林四大姓,先民多為閩江口的疍民。

  漫步東升村,小區、公園、醫院、幼兒園、幸福院、運動廣場等配套齊全,呈現宜居新貌;海鮮樓、小吃店等各類商店林立,村民安居樂業,充滿煙火氣。

  而在過去,這裡是另一番景象。“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們擠在一條木船上,吃不上飽飯,沒房住、沒學上,過著‘一張破網挂船邊,斤兩魚蝦換糠菜’的生活。”東升村黨支部書記江國利説。

  東升村展示館以及《東升人》書籍,生動展示了東升人“搬上來、住下來”的奮鬥故事: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連體棚房,到舊村改造後的住宅樓、籃球場和運動廣場,再到如今的公寓樓以及可看江景的現代小區……在政府的推動和支持下,東升疍民上岸定居,過上了好日子。

福州連江東升村:創造遠洋漁業“船”奇_fororder_ScreenShot_2025-10-11_093519_557

東升村的碼頭停泊著許多漁船。

  走出去 闖大洋

  到印尼去捕魚

  既要搬上來,也要富起來。上岸後的東升人發揮捕魚特長,瞄準了遠洋漁業,開始造大船、闖大洋、捕大魚。

  “東升人發揚艱苦奮鬥、敢為人先的精神,在國家支持下成立漁業合作社,建冷凍廠、造船廠、漁貨加工廠、碼頭以及漁業基地等,開展遠海捕撈,涌現了江福官等全國勞模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等一批鄉村帶頭人。”江國利説,20世紀90年代初,東升村社會總産值已達千萬元以上,獲評全省“明星村”。

  1989年,福州晚報的《敢為天下先 東升村船隊首次出征海南》一文這樣寫道:“東升村是我省首家的‘千萬元’村,漁業船隊技術人才和設備力量較為雄厚先進,海洋捕撈能力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

  1994年福州出臺的《關於建設“海上福州”的意見》提出要組建兩支船隊,其中就包括遠洋漁業船隊。1993年,東升村漁民勇做“吃螃蟹第一人”,駕駛10艘機帆船遠赴印尼漁場作業。

  “我們從東升村碼頭出發,航行了七天七夜才到達印尼海域。當時船上條件艱苦,淡水、食物都得就地補給。至1994年底,我們捕獲了帶魚、黃瓜魚等經濟魚3157噸。一直到1995年3月我們才開始返航。”江金盃俤和江長壽回憶道,“回來的時候風浪很大,只能隱約看到前行船的桅桿,大家徹夜未眠。所幸最後有驚無險,大家都平安歸來。”

  如今,東升村的沿江碼頭停泊著許多漁船,其中不乏大型遠洋漁船。隨著科技的發展,連江遠洋捕撈船不僅配備了先進的通信設備,還有獨立衛生間和寬敞的房間,船上實現了海水淡化,船員能吹空調、看電視,不愁吃喝。

福州連江東升村:創造遠洋漁業“船”奇_fororder_ScreenShot_2025-10-11_093552_598

東升村展示館記錄了東升村村民早年遠洋捕魚的歷史。

  留鄉愁 樹新風

  繪就“漁舟唱晚”

  既要富腦袋,也要富口袋。東升村漁業文化底蘊深厚,保留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疍民拉詩。

  連江文史專家林瑞霖介紹説,每年端午前,從初一到初四,每天晚上在閩江口之濱的東升村可以看到疍民的後代聚在一起,伴隨著鏗鏘的鑼鼓,唱起古老的疍民漁歌——拉詩,構成了一幅閩江口的“漁舟唱晚”圖。

  據老漁民介紹,疍民拉詩活動十分隆重,承載著漁民們祈福、消災等多種願望。比如《拉詩詞頭》《十朵好花》《廿把白扇》《十粒橄欖》《十條羅裙》《十雙羅鞋》《十五碗魚名》《柴盤歌》《十想妹妹》等表達了漁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水上艱辛生活的感嘆、對年輕男女自由戀愛的憧憬。

  如今,傳統拉詩不僅得到保護和傳承,還有了拓展。《閩江口的“漁舟唱晚”》一文這樣寫道:“新編的《十勸阿哥》《十勸阿妹》《十勸阿公》《十勸新人》等,以古老的拉詩形式倡導新時代文明新風。2021年6月東升村根據《柴盤歌》片段改編創作的拉詩《翻身疍民謝黨恩》搬上琯頭鎮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週年文藝晚會舞臺,古老的疍民拉詩開出了新時代民俗文藝之花。”

  東升村還制定了村規民約和文明公約,設立了道德評議會,培育文明鄉風。“道德評議會由村裏的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兩委’成員、老人會會長等威望高、辦事公道、説理能力強的人員組成。評議會將村裏大大小小的矛盾擺到臺面上,擺事實、講道理,成了基層治理的好助手。”江國利説。

  東升村也是連江以及福州發展遠洋漁業的一個生動縮影。宏東漁業在毛裡塔尼亞建起了我國在海外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實現了遠洋漁獲在家門口上岸……在一批又一批“福州船長”的努力下,福州遠洋漁業綜合實力長期保持全省首位、全國前列,遠洋漁船數量居全國地級市第二,遠洋漁業全産業鏈高品質發展。(記者 鄭瑞洋 包華)

福州連江東升村:創造遠洋漁業“船”奇_fororder_ScreenShot_2025-10-11_093542_991

東升村尚書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