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持續12年 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向世界講述了什麼?
2024-10-26 15:28:47 來源:讀特編輯:李藤 責編:趙瀅溪

  10月28日,十二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將如約而至。

  深圳的,國際的,低碳的。12年間,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一直講述著“向綠而行”。

  這是一個先行者的故事。論壇因城而起,也與城共生。12年前,深圳的地圖上出現了一個新地名,從荒草叢生,廠房林立,到山環水潤,綠色低碳産業集聚,深圳國際低碳城成為蝶變煥新的先行者。

  這是一個城市創新發展的縮影。作為科技創新的代表,12年間,綠色低碳創意在論壇上碰撞,前沿綠色科技在論壇上亮相,綠色發展共識在論壇上達成,“深圳綠”成為高品質發展的一張名片。2023年,深圳綠色低碳産業增加值達2200億元,同比增長16.9%。與此同時,萬元GDP能耗、水耗、碳排放強度分別降至全國平均水準的1/3、1/8、1/5。

  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的樣本。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論壇成為共識的發源地、合作的大舞臺,用低碳這一國際語言,記錄著全球有識之士推動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的點滴努力。

  時間的指針在轉動,國際低碳城一路向前,國際低碳城論壇一路放聲。

持續12年 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向世界講述了什麼?

  根植于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持續向世界講述著“向綠而行”。主辦方供圖

  一座特殊的城催生一個論壇

  追溯論壇的起源,不得不提到國際低碳城的由來。

  時間回到2010年,中國和荷蘭的學者倡議在深莞惠交界處,建設一座綠色低碳的生態知識城。

  “最初,這個項目只是學術研討,但是很快成為深圳市政府的決策,並得到國家發改委的直接指導,最終成為中國與歐盟可持續城鎮化國際合作的旗艦項目。”據國際低碳城最早的倡議者回憶,從構想到落子,短短3年時間,國際低碳城就實現了驚人的三級跳。

  2012年底,國際低碳城正式啟動建設。2013年6月17日,在首個“全國低碳日”上,首屆國際低碳城論壇舉辦,國際低碳城首次亮相。從誕生之始,國際低碳城和國際低碳城論壇共生共鳴,肩負著重要使命,那就是成為加強國際低碳綠色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為推廣應用全球低碳新技術的重要載體。

  總規劃面積約53平方公里的國際低碳城,作為深圳唯一以“低碳”命名的重點區域,已成為深圳乃至國家的一張“綠色名片”。“它的模式具有可複製性。為中國其他城市,甚至是發達國家的城市走向低碳化提供了獨特的、有價值的經驗。”被授予2014年“可持續發展規劃項目獎”,國際低碳城獲得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美國保爾森基金會這樣的評語。

  持續12年的綠色盛會高光不斷

  據論壇負責人介紹,十二年來論壇不斷求新、求變,不僅是“坐而論道”,更多的是為綠色低碳創新技術、應用場景、實踐經驗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使之更大範圍地傳播推廣出去。

  論壇的求新、求變在每年設置的論壇主題上得以體現。從首屆的探索新型城鎮化之路,到尋求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新動能;從聚焦“雙碳”行動,到最新的“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國際低碳城論壇緊扣時代脈搏,關注全球性議題,不斷走向成熟和專業,其下設的分論壇涉及綠色交通、綠色建築、清潔能源、綠色金融、碳交易等多個垂直領域。

  回顧過去12年,論壇留下了不少“高光時刻”。2013年舉辦的首屆論壇上,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在全國率先啟動,中國第一筆碳市場交易達成。2016年,論壇首設清潔技術展,匯集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挪威、荷蘭等國最新低碳科研成果。2017年,論壇首次實現了“零碳排放”。2018年,國際綠色低碳産業博覽會與論壇同期舉行。2023年,全國首個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在論壇上發佈。

  作為論壇重要嘉賓之一,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高等教育、科學和創新部發展科學和創新行動司司長舒拉特·奧塔約諾夫在採訪中表示,“希望論壇可以把全球的低碳發展理念、技術不斷帶到深圳,像種子一樣在深圳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再讓深圳的綠色發展成功經驗通過論壇走向世界。”

  綠色“黑科技”改變未來生活

  正如最初的構想,國際低碳城論壇為綠色低碳創新技術和應用場景,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自2017年首次推出國際低碳清潔技術展覽路演以來,技術路演與産業交易洽談會已成為歷屆論壇的“例牌菜”。

  在技術路演的舞臺上,對於未來綠色生活的想像,通過前沿科技照進現實。比如,今年入選的路演項目就包括給建築外墻穿上“自潔外衣”的新型納米材料,來自加拿大的利用慢水流發電的滾筒裝置,能夠長時間、高安全、低成本儲能的新型電池……

  據介紹,國際綠色低碳技術項目路演與交易洽談會是論壇重要的配套活動之一,每年匯集100多個國內外項目,並從中精選出代表先進性、具備投資價值的前沿綠色低碳技術進行重點推介。作為連接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業組織等各方資源的“流量入口”,論壇搭建起低碳技術與投融資、市場應用端之間的合作橋梁。

  除了展示綠色低碳“黑科技”外,論壇每年還評選出成功應用綠色技術的“低碳樣板”,發佈城市綠色低碳場景示範基地。“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超充體驗中心,屋頂上建足球公園的水質凈化廠,全國首個走出實驗室規模化應用全直流的未來大廈……這些上榜的綠色場景為進一步傳播綠色低碳理念,分享綠色低碳發展經驗,發揮了示範效應。

  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

  如果説路演是新興技術嶄露頭角的舞臺,那麼重大項目簽約則推動著綠色低碳産業快速集聚。以上一屆論壇為例,龍崗區城投集團與杭州佈雷科電氣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簽約;龍崗區人民政府與寧德時代等8家公司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涉及産業引進的項目簽約接連不斷。

  在重大研究報告發佈環節,論壇見證了深圳在低碳發展頂層設計上的諸多先行探索。例如,去年發佈的《深圳國際低碳城碳管理導則》,是深圳市乃至全國首次探索片區碳管理規則,創新性提出“2+3”碳管理體系——包括“碳指標”和“碳單元”兩個管理體系,“碳技術、碳政策和碳年報”三個支撐工具。

  2021年在論壇上發佈的《深圳市“零碳公園”建設導則》,在全國率先對“零碳公園”作出定義,包含在公園內降低能源碳排放、提升負排放、資源節約利用等內容,並提出深圳市“零碳公園”建設、管理模式及深圳市“零碳公園”指標體系。

  發佈新政策,引進新産業,國際低碳城及論壇不僅營造起綠色低碳生活的新風尚,更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

  數據顯示,國際低碳城的啟動,在五年內實現了所在片區GDP、工業産值的翻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15家增加到如今的386家。目前片區共有年産值億元以上企業99家、規上企業408家,10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國際化是不變的基色

  從國際低碳城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國際化”是低碳城建設和論壇發展的基色。

  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大咖和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探討各國在不同行業領域實現綠色轉型的創新做法。據統計,12年來,論壇吸引了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萬名嘉賓參加,包括第八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荷蘭前副首相安瑪莉·尤裏茨瑪、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全球經濟與氣候委員會聯合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等。

  與此同時,深圳也通過論壇建立起廣泛的國際合作關係,與荷蘭埃因霍溫、阿姆斯特丹,美國洛杉磯等城市簽署合作協議;與世界銀行、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等機構簽署合作協議;還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環境基金等國際機構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

  通過這一平臺,深圳得以引進國際頂尖的低碳項目與團隊。比如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就曾進駐低碳城建立創新實驗中心,這是該研究機構在美國之外成立的第一個聯合研究機構。去年3月,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先鋒企業、來自德國的布魯薩落戶龍崗,推廣國際能源互聯網平臺及氫燃料應用轉換系統協同示範試點項目。

  此外,國際低碳城論壇還舉辦了南南合作培訓班,荷蘭、法國、意大利、克羅地亞等國家主題日活動,設置國際綠色低碳技術項目路演歐洲專場等,搭建起國際溝通交流渠道,分享國內外城市綠色轉型的優秀案例。

  探路12年,國際低碳城的蝶變是“深圳綠”的一個縮影,綠色生態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價值”在這裡融為一體。根植於此的國際低碳城論壇,與城共生,與時俱進,持續向世界講述了“向綠而行”。(讀特新聞記者 錢飛鳴 嚴偲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