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8時,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首場“代表通道”集體採訪。六位來自法學、教育、企業、媒體等領域的人大代表接受採訪,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見解,共同為廣州市高品質發展出謀獻策。
地方立法要突出地方特色
孔繁華(市人大代表、華南師範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作為一名來自法學教育界的代表和市人大法制委委員,自擔任本屆人大代表以來,孔繁華參與了十幾部地方性法規的調研、起草、審議和論證工作,親身感受法規的出臺過程。她認為,廣州市地方立法的亮點突出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具有地方特色;二是著力解決實際問題。
在《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過程中,秉承“一不寫兩必寫”的立法要則,他們將廣州的“歷史特色、文化名片和名城標簽”等內容吸收進《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中。
在《廣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條例》公開徵求意見過程中,針對中小學生能否將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帶進校園的問題,爭議比較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她和市人大調研組一起到校園和社區,聽取家長、學校和學生的意見,最終條例既沒有“一刀切”嚴禁電子産品帶進校園,也沒有放任不管,而是在綜合考慮各方意見的基礎上,賦予學校自主管理權,並明確規定除教學需要外電子産品嚴禁帶入課堂。
孔繁華表示,立法是一項既充滿挑戰又富有意義的工作。每一部法規都會有難點和爭點問題,每一次參與立法活動都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這是她參與立法工作的最大動力,也是廣州城市法治進步的具體體現。
基層立法聯繫是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陳寧(市人大代表、南沙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設立基層立法聯繫點,是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舉措和標誌性成果。2024年3月15日,南沙基層立法聯繫點正式掛牌運作,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設在廣州南沙的國家立法“直通車”,也是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廣州在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中肩負著重要的戰略使命,但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又具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特殊情況,在落實《南沙方案》的實踐中,廣州遇到不少新的前沿的法律問題,而廣州又沒有像深圳、珠海那樣的特區立法權。因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廣州設立南沙基層立法聯繫點,對廣州就具有非常特殊和重要的意義,給了廣州一個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反映大灣區實際情況,反映廣州法律需求法律訴求的重要平臺。
陳寧表示,開設“直通車”,搭起“連心橋”,讓每一件法律都滿載民情民意,“原汁原味”地直達全國人大,這是基層立法聯繫點的責任和使命。南沙基層立法聯繫點自掛牌以來近一年時間,已經對4部法律草案提出意見建議700多條,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送有關法律問題的專項報告6份。他希望,通過南沙基層立法聯繫點,讓廣州南沙大灣區的聲音,直通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持續走深走實,走向融合發展的美好未來。
為人民立法,立人民需要的法
陳武(市人大代表、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校長)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嚴峻挑戰,在這一方面,廣州走在了全國前列,率先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立法。陳武作為一名教育一線的工作者,她深感問題之嚴峻、責任之重大。
《廣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條例》的誕生,有力地破解了轉診綠色通道問題、手機管理難問題、休學復診難問題、校園欺淩防治難問題,這不僅是立法的進步,更是對每一個孩子的尊重和關懷。她表示,為人民立法,立人民需要的法。《廣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條例》這一全國首部地方性法規,讓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法可依,上榜2024年度中國基礎教育創新案例。對此,她向全社會發出呼籲: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守護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健康和快樂成長!
廣州辦事有速度、服務有溫度、改革有深度
應華江(市人大代表、北明軟體有限公司總裁)
廣州始終走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辦事有速度、服務有溫度、改革有深度”,打造了一系列全國首創的改革經驗。
2024年5月1日,《廣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條例》正式實施,更是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他以自己公司為例,因某些原因導致公司不能享受相關政策。對此,天河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協調各局委辦多渠道調查、落實相關情況,最終公司及時享受到了應有的政策紅利,這讓企業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廣州在營商環境建設中的“速度”和“溫度”。
事實上,廣州一直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2023年,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第二高速公路施工及後期運營産生的噪聲問題,給天河智慧城園區企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面對這一問題,應華江和園區其他代表多次實地調研,與周邊産業園、重點企業面對面交流,全面收集他們的意見和訴求,並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做了彙報。應華江介紹,天河區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並加強督辦,區委、區政府同樣心繫企業,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多次協調市、區主管部門和園區企業代表進行現場溝通。在多方關心和努力下,市職能部門快速響應,迅速調配資源,高效完成了機場二高廣汕路至華觀路隔音板的安裝,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政府為企業排憂解難的決心和力度。
2024年,應華江提交了《關於推動民營企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建議》。今年兩會,應華江又提交了《關於新發展格局下推動民營企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建議》,提出了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等3點建議,期待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助力民營企業健康、高品質發展。
同心栽下“梧桐樹”,誠意引來“金鳳凰”。自2021年12月起,作為市人大代表,出任天河區新塘街道智慧城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他表示,將繼續不斷努力,為廣州更加美好的明天、為人民群眾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多作貢獻。
“百千萬工程”激活鄉村高品質發展動能
雷映霞(市人大代表,增城區正果鎮畬族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在廣州增城有一條別具特色的村莊,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有著“廣東九寨溝”之稱,是廣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它就是畬族村。在這個村土生土長的雷映霞,目前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市人大代表,雷映霞深刻體會到推進“百千萬工程”對於激活鄉村高品質發展動能、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意義。近年來,正果鎮畬族村大力推動特色産業發展,以特色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我們因地制宜打造了本土特色高端荔枝——玉荷包荔枝示範基地。與此同時,畬族枇杷入選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名單。目前該村不僅有荔枝枇杷,還有藥材、菌菇、蜂蜜等産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她表示,基礎設施是鄉村振興的基石,得益於“百千萬工程”和“廣州市美麗鄉村建設”,最近剛完成了主幹道景觀提升、盤瓠王墓小公園建設等項目,村裏的人居環境、生活品質在近幾年得到明顯改善,村民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未來,畬族村將繼續大力培育“文化+産業+旅遊”的發展新業態,努力走出一條民族村寨特色發展之路,把“百千萬工程”施工圖變成幸福生活的實景圖。
傳承弘揚優秀廣府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林勁(市人大代表、番禺區融媒體中心副主任)
林勁是一名在番禺區融媒體中心工作的媒體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個常年在電臺用講古形式傳播廣府文化的講古佬。對於傳承弘揚優秀廣府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他覺得要做好三個“粵”字方面的工作,就是聽粵韻,品粵味,傳粵俗。
對此,他有以下三點建議:一是聽粵韻方面,他認為應推動更多廣東音樂、粵曲以這樣的創新方式走進校園和社區,不僅培養愛好者、表演者,更要鼓勵民間創作,挖掘更多優秀作品。二是品粵味,粵菜是廣府文化的重要名片,應繼續改革和提升美食節形式,使其成為新菜式、新名廚、新創意、新模式的發佈會,大力鼓勵跨界、跨節傳播。三是傳粵俗方面,對於體現廣府精神且有積極意義的廣府習俗,像龍舟文化活動,打造成龍舟文化嘉年華,使其成為廣府文化的一張耀眼名片。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林勁表示,作為一名媒體工作者,將繼續用講古的形式傳播廣府文化。他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廣府文化定能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廣州的文化自信也將更加堅定。” (文 朱樺 傅細明 圖 穗仁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