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深愛·共進”2023粵港澳龍舟邀請賽在深圳福田開賽
2023-06-24 16:03:0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克軍 責編:張琳瑞

  6月22日,由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福保街道辦事處承辦的“深愛·共進”2023粵港澳龍舟邀請賽正式開賽。現場人流量預計超過10萬人次,158.6萬人次通過線上平臺觀看了直播。

“深愛·共進”2023粵港澳龍舟邀請賽在深圳福田開賽_fororder_A1257CCF-2F65-4F64-BA85-9012CC0C19D0

“深愛·共進”2023粵港澳龍舟邀請賽現場 供圖 深圳福田區委宣傳部

  三地齊聚 灣區范出圈

  劃龍舟是最有標誌性的端午習俗之一,龍舟競渡、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福田區首次龍舟賽在新洲河舉辦,“綠色生態、城市活力、文化生趣、人水共生”等元素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深愛·共進”2023粵港澳龍舟邀請賽在深圳福田開賽_fororder_6CBAC875-0D73-4340-BAF5-B9E9F04046D6

比賽現場參賽隊伍奮勇角逐 供圖 深圳福田區委宣傳部

  “本次龍舟賽是福田區近年來首次舉辦的龍舟類水上賽事,也是城市中心的首次龍舟賽,更是一次別開生面的粵港澳水上運動交流,來自廣東、香港、澳門的12支龍舟隊伍在這條河道乘風破浪、奮楫爭先,共促三地龍舟交流和互動,共敘粵港澳龍舟故事,共繪灣區交流同心圓。”本次活動主辦方表示。

  當天上午,參賽的龍舟隊巡遊入場,沿岸群眾的喝彩聲不斷,碧波翻涌的新洲河上,號子聲、吶喊聲此起彼伏。比賽開始後,市民在繁華市中心駐足欣賞“激情與速度”,參賽選手奮力揮槳,河道兩邊傳來陣陣鼓掌聲、歡呼聲,感受傳統端午習俗的熱鬧氛圍。

  龍舟國家一級裁判員王少娥現場解説,用專業視角帶來沉浸式的龍舟文化體驗。經過激烈角逐,韶關市龍舟協會龍舟隊獲得男子組冠軍,香港碧海龍舟隊、東莞莞義龍舟隊分別獲得第二、第三名,深圳市龍舟協會女子隊獲得女子組冠軍。

  精彩藝秀 傳統風出新

  除了精彩的龍舟賽,活動還將傳統民俗文化和充滿年輕活力的“文創、潮玩、新媒體”等元素融合其中,讓市民群眾感受傳統文化和新興文化的碰撞交融,度過難忘的端午佳節。

  開幕儀式上,“裏湖富美青年英歌隊”的30位演員及兩位領隊帶來了精彩的英歌舞表演。現場還有福田原創藝秀的精彩演出。市民現場近距離聆聽原創中國風hip-hop説唱歌曲《龍舟賽,賽龍舟》,觀看專業舞蹈團隊帶來的精彩舞蹈表演,感受元氣滿滿的啦啦隊女孩展現出的青春活力。“今天的活動氛圍特別好,假期正好帶孩子來感受下節日氣氛。”市民孫女士説。

“深愛·共進”2023粵港澳龍舟邀請賽在深圳福田開賽_fororder_D1D184C6-BADB-457F-AE76-CAB5FC3F5794

開幕儀式節目表演 供圖 深圳福田區委宣傳部

  非遺圩市 煙火氣出彩

  這次的活動還有新洲河畔別具一格的非遺圩市。圩市上有彩繩、手工香囊、端午粽子及投壺遊戲等端午特色攤位,煙火氣十足。期間不少身穿漢服的俊男靚女走上街頭,為非遺圩市增添了一抹文化韻味。

“深愛·共進”2023粵港澳龍舟邀請賽在深圳福田開賽_fororder_3346556F-CCCE-451A-A505-7364AE95C788

非遺圩市 供圖 深圳福田區委宣傳部

  主辦方表示,通過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讓更多市民群眾感受傳統文化、體驗龍舟運動、傳承龍舟精神,促進文旅産業消費和發展。本次活動提高了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的知名度,促進了大灣區體育交流合作,增強了城市創新活力,助力節慶商圈經濟,傳統與時尚、文化與體育的融合碰撞,讓首善之區的傳統文化更加璀璨,為先行示範區建設注入更豐富的內涵。(文 李映學)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