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州市召開高品質發展大會 以“12218”現代化産業體系有力支撐高品質發展 奮力建設經濟更強産業更優能級更高的現代化新廣州 郭永航孫志洋王衍詩李貽偉出席
昨日,廣州市召開高品質發展大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莊小龍 攝
昨日,廣州市召開高品質發展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高品質發展大會部署要求,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産業體系,奮力把高品質發展之路走得更有奔頭、更有勁頭,為全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書記郭永航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志洋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衍詩,市政協主席李貽偉出席。
郭永航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高品質發展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廣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百千萬工程”引領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推動産業向新、改革向深、市場向活、城市向上,實現有品質、有韌性、有活力的發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實現總書記、黨中央賦予廣州的使命任務,必須牢牢抓住現代化産業體系這個關鍵,以“12218”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有力支撐廣州繼續在高品質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要著眼大局,堅持“産業第一、製造業立市”這1個總體要求,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製造業集聚,以製造強市更好支撐製造強國、製造強省;把握大勢,瞄準製造業服務業兩業融合、數智化綠色化兩化轉型這2個主攻方向,重塑産業結構和佈局,在更新迭代中推動産業體系全面優化升級;勇挑大梁,聚力發展具有廣州特色優勢的15個戰略性産業集群、6個未來産業和8個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打造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陣地。
郭永航強調,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産業體系是廣州的戰略之舉、關鍵之為。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決扛起經濟大市挑大梁的責任擔當,緊扣“6+4”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以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奮進姿態,推動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奮力在全球産業版圖重塑中勇攀高峰,加快實現蓄勢蓄能後的出新出彩。大力實施“廣州數智創新計劃”,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加快建設活力創新軸,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進傳統産業技術改造,一體推進品質提升、品牌塑造、企業培育、集群建設,推動傳統産業向成名成品升級、新興産業向星火燎原放大。縱深推進“營商環境改革一號工程”,健全産業統籌分工和製造業投入持續增長機制,打好“優服務降成本”組合拳,一視同仁支持各類企業發展,實施“廣聚英才”人才工程,打造産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推動形成領軍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各類人才近悅遠來的生動局面。全面開展“市場牽引場景開放行動”,充分釋放廣州市場規模優勢,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推廣“市場+資源+應用場景”招商模式,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大力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讓更多新技術、新産品在廣州首試首用、迭代升級。精心打造“萬畝千億産業平臺”,堅持全市統一佈局、各區錯位發展,加快推動南沙、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等重點平臺建設,支持各級各類開發區、高新區、綜保區提級賦能,以“百千萬工程”、城中村改造縱深推進拓展産業發展空間,形成産業集群成鏈、園區提質增效的升騰景象。
郭永航強調,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全市上下要圍繞全力以赴“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工作主線,堅持幹字當頭、實字為要,深入實施“幹部作風大轉變、營商環境大提升”專項行動,堅決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進一步提振“二次創業、勇立潮頭”的精氣神,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科學謀劃“十五五”規劃,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奮力建設經濟更強、産業更優、能級更高的現代化新廣州。
孫志洋強調,要牢牢把握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戰略要求,充分用好廣州優勢,激發潛在的創新優勢,全力打造實體經濟最有奔頭、産業“含金量”勇立潮頭、人民生活更有甜頭的現代化産業發展高地。要以“12218”現代化産業體系挺起現代化建設“硬脊梁”,瞄準細分賽道和主攻方向,加速推動特色優勢産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積聚成勢、未來産業培優育強、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要以産業版營商環境打造現代化産業“強磁場”,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在政策支持和要素市場化改革上精準、持續用力,引進一批引領性、標誌性産業項目和平臺型企業,用心用情用功解決市場主體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廣大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在穗更好發展、更快成功。要以排頭兵的使命擔當奏響高品質發展“最強音”,各級領導要當好深化改革行動派,各部門要勇於解放思想、拿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真招實招,各區要因地制宜、各展所長,為拼經濟穩增長、推動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會上播放了我市産業體系建設成果和未來計劃的專題片、全市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短片,市有關單位、各區主要負責同志和有關企業經營者代表發言,重點圍繞新的一年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出目標思路和工作舉措。
會議以視頻形式開至各區,並同步進行網絡直播。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市檢察院檢察長,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代表,各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單位、市各人民團體、駐穗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主要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企業經營者代表,經濟領域專家學者代表、科學家代表、國家和省實驗室負責人、高校及新型研發機構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城華、方晴、賈政、徐雯雯、廖靖文、武威、許曉芳、楊朝露 通訊員史偉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