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寧德:城市“更新” 幸福“加碼”
2025-10-20 10:49:22來源:閩東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城市“更新” 幸福“加碼”——寧德精織城市空間解鎖市民宜居生活

寧德:城市“更新” 幸福“加碼”_fororder_ScreenShot_2025-10-20_103443_839

東湖一隅 柳明格 攝

  湖光瀲艷,親水棧道蜿蜒向前;街角巷口,大小公園星羅棋佈;社區之間,服務設施日漸完善……在寧德,推窗見青山,漫步聞潮聲正逐步成為生活日常,城中有景、城景相依的宜居宜業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十四五”以來,寧德市始終堅持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為指引,以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及提升城市建設品質為抓手,不斷夯實發展基礎、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發展更新,一步步將“宜居寧德”從藍圖變為現實,讓市民的幸福感在每一個城市細節中悄然生長。

  新園綴城,出門即景。隨著夜幕降臨,蘭溪橋頭東北角公園逐漸熱鬧起來,三三兩兩的市民散步于蜿蜒步道,孩子們在溪邊嬉戲玩耍,歡聲不絕於耳;沿溪而植的樹木鬱鬱蔥蔥,常見附近居民乘涼閒聊,悠閒自在。該公園還建成一條長92.3米的景觀步道,連接蘭溪大橋南北兩側,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推門入園”的美好願景逐步實現,集文化娛樂、健身休閒、社區服務於一體的城市微空間越來越多,為山海之城增添抹亮色。

  一個個精巧的口袋公園、一條條流暢的慢行步道,都是寧德市持續推進城市建設的生動縮影。

  近幾年,我市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全力推進民生工程,用心規劃項目建設,全面激發城市活力。“十四五”以來,寧德市累計完成口袋公園、無障礙設施提升、街頭運動場、路口改造、城市綜合體、停車場、充電站等項目459個,推動山體、水系、公園、步道串點成線,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質,讓市民真切感受到環境更加宜居、城建更具內涵。

  此外,為讓城市生態景觀更加亮麗,我市重點結合中心城市自然本底特徵,在環東湖、赤鑒湖等重要節點、線路積極開展景觀綠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準。如今,城市綠地可達性、均衡性顯著提高,綠色空間佈局得以優化,“含綠量”不斷增長,我市也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在社區改造建設方面,寧德同樣邁出堅定步伐。蘆坪社區地處城區中心位置,是承載幾代當地人記憶的歲月地標,也記錄寧德城市變遷的發展脈絡。2023年,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前提下,我市針對該社區設施老舊問題啟動改造工程,對水電氣、通信網絡、排水系統及房屋外立面進行維護升級,並對沿街建築進行設計優化,新建“一里時光”鄰裡公園、“詩情巷”等休閒打卡處,讓老街區煥發新光彩。

  廣集群眾意見,圍繞民生需求,我市通過微改造、微更新的方式及“拆、留、改、建”有機結合的原則,不斷推進老舊社區基礎設施升級改造,“舊貌換新顏”的蛻變既保留鄰裡溫情,又喚醒老城活力。截至目前,中心城區累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74個,惠及1.35萬戶居民。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推進改造工程,計劃中心城區完成老舊小區改造460戶。

  從口袋公園到景觀工程,從舊區改造到城市煥新,“繡”出城建發展新圖景並非朝夕之間。在擘畫建設藍圖的過程中,寧德始終聚焦“擴規模”“塑品質”“提功能”“增活力”“優治理”五大方面,按照“一核兩廊五軸”的發展格局、緊扣打造“增長極”建設“四個區”的戰略部署,紮實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我們將緊扣民生需求,瞄準城市建設短板弱項,不斷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城市發展品質。”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佈局之年。下一步,寧德市將重點實施一批市政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住房安居保障、民生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加快構建“一脊七葉”城市空間格局,推動中心城市提質擴容。

  此外,我市還將緊密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加快推進路橋、水務、管廊等基礎設施的智慧化建設改造,重點加快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中心城區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監管平臺等智慧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市政設施運維和管理的智慧化水準,以科技“智”理疏通城市脈絡。

  一曲山海經,一城譜新篇。處於大發展、大建設時期的寧德已做好打造高品質中心城市的準備,穩步朝著宜業宜居、智慧韌性的現代化環灣城市邁進,讓一座城真正成為全市人民幸福生活的載體。(記者 黃雪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