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韶關武江:築夢沃野展新顏 鄉村振興煥活力
2024-09-24 17:23:51 來源:羊城晚報編輯:李藤 責編:張琳瑞

韶關武江:築夢沃野展新顏 鄉村振興煥活力

韶關武江鄉村振興新面貌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韶關武江區重陽鎮大夫前村番靈有機蔬菜生産基地裏,一座座大棚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一壟壟蔬菜長勢喜人、生機勃勃,一幅産業興旺、村美民富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武江區高位推進“百千萬工程”,有效促進城鄉區域融合發展,全力建設和豐富市民群眾“半小時—1小時生活圈”,造就了眾多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助力了武江高品質發展。

  産業先行為鄉村振興“培根”

  記者了解到,武江區蔬菜産業園規劃總投資2.13億元,以龍歸鎮、重陽鎮、西河鎮、西聯鎮、江灣鎮五鎮為規劃範圍,重點開展葉菜類和應季蔬菜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建設。産業園通過實施特色蔬菜産業引領工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等六大工程13個項目,全力打造集“生産+加工+科技+品牌+流通+休閒旅遊”于一體的全産業鏈發展模式。

  隨著大灣區市場需求的不斷升溫,武江區瞄準蔬果産業“新賽道”,持續發力做好農業增值文章,並積極發揮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建設千畝以上蔬菜種植基地4個、蔬菜種植大棚、水肥一體設施960畝,初步打造蔬菜全産業鏈條,培育家庭農場111家、專業合作社59家、龍頭企業27家,為蔬菜産業發展注入“源動力”。

  截至目前,武江區已創建廣東省“菜籃子”基地4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7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高品質蔬菜生産供應基地。2023年轄區蔬菜種植面積5.94萬畝(含復種),産值14.45億元。蔬菜産業推動農業種植業總産值同比增長4.5%。新增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1個,綠色有機蔬菜3個等農業品牌。

  文化基因為鄉村振興“鑄魂”

  近年來,武江區圍繞重陽鎮水口村龍舟傳統文化打造“龍舟傳統文化小鎮”。周邊道路、停車場、下水碼頭、觀景臺等設施翻修,180棟農房也進行外立面風貌的改造提升,原村委會也被打造成龍舟傳統文化展覽館。此外,武江區更是創新引入鄉村運營團隊,探索“運營主體+強鎮富村公司+村委+村民”的整村運營模式,進一步盤活文化資源,開展龍舟文化體驗活動、煙花主題秀、繽紛燈光秀等活動,逐步形成以龍舟文化旅遊區為龍頭帶動鄉村旅遊發展新格局。

  無獨有偶,在距離水口村數公里外的西河鎮山蕉村正結合區域特色,深挖知青文化、農耕文化、飲食文化等元素,積極探索“文化+”推動鄉村文旅融合,成功打造集展覽、研學、聯誼、休閒于一體的山蕉知青文化園旅遊景區,並利用園區周圍的閒置房屋謀劃打造民宿、農家樂,將閒置宅基地打造為手工課堂、農産品集散中心等。文旅産業的發展給山蕉村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收益,山蕉知青文化園自開園以來,接待遊客量達17萬人次,接待團隊活動等集體活動260多場次,營業額近80萬元,山蕉村正乘著這輛“知青列車”不斷前進。

  韶關南嶺詩意文化康養園作為武江區的首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倚靠原生態濕地森林,是天然的休閒氧吧度假勝地。景區秉承“文旅與康養相結合”的經營理念,致力於打造集文化、研學、康養、度假于一體的文化旅遊生態景區,並依託張九齡的詩歌文化,結合中草藥文化、青梅文化、嶺南詩派文化及所在地鄉村文化,為鄉村振興賦能。

  綠色發展為鄉村振興“美顏”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以前我們村裏環境衛生臟、亂、差,垃圾隨處可見,很讓人頭疼。現在通過環境治理後,村子舊貌換新顏,讓大家住著舒心、安心。”龍歸鎮衝下村村民茹玉英説。

  武江區積極推行升級版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擂比武”,調動村民主動參與,從提升村容標識、修繕公共設施、深入推進農房風貌提升行動等方向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全區累計開展了8批“打擂比武”評選活動,評選出105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莊”,全區277個自然村全部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美麗宜居以上村202個,比例達到72%,創建“四小園”突破了1000個,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文旅産業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武江區持續開展森林總量品質雙提升行動,進一步改善林相、提升林分,完成森林品質精準提升8480畝,依託46萬畝商品林,大力發展林油、林菌、林藥經濟,建設武江花卉林木産業示範園,打造武江“林”手信。2023年,全區林業産業總産值同比增長約28%。此外,結合轄區現有的山體、水系等自然資源和地方特色文化,打造高品質鄉村綠色景觀,加強景觀提升工程,實施拆違補綠、立體見綠、地面插綠、植樹添綠,實現一村一景。同時,以鄉村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態環境為基礎,融入鄉村特色,打造具有較強城鄉聯結功能的綠美城鎮,推動農村面貌全面提升。(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歐陽志強 通訊員 鄒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