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後,廣州街頭巷尾的年花年桔逐漸凋零,迎來了處置高峰期。2月20日,記者從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獲悉,今年全市共設713個臨時收集點,方便市民分類投放年花年桔。在天河、番禺等區,廢棄年花年桔經“三分離”後分類處理,實現資源化利用。
天河:廢棄年桔成城市綠化“新寵”
在天河區天河南街道廣利路橋底,環衛工人正忙著為復種的年花年桔澆水,經過精心打理,廢棄年桔在此重新煥發生機,為路面增添綠意。
環衛工人正忙著為復種的年花年桔澆水
天河南街城管辦幹部何正苑介紹,該街道今年共設置5處廢棄年花年桔臨時收集點,供市民就近投放。“截至目前,我街已處理廢棄年花年桔近40噸,其中花木13噸、花盆6.5噸、花泥18噸,同時採摘年桔約2噸;復種年桔、桃樹共計99棵。”除復種外,其餘廢棄物也被有效利用,據天河南街綜合事務中心班長徐永會介紹,“桔果採摘下來作為廚余垃圾運至終端發酵制沼,花木集中粉碎堆肥,篩選完好的花盆聯繫苗圃回收利用,花泥用於後期復種補土。”
當前,年花年桔復種活動正在天河全區開展,天河區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今年我們加大宣傳力度,設置了80個臨時收集點,引導市民進行花、泥、盆‘三分離’投放。組織廢棄年花年桔就近就地復種復栽活動,由各街道統一組織,精心挑選環衛停車場周邊、居民小區、橋底、小山坡等適宜復綠的裸露地塊作為復種點,對環衛站收集到的生長狀態良好的廢棄年花年桔進行復種。”
廢棄年桔重新煥發生機,為路面增添綠意
據統計,今年天河區共印製廢棄年花年桔資源化利用倡議書2萬份、垃圾分類特色“利是封”3萬個、垃圾分類科普文創紙牌5千副,免費派發鼓勵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年花年桔分類投放。2024年天河區共復種廢棄年桔1050棵,2025年繼續擴大復種面積,在全區設置復種點28個,較去年新增7個。
番禺:廢棄年花年桔枝幹“變身”肥料燃料
在番禺區化龍鎮山門村,廢棄年花年桔的處理過程則顯得更加工業化。在一家處理廠內,我們看到,工人熟練地將年桔與花泥分離,再由鏟車將分離出的年桔投入綜合搖擺式破碎機,經機器處理成為易加工的粉碎料。
廢棄年花年桔經分類處理後,可製作成顆粒狀燃料和木屑狀肥料
“粉碎料通過進一步加工,一是可以做成顆粒狀燃料,二是可以做成木屑狀肥料。”該處理廠負責人張明介紹,“我們廠每年負責化龍鎮及周邊幾個鎮街廢棄年花年桔的處理,以及化龍鎮市政道路上産生的廢木枯枝樹葉等的處理,年處理量約8000噸。將廢棄年花年桔破碎後集中打包,作為燃料産品出售給電廠,或者賣給有機肥廠做成肥料,既解決了廢棄年花年桔無處處理的問題,又創造了經濟價值。”
化龍鎮黨委委員鄧萍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對這些廢棄年花年桔實行‘三分離’處理:花泥就地填土,完好的花盆回收再利用,花木則統一送到山門處理中心處理。每年我們能回收處理約2噸廢棄年花年桔。”
據番禺區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區共設置158個廢棄年花年桔臨時收集點,為全市最多。該區于春節迎春花市設置公益宣傳攤位,通過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年花年桔分類投放知識科普、遊戲互動等方式,宣傳廢棄年花年桔“三分離”處理流程和重要性,花市期間共發放宣傳單張3500余張、小禮品1200余份,覆蓋人數約5800人。(文/圖 成廣聚 肖舒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