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年文廟“煥新”——福州文廟170多年來首次大修
9月6日,福州文廟修繕現場,屋面上的泥瓦工弓著身沿陡坡為大成殿鋪上新瓦。
瓦片是古建築防雨的關鍵,福州文廟屋面由雙層瓦鋪就,“底瓦+蓋瓦”組合瓦壟鋪兩層,達到雙重保護屋面的效果。圖為9月6日,泥瓦工為蓋瓦刷上傳統防水材料烏煙灰。
9月8日,福州文廟修繕現場,油漆工正對東西兩廡木構部件進行維修保養。
9月15日,福州文廟修繕現場,泥瓦工袁仕璨正在為大成殿屋頂新修好的瓦片做最後檢查。
7月31日,木工在文廟大成殿屋頂對木構部件進行修繕。馬志遠 攝
福州文廟位於福州傳統都城中軸線。圖為9月12日文廟航拍。
9月25日,一群鳥飛過大成殿。圖片除署名外均為陳天博攝
寒露已過,榕城暑熱依舊。從車水馬龍的八一七路拐進聖廟路,高聳的紅墻將熱鬧隔絕在外,這便是福州文廟。走進廣場,削好的木料、待用的瓦片被碼得整整齊齊;屋面上,泥瓦工弓著身,沿陡坡鋪上新瓦;屋檐下,木工踩著腳手架,仰頭修補木構件……
這是福州文廟自清咸豐年間(1851年至1854年)重建後,170多年來的首次大修。
文廟,是古代祭祀儒學創始人孔子、開展儒學教育的場所,也是禮制廟宇與官方學校合二為一的建築規式。自唐大歷八年(773年)從城西北移建今址,福州文廟1200多年未曾更址。據史料記載,五代後梁龍德元年(921年),閩王王審知在福州文廟設“四門學”,開啟官學教化之路;北宋景祐年間,廟旁增設府學,正式形成“廟學相依”的格局;明清兩朝,福州文廟三度被火焚燬、三度重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裡曾作為學校、紅衛商場、少年宮等場所。2006年,福州文廟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州文廟現存建築佔地面積755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築佈局坐北朝南,南北依次排列二進院落,採用傳統的中軸線左右對稱方式,中軸線最北端是大成殿——整座大殿坐落于1.46米高的臺基之上,往南依次為儀門、泮池、前埕、欞星門,兩側為廊廡、官廳、鄉賢祠、名宦祠和東西兩廡等。
“大成殿是福州文廟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建築面積位居全國前列,而大殿內陳設除了大型青石孔子及四配坐像,還有七十二賢石雕像,這種做法在國內較少見。”福州文廟保管所所長林立傑介紹説。
經歷170多年風雨,大成殿雖大體保存較好,但屋檐、地面、墻體、木構架等存在年久失修、斷裂下沉等問題。為進一步保存並延續福州文廟的歷史信息及應用價值,2024年3月,由福州市文物局組織制定的《福州市文廟大成殿整體修繕方案》獲國家文物局批准,以大成殿修繕及周邊環境整治為主。
作為市區現存最大的晚清時期官式建築,福州文廟的修繕工程體量大、用材多,難度可想而知。按原計劃,主體修繕工程本應於今年秋季結束,但過程中的諸多“意外”,導致工程進度一再推遲。
瓦片是古建築防雨的關鍵。施工隊從大成殿屋面揭瓦後,發現了不同時期多種規格的老瓦,在外觀、造型、泥料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修繕需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那鋪新瓦應是什麼規格?工藝要如何提升?經文物專家團共同會診,施工隊赴外地訂燒3萬片新瓦,多耗時3個月。大成殿是重檐歇山頂,屋面較陡,由雙層瓦鋪就,“底瓦+蓋瓦”組合瓦壟鋪兩層,達到雙重保護屋面的效果。為防止瓦片滑脫,施工隊在每3塊瓦片下的椽、望板又釘上2顆鑄鐵方釘,更好地固定瓦片。
“急不得,也快不了。慢工出細活,只有慢下來,才能保證工藝。”福州市文物保護工程專家庫成員邱守廉説。
從屋面揭瓦、勘察、重新鋪瓦,到屋身勘察、更換受損望板、檁條,再到地面加固構件、更換地磚,經歷一年多的細緻施工,大成殿終於在能工巧匠的精心修復下,逐漸重現往日氣派。
在福州市文物局等部門的努力下,今年5月起,除大成殿以外的福州文廟建築也被納入維修保養:對外墻、東西兩廡、前埕的廊廡等處進行維修保養,包括油漆粉刷、墻體墻帽加固、屋面漏水處更換維修、內部環境整治、疏通下水道、更換破損條石等。
始建於唐初的福州文廟,不僅是福建省內最早的文廟,更是國內最早興建的地方文廟之一,也成為研究福州乃至福建文教和科舉發展最重要的實物遺存。承載儒學文化,傳承閩都文脈,隨著修繕工程的收尾,這處福州傳統都城中軸線上的地標性文化景觀即將“重煥新生”。(記者 陳歡歡/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